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一位大阿哥 一副好牌為何打的稀巴爛?

他被過繼給同治帝,成為清朝最後一位大阿哥,成為繼承大統的皇儲。在即將君臨天下時,歷史同他開了一個玩笑,由皇儲變成了流放戍守邊疆的犯人,一副好牌打的稀巴爛,下面我帶大家一同走進清朝最後一位大阿哥溥儁顛沛流離的人生。

清朝最後一位大阿哥 一副好牌為何打的稀巴爛?

政變勝利者的產物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作為失敗一方的光緒帝被囚禁在瀛臺,勝利一方的慈禧還謀劃廢帝立新皇,溥儁就在這樣一個歷史時刻登場。

溥儁,是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的次子,其母親是慈禧的親弟弟桂祥的女兒。戊戌變法失敗後,頑固派的慈禧想廢黜光緒帝,便把溥儁過繼給同治帝,封為大阿哥,並立為皇儲。但是慈禧的如意算盤遭到朝內大臣和外國殖民者的強烈反對,再加上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倉皇逃離京都,廢黜舊帝立新君只得延緩,更具有戲劇性的是,八國聯軍入侵因為義和團"扶清滅洋",而義和團的支持者竟是大阿哥的父親載漪。慈禧本想借助載漪父子重整江山,穩固權力,沒想到抓雞不成反丟把米,落了個喪家之犬的境地!

清朝最後一位大阿哥 一副好牌為何打的稀巴爛?

事情翻轉就是這快,慈禧為了搬回敗局,只得丟車保帥,拿載漪父子作為替罪羊,削爵罷官,發配邊疆戍守。從儲君到監下囚,對於十五六歲的溥儁似乎人生翻轉的太快太快......

浪蕩公子本性難移

溥儁歸宗後,和其父親載漪被髮配到新疆戍守,行至甘肅時父子倆逃到了內蒙羅王府,在那裡溥儁看上了羅王的女兒,礙於情面羅王答應了載漪父子,婚後溥儁攜妻子從蒙古回到京城,並繼承惇親王府產業。

清朝最後一位大阿哥 一副好牌為何打的稀巴爛?

1911年辛亥革命發生,清王朝統治被推翻,國民政府建立,溥儁依靠曾經大阿哥的身份,被選為總統府參議,每月還有500大洋的薪俸。但是對於浪蕩公子哥習性的皇族,沒有皇家俸祿,突然變節儉是很難適應的,他們便開始變賣祖產家業,維持奢靡生活。溥儁就是他們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溥儁喜歡京劇愛捧角,捧角大手大腳習慣了,對於錢的概念更是模糊,直到入不敷出時才感覺到掣肘。他還有一個愛好就是抽大煙,為此還專門找了一個伺候抽菸的女子!如此的花銷,對於沒落的皇族國戚哪能吃的消?很快家產被敗光,只能另尋出路了!

清朝最後一位大阿哥 一副好牌為何打的稀巴爛?

寄人籬下客死馬棚

生活總是要繼續,無奈之下溥儁只能再次投靠羅王府,老羅王已經去世,現任的是塔王,為溥儁妻子的哥哥,塔王對妹妹一家不薄,每月接濟錢財,但是不幸的是塔王沒多久也去世了,溥儁一家徹底失去了依靠,隨後被塔王的側福晉趕到馬棚居住!

在如此囧境下,溥儁體會到世態炎涼,但無奈的是自己沒有謀生的能力,即使這樣也不願意搬出塔王府,在忍受冷眼的境遇下最終抑鬱而終在馬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