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18年大流感后的历史,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后酒业何去何从?

原文发布在VinePair,作者Tim Mckirdy,译者Creamy


回望1918年大流感后的历史,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后酒业何去何从?

美国陆军营地流感病房

很多人都知道或者听说过,1918年那场被冠以“西班牙流感”的可怕流行病,它对人类造成了致命的影响。当时,美国各州政府强制关停企业,并命令人们居家隔离,以减缓流感的传播。如果确实有事必须外出,医生建议务必佩戴口罩或“防流感面罩”。

说实话,这些防护措施在当时起的作用并不大。到1919年初流感病毒最终消失时,粗略估计全球有5千万到1亿人被夺去生命。仅在美国,死亡人数就高达67.5万人,比20世纪在战争中死亡的总人数还多。

尽管如此致命,这种流感病毒后来几乎被人们遗忘了。如果不是我们现在因为新冠病毒被隔离,可能会一直这样忘记曾经的惨痛历史。

造成我们群体记忆缺失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历史的主观性,毕竟那时还发生了很多其他事情,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真正前所未有的财富、创新和变革时期,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繁盛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

其次,病毒侵袭人类的方式是先在几周内在某个小区里传染,然后继续扩散。而且科学家们根本不了解这种疾病的性质。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现代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很快就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遗忘。

由于忘记了1918年曾经发生过的大流感,同时它对随后十年美国历史上最具进步和活力的影响也被忽视了。但研究过那个时代的人认为,与历史教科书所描述的相比,这场大流行病对“繁盛的二十年代”形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我们先定个标准,“繁盛的二十年代”指从1920年至1929年底金融危机之间的十年时间。)

鉴于那次疫情与新冠病毒的情况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人们不禁要问,在病毒笼罩的乌云背后是否有一丝微弱的希望,那就是美国可能很快就会迎来另一次文化复兴?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VinePair团队特此联系了酒类历史学家、大学教授和著名的调酒师,来谈谈我们从历史的经验中学习,并推测我们在新冠病毒结束之后的生活。

回望1918年大流感后的历史,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后酒业何去何从?


审视历史的相似之处

英国酒类历史学家及鸡尾酒专家阿尼斯塔提亚·米勒(Anistatia Miller)说,“是谁给了我们一个该死的虚无主义,说是美国的禁酒令造就了繁盛的二十年代?还有谁会在乎我喝着廉价杜松子酒,整夜跳舞?不见硝烟的战争可能会干掉我们,肆虐全球的流行病可能会把人类毁灭。”

如果不是经历了这次新冠病毒大爆发,米勒不会觉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对社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她解释说:“我们看看后来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它们带来的是保守主义,而不是喧嚣的花天酒地。再看看繁盛的二十年代、德意志魏玛共和国的表演文化、以及在伦敦和巴黎年轻一代兴起的咖啡馆文化,他们都有着虚无主义导致的颓废的痛苦。”

其他研究过二十年代的人也赞同这一观点,但同时表示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耶鲁大学酒精历史学教授杰西卡·斯佩克特博士(Dr. Jessica Spector)说:“虽说1918年大流感使得女性剪短裙子到膝盖那么短,还剪短头发,但我觉得这么归因又太简单了。”

斯佩克特的研究重点是通过酒水表达文化价值观的方式,她正在撰写两篇关于这一特定时期的论文。相反,她把当年的大流感描述为繁盛的二十年代的“序曲”。对此说法她的解释是:“从1918年到1928年这十年,你能想象到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庭生活、土木工程、国内和国际关系、医学、娱乐、政治和公民权利等等。”

在赢得选举权和得到需要专业证书的工作(比如护士)后,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流水线生产的引入使美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和全球工业领袖。收音机、电视和电影等新发明促成了重大的文化变革。斯佩克特说:“人们能听一样的音乐,看一样的电影;仿佛突然之间,人们就可以共享同一种文化了”。

回望1918年大流感后的历史,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后酒业何去何从?

在某些方面,有人可能会说,如今类似的事情也开始在发生。打个比方,新冠病毒让我们通过网络聚在一起,在线分享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以及欢乐时光。这种链接让我们感觉世界变小了,小得让人怀疑“社交隔离”是否是恰当的表述,或许用“身体隔离”更合适。

与繁盛的二十年代的其他相似之处可以从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得出。金融分析师表示,我们的经济几乎肯定会陷入严重衰退之中。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S. Rogoff)表示:“我觉得2008年的金融危机只算是一场演习。”

乍一看,这并没有反映出繁盛的二十年代大部分时间的经济繁荣。但就在这繁盛的十年开始的前两年里,美国就陷入了长达七个月的经济衰退,随后在1920年至1921年间又陷入了长达18个月的经济衰退。

当然,20世纪20年代与现在的所有相似之处都必须考虑到美国饮酒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禁酒令。但是,就像美国宪法第18条修正案对酒类的消费限制不起作用一样,对酒类的销售限制也不能否定另一次文化复兴的机会。

米勒说:“我们从1918年的大流感、它的前身黑死病了解到的,以及今天的新冠病毒开始了解到的一件事是,当它们结束时,人们将再次在隔离状态与某种形式的超级社交状态中反复不定。”

但是,这种“超级社交”究竟在何处发生就是后话了。嗜酒的人会重返酒吧和餐厅里吗?曾经他们在这些地方尽情享受过美酒,并且对他们来说也是可信赖的社交场所。或者,会发生在陪伴我们度过隔离期的家里?

