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立科技營利雙降,倚重外購IP,募資發力遊藝運營或避實求虛

華立科技營利雙降,倚重外購IP,募資發力遊藝運營或避實求虛

文:權衡財經研究員 李力

編:許輝

2020年上半年的經濟,從A股兩市的中報彙總就窺見一斑,除金融、兩油外的上市公司2020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幅0.23%;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3.96%,兩者表現均高於整體增速水平。按板塊分,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科創板2020上半年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2.04%、3.30%、0.36%、15.21%,創業板僅次於主板,表現第二差。

而在創業板IPO企業中,上半年出現明顯業績波動的,就有廣州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立科技)。華立科技由海通證券保薦,11月30號迎來上會審核,本次擬發行不超過2,170萬股,佔比不低於25%,欲募集資金4億元,其中補充流動資金0.8億。

華立科技今日上會,其2020年業績已然現下降趨勢,淨利潤也低於往年,指望在最後一個季度將業績拉至預測位置,或難度不小,核心技術收入下降或顯主營業務的瓶頸,虧損的子公司,不得不倚重單價上升的外購套件研發產品,以銷售遊藝設備起家卻將遊藝運營當作發力目標和募投項目的華立科技今年能否交出好的成績?

曾經第三大股東消失,控股股東曾存股權代持

華立科技於2010年7月1日由控股股東華立國際出資3,500萬元成立,2015年由華立國際、致遠投資、陽優動漫和鈊象電子發起,成為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月25日,登陸新三板,證券代碼為"835276",2017年11月24日起終止。在華立科技歷次的股權變動中,引人注意的是曾經的第三大股東葉素近以及舒戎、周斌等人的持股變化;猛獅工業入股華立科技和原價退出也讓人稀奇。

舒戎系華立科技客戶大玩家實際控制人維軍之配偶,擔任大玩家多家運營公司的執行董事職務。2016年8月入股華立科技時每股註冊資金4.74元;2017年8月10日,華立科技增資500萬對應的是6元/每註冊資金。2017年10月,舒戎將股份轉讓予創鈺銘恆和葉素近。

與此類似的是謝俊,其系樂的文化的董事長、總經理。2016年2月,謝俊以每股4.74元取得華立科技126.5萬股股份,並於2017年10月以每股11元價格轉給郭開容。目前舒戎和謝俊持有華立科技的股份對外全部轉讓,退出股東行列。

而其中變化最大的則是葉素近,在2017年7月-2017年11月四個月時間,葉素近吃下了股東致遠投資、舒戎、譚玉鳳、韓劍、陳能斌以10元轉出的422萬股,一躍成為第三大股東。如此看好華立科技的葉素近,卻在短短的時間的2018年2月8日,葉素近與盛訊達簽訂《股份轉讓協議》,約定葉素近以每股13元/對價將持有華立科技402萬股股份轉讓給盛訊達,只留下20萬股,不過這20萬股最終也沒有保留,於2019年6月以13元/股轉讓給蘇本立。 葉素近就這樣消失在股東行列,而與其同時進入的創鈺銘恆則與華立科技簽署以華立科技上市等為條件的對賭協議,華立科技欲A股上市已不是秘密,這距離華立科技2020年11月3日創業板上市招股書受理差了一年半。

周斌為華立科技在2018年12月29日收購廣州科韻的大股東。2018年12月25日,華立科技增資164.90萬元中,周斌以1,483.90萬元認購新增股本134.90萬股。一買一增之間的時間間隔如此之近,但華立科技解釋這並不是一起相關的交易。

華立科技在解釋一系列股權變動,均強調不存在受讓方不存在代持情形。不過華立國際卻曾經存在過股權代持的情況,蘇本立曾通過委託太田俊弘(OtaToshihiro) 持股的方式,使得華立國際當時獨資股東華立國際的登記持股最大股東為太田俊弘。

子公司大多虧損,控股股東也不例外

華立科技曾有過一次商譽減值的經歷:東莞微勤電機五金有限公司(下稱:東莞微勤)東莞微勤陸設立的獨資企業,主營業務為遊戲機框體制造和銷售,位於東莞市長安鎮振安路沙頭路段鹹西工業園。2016年華立科技開始向東莞微勤採購設備零部件2,602.70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為10.81%。

華立科技營利雙降,倚重外購IP,募資發力遊藝運營或避實求虛

截至2015年12月30日,東莞微勤總資產784.92萬元、營收1,334.26萬元,利潤總額為 -327.17萬元。前後華立科技花了1,100萬元,最終售賣價為276萬元,最終收回減資款356.16萬元,剩餘未收到部分已全額計提投資損失。

