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国土绿化取得显著成效

黄南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全面增绿、突出重点”原则,全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近年来完成国土绿化143.91万亩,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黄河流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规划引领作用凸显。紧紧围绕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因地制宜,合理分布绿地,充分调研摸清黄河流域造林绿化适宜种植的植物种类,围绕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区分不同功能区、不同地域性质,按照国土利用规划,结合城乡建设规划,科学编制国土绿化规划及方案设计,有效配置植物种类,统筹推进城镇、乡村、河流、田间绿化建设,细化分配绿化指标,以规划的约束力保障国土绿化空间。大力推进黄河流域尖扎段和隆务河流域两岸荒山造林绿化工作,建成以黄河尖扎段和隆务河两岸为主的两条绿色长廊,使隆务河两岸荒山全部披上绿装,灵秀尖扎荒山全部变为绿色,实现与黄河库区交相辉映的绿水青山美景。

全民植绿意识凸显。进村入户广泛宣传绿化重要意义,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植树造林,群众观念从不让植树转变为主动植树。鼓励支持企业、团体、个人以合资、合作、入股方式,吸引更多外资、民营资本参与绿化事业,动员社会力量以义务捐款、义务植树等办法,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绿化行业化、职业化。坚持义务植树的法定性、群众性、公益性,提高适龄公民尽责率,落实属地责任,不断拓宽义务植树渠道、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实现“领导带头、干部主动、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近三年完成义务植树285万株,年均95万株,尽责率达95%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凸显。以高速公路、国省县道路、河道和路网节点周边及沿线城镇出入口为重点实施绿化美化提升工程,新建和改造公路景观林带里程70公里,加快形成“绿色走廊”骨架。扎实推进城乡绿化工作,以“创绿色家园”为切入点,建“高原美丽乡村”为结合点,把绿化环境,美化家园的积极因素充分运作到经济发展规划中,持续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生态意识,通过村庄公共绿地建设、干道绿化和庭院绿化,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绿色一体化发展,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同仁县隆务镇吾屯下庄村、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泽库县王家乡叶金木村被评为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生态经济效益凸显。进一步拓展功能、增强效益,将国土绿化融入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找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结合点,探索形成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绿色发展路径,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目标。在黄河、隆务河谷地着力打造特色生态种植业开发基地,坚持为养而种、种养结合,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培育壮大生态产业,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财富,相继建成林业苗木专业合作社63家,培育各类苗木1900.9万株,完成个体育苗4154亩,实现产值613.92万元。大力扶持本地苗木专业合作社,解决群众产业选择难问题,在同仁、尖扎两县优先选用符合要求的本地苗木,引导当地群众积极参与造林整地、栽植、灌溉等工作,实现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双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