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記丨西安:古典音樂對話國寶文物......

01

西安:古典音樂對話國寶文物

一週記丨西安:古典音樂對話國寶文物......

日前,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大唐遺寶——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展館,西安交響樂團“雲上國寶音樂會”首場線上直播奏響,吸引了數萬名觀眾在線欣賞音樂、觀賞國寶文物。

在60分鐘的直播演出中,絃樂四重奏、單簧管鋼琴二重奏、鋼琴三重奏三個室內樂組,分別演奏了貝拉·科瓦奇《致敬巴赫》、肖邦《降B小調第一號夜曲》等古典樂曲。與音樂相伴的是鑲金獸首瑪瑙杯、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等國之瑰寶。

“文物與音樂是穿越時空的文化財富,在文物前奏響音樂,是以一種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深入融合的形式致敬人類優秀文化。”陝西曆史博物館館長侯寧彬表示,“博物館融合的文化元素越多,就能吸引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02

阿特伍德:人們在恐慌時,總希望能指責什麼

一週記丨西安:古典音樂對話國寶文物......

日前,因《使女的故事》火遍全球的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接受BBC第五頻道採訪時表示,各國為應對疫情所採取的封鎖措施不應該被視為一種反烏托邦,而是一場“緊急危機”。她希望在這次疫情之後,各國能更加重視醫療的投入。在居家隔離期間,她將為醫護人員縫製口罩。

對於在西方國家流行的5G傳播新冠病毒的陰謀論,阿特伍德批評道:“當恐慌流行的時候,人們總會渴望有什麼東西可以被指責。如果你可以找到被指責的東西,人們就可以消除威脅。因此,在黑死病蔓延期間,麻風病人因其從一個城鎮跑到另一個城鎮而被指責,喜歡四處走動的吉普賽人也受指責,猶太人也備受指責,還有女巫。當時大家認為女巫是黑死病的源泉。人們認為消滅掉這些人就可以沒有瘟疫了。”

03

國家大劇院

線上演出伴你過“五一”

馬上迎來“五一”假期,怎麼過節?在線看演出吧!

國家大劇院“五一”期間線上主題展映第十期,挑選在線演出組成“大禮包”,歌劇、舞蹈、音樂會薈萃。與此同時,國家大劇院官網的古典音樂頻道里也有海量演出視頻,可供觀眾自行挑選。

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的歌劇《唐·帕斯誇萊》,是近年在中國演出的歌劇中收穫觀眾笑聲最多的一部。這部由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創作於1843年的喜劇,在今天依然能引起中國觀眾共鳴,不得不說要歸功於歌劇導演皮埃爾·弗朗切斯科·馬埃斯特對喜劇節奏的精準把握,以及幾位主演對角色個性的生動詮釋。大劇院管弦樂團在指揮丹尼爾·卡列伽利的執棒下,將愛情唱段中每一個音符都演繹得深情盪漾、纏綿柔潤。

04

8小時的音樂長跑

我們需要21世紀的Live Aid

美國當地時間4月18日晚,6+2小時的《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線上特別慈善音樂會如期而至。截至發稿時,主辦方“全球公民”已為世界衛生組織籌得1.279億美元用於抗擊新冠疫情。

守在屏幕前的觀眾,成為21世紀Live Aid(拯救生命)式傳奇的見證。只不過這一次,藝人們都在自宅演出,便服,私密,沒有了秀場的光芒;他們不僅是助人者,也是疫情中的被困者。

“直播”的概念,在今天也完全不同以往。所有參與者既然不用在同一時間出現於同一地點,那麼耗時耗力的直播也就變為非必要。數小時的線上音樂會雖然呈現直播的面貌,其實更像大型錄播拼盤。藝人在自己的幾分鐘內選擇唱歌或者講話,與致敬各界的視頻穿插進行。

05

名畫變身口罩海報

別出心裁的抗疫創作

一週記丨西安:古典音樂對話國寶文物......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只剩下獨自戴口罩的耶穌,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中上帝正遞給亞當洗手液,達·芬奇《抱銀貂的女子》懷中的銀貂變成了生活必需的食材……這是烏克蘭文化及資訊政策部近日針對疫情推出的名為《隔離的藝術》的世界名畫系列抗疫海報。

在這個特殊時期,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合作,以海報為載體,通過特殊的再創作,從不同角度展示了疫情現狀。如抗疫海報《製造補給品》,改編自達·芬奇名畫《抱銀貂的女子》。原畫中切奇利婭·加萊拉尼懷中所抱著的銀貂便是公爵的家徽上的形象,現在,貴婦懷中的銀貂變成了生活必需的食材。

06

各種語言積極傳播

《紅樓夢》翻譯知多少

一週記丨西安:古典音樂對話國寶文物......

《紅樓夢》不僅在中國被奉為圭臬、家喻戶曉,在世界文學之林,也是不可多得的瑰寶。一代代“紅迷”譯者窮畢生之力,使《紅樓夢》的美名傳揚於海內外。

近日,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李晶給讀者講述《紅樓夢》外語翻譯的詳情。迄今為止,《紅樓夢》外語翻譯一共有20多種,加上我國少數民族語言,一共30多種語言。亞洲語言裡翻譯過《紅樓夢》的有朝韓文、日文、越南文、泰文、緬甸文、阿拉伯文和馬來文。

歐洲語言《紅樓夢》譯本有羅馬尼亞文、匈牙利文、希臘文、捷克文、斯洛伐克文、俄文、意大利文、荷蘭文、德文、西班牙文、保加利亞文、瑞典文、法文和英文。

此外,《紅樓夢》還被譯成了滿、藏、蒙、維等8種我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07

著名阿語專家仲躋昆教授逝世

他生前被譽為“我們的詩人”

一週記丨西安:古典音樂對話國寶文物......

生前,他曾被阿拉伯語同道譽為“我們的詩人”。4月13日,中國翻譯界最高獎——“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著名阿拉伯語專家仲躋昆教授逝世,享年82歲。

仲躋昆教授生前致力於阿拉伯語教育、翻譯事業,為中阿文化友好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

他編著了《阿拉伯現代文學史》《第一千零二夜》《東方文學史》等,譯著有《難中英傑》《沙漠——我的天堂》《紀伯倫散文詩選》《淚與笑》《庫杜斯短篇小說選》《阿拉伯古代詩選》《本來就是女性》《一千零一夜》《努埃曼短篇小說選》等。《阿拉伯現代文學史》2011年獲“沙特國王世界翻譯獎”榮譽獎,是首位榮獲該獎項的中國學者。

08

《阿房宮賦》確定登陸 2020國風音樂盛典

說歌迷們是為了“背書”來聽歌,更不如說他們是為了聽歌來“背書”。不信你去看看酷狗音樂的評論區,奇然、沈謐仁組合的歌曲動輒評論999+。而他們的代表作《琵琶行》,去年就在“華樂紀·國風音樂盛典”人氣歌曲中點贊數突破60萬+“斷層出道”,獲得酷音樂“2019國風人氣歌曲”稱號。

今年的國風音樂盛典,為了讓樂迷能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歌曲,酷狗音樂特別發起了盛典節目票選活動。奇然、沈謐仁歌詞長達708字的《阿房宮賦》在備選歌曲中脫穎而出,隨著線上票選活動的結束,也昭示著《阿房宮賦》將會出現在“春暉紀·2020國風音樂盛典”。

文丨書生阿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