華立科技2018年12月29日收購了廣州科韻100%股權,廣州科韻自設立以來,其主要從事對遊樂場的投資業務。華立科技收購廣州科韻之前,廣州科韻持有傲翔遊藝、冠翔遊樂、易發歡樂、偉翔遊藝、悅翔遊藝、匯翔遊藝6家遊樂場100%股權。收購廣州科韻之後,廣州科韻新設了恆翔遊藝、騰翔遊藝、志翔歡樂、季翔歡樂4家遊樂場。

所以華立科技現有4個一級子公司,10家二級子公司和一家參股公司,遺憾的是,這些子公司大多虧損。2020年1-6月,廣州華立科技發展虧損78.42萬元,廣州華立科技軟件虧損0.53萬元,廣州科韻科技投資虧損399.93萬元,策輝有限公司虧損27.96萬元;二級子公司廣東傲翔遊藝虧損0.81萬元,廣州志翔歡樂遊藝城虧損38.99萬元,東莞市恆翔遊藝虧損42.86萬元,東莞市騰翔遊藝虧損82.01萬元,江門市匯翔遊藝虧損18.45萬元,廣州悅翔歡樂遊藝城虧損28.94萬元,佛山市南海偉翔遊藝盈利31.59萬元,廣州冠翔遊樂園虧損11.85萬元,廣州市易發歡樂遊藝城虧損51.95萬元,廣州季翔歡樂遊藝城虧損82.73萬元。

而控股股東華立國際除持有華立科技股權外,無其他實際經營業務, 2019年度虧損9.44萬元2020年1-6月淨利潤-0.27萬元。

2020年業績頭三季度已下跌24.84%,最佳狀況仍全年下跌15.20%

2020年上半年的衛生環境,復工狀況直接導致了華立科技遊戲遊藝設備訂單縮減或延後,新品開發和導入市場的時間也會隨之延遲。另一方面,公司遊樂場和國內運營商客戶延後開業,已經對公司上半年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華立科技營利雙降,倚重外購IP,募資發力遊藝運營或避實求虛

2020年上半年,華立科技的營收同比下降了40.35%,扣非前淨利潤下降了93.52%,扣非後仍下降47.22%;而經審閱的2020年1-9月,華立科技營收下降24.84%,淨利潤下降30.97%,扣非後還下降8.05%。根據華興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審核的盈利預測報告,華立科技預計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2,247.55萬元,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4,563.09萬元;預計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5,236.03萬元。

在解釋這一預估的盈利預測報告時,華立科技稱盈利預測報告是管理層在最佳估計假設的基礎上編制的,但所依據的各種假設具有不確定性,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時應謹慎使用。

權衡財經iqhcj拿去年的營收49,818.40萬元來對照,2020年最佳的狀況是去年營收的84.80%,下降幅度達15.20%。但考慮到預測年度業績在Q3數據經審閱後還需要18,533.40萬元營收補足,2020年Q4業績在Q3的13,059.31萬元基礎上增長41.92%, 壓力或是不小。

華立科技營利雙降,倚重外購IP,募資發力遊藝運營或避實求虛

而為此次預測報告審計的華興所,因未能勤勉盡責、執業質量而被監管層"點名"、處罰,這份報告的含金量幾何,在不久的將來或將印證。

核心技術產品收入逐年下降,研發投入有所下降

華立科技的核心技術包括遊戲機座椅多自由度搖擺機構、遊戲執行裝置、遊戲控制裝置等等,在現有遊戲遊藝設備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使用。2019年、2020年1-6月隨著業務深化至遊樂場運營服務,產品銷售和設備合作運營收入佔比相應下降,導致核心技術產品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

華立科技營利雙降,倚重外購IP,募資發力遊藝運營或避實求虛

這從產能利用率和募集資金的使用分配上也可看出變化。2017-2019年,2020年上半年,華立科技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8.35%、100.71% 、102.91%和30.18% 。產銷率分別為95.09%、96.49%、103.59%和87.90%。華立科技於2018年底出售東莞微勤,將生產基地聚焦在廣州番禺總部。新建廠房已於2020年6月底投入使用,產能瓶頸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華立科技拿世宇科技作對比,2017-2019年世宇科技在單價穩步上升的情況下,遊戲遊藝設備銷售數量分別為13,891臺 、14,831臺 、13,658臺,比較穩定。再看華立科技自己,算上運營投放量不斷加量,從運營設備投放量1,357臺至1,704臺再到2,480臺情況下,合計出貨量14,113臺至13,513臺下降至9,966臺。可見,下降的趨勢已經在報告期內形成,並不起於2020年的暫停開業。

產能充足下,銷量走低,這也是此次募集資金的使用上,並不是產能的建設,而是用於終端業務拓展項目2.2億、研發及信息化建設項目0.5億、營銷及售後服務體系建設項目0.5億、補充流動資金0.8億。

