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用愛匯聚起三個家庭

她把三個家庭和諧融為一個家庭,不僅伺候好癱瘓多年的丈夫,孝敬多病的婆婆公公,關愛好5個年幼的孩子,還把這個大家庭創建為“安徽省五好家庭”和“安徽省最美家庭”,她就是靈璧縣民政局救助站工作人員閆芳。

  36歲的閆芳,家住靈璧縣靈城鎮山西村,2004年與丈夫張波結婚,2007年在兒子兩個月大的時候,就帶著孩子到北京和打工的丈夫一起生活。當年8月10日,張波因喉嚨水腫被送往醫院,隨後轉到重症監護室,經過診斷,是因喉頭水腫缺氧時間過長,導致腦表皮細胞壞死,成植物狀態。一個好好的人突然間變成植物人,這對閆芳打擊太大了。她怎麼也不敢相信這個現實,更不願意放棄,堅持推著丈夫輾轉到北京幾家大醫院治療,總計花去60萬元,不僅花完了多年打拼的積蓄,還欠一大筆外債。直到2008年3月,張波的病情仍然沒有好轉,在多家醫療部門醫生的勸說下,性格倔強的閆芳不得不含淚帶著丈夫返回老家。

  回到家後,閆芳更加精心護理沒有知覺的丈夫。白天,她按時三餐餵飯,晚上堅持按摩洗澡,為了護理方便,她堅持和丈夫睡在一起,進行安慰、呼喚,從不放棄一絲希望。由於精心照料,10餘年來,張波的皮膚一直保持紅潤,從沒生過褥瘡,閆芳也從未在家人面前發過牢騷。村民們看著這樣年輕漂亮的小媳婦,對植物人丈夫不離不棄,都豎起大拇指誇:這在靈璧縣打著燈籠都難找!

  莊鄰說,閆芳心靈美不僅體現在對待丈夫上,還體現出她對三個家庭的奉獻大愛上。在她的家庭裡,除了丈夫和孩子三口人外,還有公公婆婆,張波大哥家兩個留守孩子、弟弟一家四口。婆婆患高血壓和心臟病,常年靠吃藥維持。哥嫂長期在外打工,把孩子交給閆芳代撫養。弟弟在2009年結婚,因公婆沒有能力購置婚房,全家4口人也隨閆芳一家在一起生活。這樣3家合一家,老的老,少的少,病的病,癱的癱,共11口人,全靠閆芳一個人操勞一切。

  每天早飯後上班前,閆芳除了照顧好丈夫,還要安排好家裡其他人,有條不紊過好每一天。在一個大家庭裡,首先要解決好吃、穿、用的問題,生活費用就是最大的開支。弟弟和弟媳打零工主要維持兩個幼小孩子上幼兒園,就是有點積蓄,還要考慮購房子的大問題,還得治病花錢,千斤重擔全由閆芳一人擔起。以前家庭開支全靠她打零工支撐,現在又全靠她2200元的月工資來支撐,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但全家人都非常開心,從來都沒有因吃孬吃好、花錢多少鬧過不愉快。平日裡,孩子小需要補充營養,丈夫和多病的婆婆要照顧,閆芳只有靠自己處處節儉,多打點零工來補貼家用,實現家中老少營養不缺,關愛不缺。

  閆芳身教勝於言教,她帶頭孝敬公公婆婆,關愛丈夫、兒子和四個侄兒女。婆婆多病,一直都是閆芳帶著看病、買藥,勝似親媽。哥哥家兩個孩子留守上學,她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撫育,接送上學,買吃買穿,不知情的都認為她是母親。在閆芳的言傳身教下,家中的孩子都學著她孝敬老人。正因為如此,這個大家庭在2015年被評為“宿州市最美家庭”、“安徽省五好家庭”、“安徽省最美家庭”,閆芳本人被評為“宿州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