回望1918年大流感后的历史,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后酒业何去何从?


家庭娱乐的新纪元?

在这次病毒爆发人们居家隔离期间,很多人自调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杯代基里鸡尾酒,或者终于舍得喝了他们钟爱的马提尼酒(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这些业余调酒师自己以及社交网络平台)。

这些人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忘记学到的调酒技能,也不会忘记他们现在拥有这些技能的事实。至于说橡木桶陈酿的曼哈顿鸡尾酒,它们只是花几个月的时间来变得更完美?人们肯定想要分享陈酿酒中的味道,而不仅仅是发个朋友圈。

与此同时,其他一些人则在他们最喜欢的酒吧和餐厅里,一边一杯接一杯的喝着外带鸡尾酒,一边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当政府关于社交隔离的措施变得宽松时,某些酒类消费场所就会觉得,在如今变幻的形势中,只追求店内消费不再可行。相反,他们可以转而推出即食鸡尾酒品牌——这种酒目前已经越来越受欢迎。

在中国上海,一位酒吧老板已在创新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安鹏程(Daniel An)在新天地附近新开了一家即饮鸡尾酒门店。华盛顿酒吧老板兼酒类专家德里克·布朗(Derek Brown)把这种创新称为“肉桂卷店和鸡尾酒吧”的一种结合模式,店里供应包装好的鸡尾酒,比如说上海穆乐(Shanghai Mule)和咖啡内格罗尼酒(Coffee Negroni),以及果汁和烈酒调配供顾客选择,这些都是外卖鸡尾酒。布朗说,如果美国立法允许,这种模式将为我们指明新的方向。“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怎么能又倒退呢?”

回望1918年大流感后的历史,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后酒业何去何从?

图片来源于smartshanghai

我们还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疫情过后许多饮酒者可能并不急于再直接去酒吧和餐厅喝酒。

芝加哥学院心理学助理教授,以及酒精饮用和滥用专家迈克尔·谢勒博士(Dr. Michael Scherer)认为,新冠病毒持久的社会效果取决于病毒是否是季节性的,以及它是否像卫生专家猜测的那样会在秋季卷土重来。他表示:“如果到了10月、11月新冠病毒再次爆发,那么对社会和餐饮业的影响将更加显著。”

谢勒博士用一辆有缺陷的汽车来类比解释他的理论:想象你开着一辆汽车,它抛锚了,修好后,修理工告诉你:“你不用担心,现在车子非常安全。”但是,当你开车出去时,它又坏了。从此以后,会发生两种情况。你对告诉你车子修好的人少了信任,而且你始终担心车子一定又会坏掉。

所以说,就像我们中的许多人渴望走出家门,去光顾我们最喜欢的餐厅一样,当疫情不再严重,我们真正能出门时,我们还是会把活动范围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

当然,这种情况也总会有例外。我们已经见识了20世纪20年代虚无主义对流行病的忽视,喝醉的学生们“好好把握”享受迈阿密海滩上的春假。一位喝得脸蛋通红、眼睛炯炯有神的年轻人说:“如果我有一瓶科罗娜,我就喝光一瓶科罗娜。我要通宵达旦地聚会喝酒。”

谢勒博士说:“年轻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更加战无不胜、百毒不侵”。

回望1918年大流感后的历史,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后酒业何去何从?


饮酒场所的复兴?

另一些人则认为,当新冠病毒结束时,适量的户外社交活动也正是医生所建议的。

著名调酒师、记者兼作家吉姆·米汉表示,“人们都被困在家里的明显结果是,每个人都被逼成为更娴熟的厨师和调酒师。虽然有人可能会猜测,这可能会使得人们以后更愿意在家里进行娱乐活动,但我认为,这实际上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他说,一旦疫情形势好转,只要人们口袋里有了钱,“他们就会希望再去酒吧和餐厅。”

但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酒吧和餐厅在被迫关门和随后的经济衰退中幸存下来。而且需要假定不会对场所实行人流限制,就像在推出“居家隔离”政策之前短暂实施的那种限制。如果这些场所采取临时或其它方式回归,那么旧的商业模式将不再可行,许多场所将永远关门。

这种限制也威胁到外出饮食背后的哲理。

约翰·克拉克·金内蒂(John Clark-Ginnetti)如此表示,他是纽黑文116皇冠鸡尾酒吧的老板,也是斯佩克特在耶鲁大学的合作老师。“只要有人在,我们就会聚集在火堆和酒水吧台周围;这就是餐厅的本质:一杯小酒,一盘热菜,两全其美。如果疫情能让我们站在离酒水吧台6英尺远的地方,它将深远地改变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将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们所熟知的生活。”

对有些人来说,这些安全防范措施就像是对牙齿闪闪发光的杰伊·盖茨比(Jay Gatsby)那样虚无主义的摒弃。与此同时,其他有些人可能会转而去努力增加自家的私藏酒。

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正驶向未知的海域,而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就像太阳会照常升起一样,酒类世界新的黎明正在地平线上升起。

回望1918年大流感后的历史,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后酒业何去何从?

图片来源于smartshangh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