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路 上陣“父女兵”

從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突泉鎮永勝村到小城村,兩地相距近13公里。這兩個地方,因為父女兩代人的駐村工作,成為他們各自心中的牽掛。父女二人,一個是父親,永勝村駐村第一書記馬振平,一個是女兒,小城村駐村第一書記馬曉晶。

最美人間四月天,各地脫貧攻堅春風行動正如火如荼開展。奮戰在一線的這父女兩人,成為脫貧攻堅戰線上一道風景。“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只是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談到自己的駐村工作,馬振平總是這樣說道。產業結構調整、基礎信息排查、各項工作和政策落實等,都是駐村工作的重要事項,這其中,幫助村民自力更生尤為重要。

村民任中海是永勝村幸福院居民,曾經的他靠著低保和分紅過日子,每天懶懶散散四處閒逛、是村民和村“兩委”眼中扶不起的“懶漢”。但這樣的“問題戶”卻在馬振平的幫助下勤快起來了,現在的任中海每天開著電動小三輪走街串巷收廢品,自給自足的同時還經常下館子改善伙食。

“之前我想法確實有點問題,總想著靠國家的補貼就夠吃飯了。”提起從前,任中海撓著頭不好意思地說,“有一天馬書記叫我去村部,給我找出一堆廢紙說讓我拿去縣裡廢品收購部,我拿去後一下子賣了二十塊錢,見著錢了,我這幹勁就有了,從那之後,每天一有空我就走街串巷收廢品,既鍛鍊身體了,一天還能收入三十多塊錢,很感謝馬書記沒放棄我啊。”

“我爸的農村工作經驗很足,已經近30年了,做思想工作和人際交流方面比我強,但我在創新工作思路方面比他想法多,所以我們在工作上能很好地互補。”馬曉晶說道。

2019年7月,小城村全村的果蔬大棚喜獲豐收,為了幫村民拓寬銷路,馬曉晶創新工作思路,萌生了通過搭建微信平臺幫著村民賣菜的想法。針對女兒的想法,馬振平開始並沒有表示支持,甚至覺得不可能實現,但隨著售賣果蔬的微信群裡購買人數越來越多,附近村子的種植戶們也找上了馬曉晶,希望她幫忙銷售,就這樣線上售賣蔬菜的工作進展的越來越順利,馬振平對女兒的工作思路也有了新的認識。

馬曉晶帶著父親馬振平學習線上售賣。

“年輕人有創新,我們也有實幹經驗。”馬振平既肯定了女兒馬曉晶在駐村工作中的成績,也說出了自己在脫貧攻堅路上的優勢,“以後都得加強學習,多溝通交流,取長補短,更好地做好工作”。

道路邊,四月的楊柳樹開始發芽,脫貧攻堅路上一個個堅實的腳步落地有聲,雙方所駐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也取得紮實的成績。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持續完善,增收致富產業加快培育,村級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增強,基層組織戰鬥力逐漸提升,貧困戶增收致富能力穩步提高。

而今,父女駐村工作還在繼續。在決戰脫貧攻堅的路上,他們一步一個腳印,默默地奉獻自己的力量,演繹著“父女兵”的動人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