華立科技業績的主要來源為遊戲遊藝設備設計、研發、製造、銷售、運營,行業的下游主要涉及遊樂場、主題樂園等。隨著核心技術產品收入佔比下降,研發投入則變得突出重要。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主要為人員薪酬、材料費用、開發服務費等。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分別為1,949.56萬元、2,297.53萬元、1,499.07萬元、348.72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5.04%、5.13%、3.01%、3.27%;從數額上看,顯走高又再度回落趨勢。

華立科技營利雙降,倚重外購IP,募資發力遊藝運營或避實求虛

而這一方面,華立科技員工的受教育程度,也顯得讓人擔憂,高中及以下的學歷佔據了員工總數的六成之多。

華立科技營利雙降,倚重外購IP,募資發力遊藝運營或避實求虛

這都超過了生產人員與運營服務人員兩者相加的員工總數229人,而華立科技的研發人員從2019年的38人減少兩人,佔員工總數的9.09%。

資產負債率升至過半,應收賬款壞賬和存貨跌價風險或存

報告期各期末,華立科技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5.39%、43.36%、49.56%和 51.53%,報告期內,為構建新廠房,增加了銀行借款,資產負債率有所提升,華立科技資產負債率水平與相近行業可比公司相比處於較高水平。

華立科技營利雙降,倚重外購IP,募資發力遊藝運營或避實求虛

報告期各期末,華立科技流動比率分別為 1.83、1.51、1.47和1.40,速動比率分別為 0.96、0.79、0.80和0.78;報告期內,華立科技應收賬款週轉率分別為4.92次/年、4.49次/年、4.20次/年、0.70 /年,應收賬款餘額增長率高於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存貨週轉率分別為 1.50 次/年、1.64 次/年、1.84 次/年、0.39次/年,均出現了下降,與相近行業可比公司相對,都處於不利的位置。

查閱同花順iFinD可知,報告期各期末,華立科技應收賬款分別為8,476.73萬元、1.01億元、1.20億元、1.66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2.39%、30.30%、30.27%、40.57%。

應收賬款佔流動資產比例較大。雖然公司客戶主要為萬達寶貝王、恆大樂園、大玩家、星際傳奇、風雲再起、永旺幻想等國內知名遊樂場所和主題樂園,但各自的業績施壓,企業債務的接連暴雷,就算是行業巨頭也不得不防。不排除可能發生因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而形成壞賬的風險,從而對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報告期各期末,華立科技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8億元元、1.58億元、1.80億元和1.83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47.57%、47.59%、45.54%和44.54%,存貨金額較大且佔流動資產的比例較高。按往年消化或不成問題,按今年的行情或導致存貨可變現淨值減少,存貨跌價風險著實提高。

直接材料佔比超九成,業績倚重外購套件

頗為遺憾的是,報告期內,從華立科技設備銷售業務中涉及外購IP 套件研發產品和自有IP研發產品的收入和銷售數量來看,其自有IP研發產品的收入數額小幅增長後急劇下降,收入佔比一路走低,從23.51%下降至22.71%至17.69%,2020年1-6月甚至低於非自主研發產品的13.17%,只有11.98%。而外購IP套件研發產品數額和佔比在2017-2019卻較為穩定,保持在75%上下。

華立科技營利雙降,倚重外購IP,募資發力遊藝運營或避實求虛

而華立科技銷售額前五大產品除了自有IP研發的動感雷動G,報告期分別貢獻了2,720.20萬元、2,980.26萬元、2,514.78萬元和482.07萬元營收,佔當年度收入的8.27%、8.40% 、8.42%和7.19% 外,其他均為外購IP套件研發產品和非自主研發研發產品貢獻。

報告期內,華立科技遊戲遊藝設備的直接材料佔比分別為88.88%、87.98%、93.27%和90.16%,原材料成本佔比較高。其生產遊戲遊藝設備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套件、顯示器、主機、電子元器件等部件。其中外購套件採購單價逐年上升從8,642.51萬元、1.21億元、1.60億元升至1.74億元。金額分別為1.2億元、1.04億元、1.37億元、1,661.57萬元,佔採購的比重分別為40.36%、39.19%、45.37%和29.92%。華立科技解釋為套件採購佔比較高主要原因為公司與微軟、SEGA、萬代南夢宮等全球知名企業合作,融入《光環》、《變形金剛》、《馬里奧》等正版IP文化屬性,產品定位較高。

2016年,證監會已經對互聯網金融、遊戲、影視和VR四個行業的上市嚴加控制,2017年1月,吉比特IPO之後,A股就再無遊戲企業IPO獲得放行.遊戲行業創業者以上市為手段以虛入實很難了。遊藝運營業務已佔兩三成份額的華立科技將在今日迎來上會大考,能否虛實相加順利過關,還要看其本身的經營業績表現,改制後的A股,不看重當下的業績表現,但更看重業績穩定性和未來增長;倚重外購套件,子公司虧損,應收賬款和存貨均攀高,華立科技業績不穩定和未來增長空間有限,能否為投資者看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