别骗我买loft公寓了,我真的输不起

loft在牛津词典上的解释是"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

loft公寓通常是小户型,高举架,面积在30-50平米,层高在3.6-5.2米左右。虽然销售时按一层的建筑面积计算,但实际使用面积却可达到销售面积的近2倍;高层高空间变化丰富。

loft的前世今生

听上去洋气的Loft,诞生之初也并没有多高大上。

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lOFT这种居住生活方式首次在美国纽约出现。当时,艺术家们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娱乐等各种空间,在浩大的厂房里,或生活,或创作,快意人生。艺术家们也只不过是看中了它低廉的价格,足够支撑起他们尚未被人认可的梦想。要不是搞艺术,谁想住进阁楼

别骗我买loft公寓了,我真的输不起

普通人对于loft公寓的认知,无意外也就是停留在“上下两层、多变空间”层面。

网络上有很多小户型变身大空间的视频,通过各种嵌入设计元素,把原本40㎡左右的小户型,变身成多维度多重利用空间,定义上“时尚、前卫、自由、青春、年轻、奋斗”的标签。一时间,上下两层,楼下休闲会客,楼上起居睡眠,宣扬自由奔放的青春文化的loft公寓红透半边天。

要谈到loft在中国的流行,必须讲下2007年的那部高收视电视剧《奋斗》。电视剧里,佟大为饰演的陆涛破产后为了还钱,把原来的房子卖了,住进了女朋友米莱父亲的闲置仓库。经过一番折腾之后,仓库被改造成了loft,并取名为“心碎乌托邦”。

本是剧中人变通的无奈之举,却在国内引起了一阵抢购loft风潮。可以说,loft这一居住形式,正是凭借着《奋斗》这部剧在中国年轻人心里种下了一颗“乌托邦”的种子。很多年轻人都被这种文化和故事所吸引,梦想着这样一套loft,来承载自己年轻不安分的内心。

“北京像素”,是全北京最大的商住Loft楼盘,9800套房子里容纳着30000北漂。2009年,刚开盘的北京像素一平不到两万元,北京开始限购后,不限购的北京像素价格一路走高,最高时候破了七万元。

公寓本是住房紧张的产物,摇身一变成了青年生活方式的一种象征,被打上了自由、开放、DIY的标签。

别骗我买loft公寓了,我真的输不起

北京出台了“326新政”后,叫停“商改住”,严格限制商业住房的使用。北京像素一夜间遭遇熔断,小区里房中介全部跑路,有的业主屯了好几套房子本是准备发财的,结果却走上了天台。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北京像素也一夜间跌落神坛。

那些买了loft公寓的人,现在一定后悔了吧。

撕下loft的面纱

公寓和住宅,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区别,都是住人的地方,而前者更自带一种时尚自由气息,更惹人爱怜。

2012年,新的《住宅设计规范》正式生效,土地用途又成为了区分住宅和公寓的新标,公寓也就此被彻底踢出了“住宅”的范畴。loft公寓大都建于商业用地之上,严格来说,我们所见的“商住两用”口号,也仅限于使用而已,住户可以把它当家,但在性质上,却不属于住宅

在投资客眼里,loft公寓只是毫无性价比的巨坑。

40年产权、商水商电、50%首付比例高、只能商业贷十年、入住人员混杂、无法落户、上下楼梯不便、商住两用、住户成分复杂、转手难、二手房掉价,甚至还有一些公寓不通燃气,和普通住宅比起来,简直没有一点优势。

如今一场疫情的洗刷,loft的焦虑感又增加了。在普通住宅挂牌出售激增的情况下,loft想出手难上加难。

别骗我买loft公寓了,我真的输不起

可话说回来,如果Loft真的这么糟糕,为什么还会有人买?

买房无非也就两种目的,一是做投资,二是自己住。

如果跟风买Loft公寓来投资,那肯定容易被割韭菜。购买loft公寓时,购买的价格肯定是高于普通住宅均价的,开发商会说你是“买一层得两层,总价低很多,很划算”。其实,你也只是为那或许并不存在的“二层”高价买单。

公寓的转让税费约在20%到25%之间。就算你不卖,想租出去当房东也不划算。租金不仅覆盖不了月供,如果房价够高,可能连通胀都跑不赢。你还敢投资吗?

买来自己住,也只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普通住宅房价太高,动辄七八十万,决定脑子的除了屁股,还有钱包。现实很残酷,不想做浮萍有什么办法?

当年轻人厌倦了颠沛流离,试图在城市为自己寻找一脚之地时,loft公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尽管它的身上还背负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loft公寓,年轻人,真的输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