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未來,家長如何趁早培養孩子人文底蘊?

隨著《少年的你》這部電影的上映,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校園欺凌事件的嚴重性。它不僅影響學校裡的正常教學秩序,更會對家庭和社會的穩定造成嚴重的威脅。而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一個有著良好家庭教育、在父母和老師關愛下健康成長的孩子不可能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因此,要想防止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務必要提高孩子的人文底蘊。

為了孩子未來,家長如何趁早培養孩子人文底蘊?

2016年9月,教育部公佈了“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六大塊。而人文底蘊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人文底蘊包括人文積澱、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這三個基本要點。因此,作為孩子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人文底蘊,可以從這三個基本要點入手。


為了孩子未來,家長如何趁早培養孩子人文底蘊?

一、增加孩子的人文積澱

人文積澱的內涵主要指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領域基本知識和成果的積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蘊含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為了增加孩子的人文積澱,一方面家長可以通過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維護倫理道德和社會正義。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讓孩子自主閱讀國內外經典名著、觀看教育類電視節目或視頻以及參加國學培訓班等形式,培養孩子的人文歷史知識和文字表達能力。


為了孩子未來,家長如何趁早培養孩子人文底蘊?

二、提升孩子的人文情懷

人文情懷主要指具有以人為本的意識,尊重、維護人的尊嚴和價值,能關切人的生存、發展和幸福。要想提升孩子的人文情懷,家長需要多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培養孩子的仁愛精神。從小幫孩子樹立平等和友善的思想,尊重他人、團結同學,正確處理好跟同學老師和朋友的關係。平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無償獻血或其它愛心捐贈活動。


為了孩子未來,家長如何趁早培養孩子人文底蘊?

三、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

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中的審美情趣,其內涵主要是指具有藝術知識、技能與方法的積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具有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具有藝術表達和創意表現的興趣和意識,能在生活中拓展和昇華美。

現在不少家長都花很大力氣去讓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如鋼琴、書法、舞蹈培訓班,目的就是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

為了孩子未來,家長如何趁早培養孩子人文底蘊?

總之,培養孩子的人文底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也需要不斷的反覆實踐和自我反省。人是處在社會中的人,培養孩子的人文情懷,就應該多讓孩子參與社會活動,增加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抗壓能力和求助技能,豐富其內心情感世界,幫助其早日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