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育德---文帝之母(下)

少年育德---文帝之母(下)

今天繼續為大家講《文帝之母》的故事

呂后聽到後,擔心戚夫人的兒子如意東山再起,對自己不利,就把戚夫人的兒子如意從趙地叫回宮,然後毒死了如意。這位十五歲的無辜少年,因母親得意時爭寵奪嫡,失意時滿懷仇恨,又因嫡母(呂后)的狠毒而死於非命。

隨後,呂后令人砍去戚夫人的手腳,拔掉她的頭髮,剜出她的眼睛,割去她的舌頭,再裝入壇內,這就是人們說的"人彘"。呂太后讓兒子惠帝欣賞她的傑作,惠帝見一個既無手又無足,眼內無珠、血肉模糊的身子,問官監:"這是何物?"

宮監說:"是戚夫人。"

惠帝問:"何人所為?"

宮監道:"太后所命。"

惠帝不禁失聲道:"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

少年育德---文帝之母(下)

三天後,戚夫人告別了生不如死的痛苦,與慘死的兒子在天堂相聚。

惠帝看了"人彘"回去臥床不起,不久也去世了。

惠帝去世後,他沒有兒子繼承皇位。當年,呂太后為了保住權勢,安排兒子娶自己的外甥女為妻。近親聯姻,未能生養後代。為了權力,她機關算盡,到最後連繼承皇位的後代都沒有。

呂后爭得權傾天下,卻後繼無人。

戚夫人爭得三千寵愛,卻死於非命。

兒子去世,沒有孫子繼位,呂后只好自己臨朝稱制。八年後的一天,她忽然看到一隻蒼狗向她撲來,回去就病了,四個月後去世了。

呂后去世後,朝臣們商議推舉新皇帝。有人提議推舉漢高祖的長孫劉襄,但眾臣認為他的母親不善良。又有人提議推舉準南王,認為他的母親也不善良。朝臣們認為劉恆的母親是善良的人,就推舉代王劉恆繼承皇位。他就是後來中國歷史上的明君---漢文帝。漢文帝為人寬厚、仁孝,以德化人,都是從母親那裡繼承的基因。

少年育德---文帝之母(下)

當年,呂后將劉邦的寵妃、兒子幾乎趕盡殺絕,失寵的薄姬母子卻倖免於難。這不是呂后心存慈悲,刀下留人,而是薄姫的"無慾無爭"保全了她和兒子的性命

當呂后聚集權力時,當戚夫人受寵三千時,薄姬苦修《道德經》,走上了一條清淨無為而無不為的修身之道,一生謙卑禮讓,少言寡語,真正做到了上善若水。

在母親清心寡慾的思想影響下,劉恆甘願到西北邊疆的荒漠之地為代王,也許正因如此,オ躲過了劫難。

薄姫雖然是劉邦的姫妾,卻有母儀天下的風範,司馬遷稱她"凡事包容,母儀俱足"。

漢文帝即位後,奉行以德治國。《弟子規》上寫的"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就是講文帝的母親臥病三年,他侍候母親,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服藥,必親口嘗過,才讓母親服用

他以仁孝聞名天下,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興禮儀,注重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趨於穩定。秦始皇焚書坑儒,在暴政中廢失的禮義之道逐漸得以恢復,國家逐漸富強。他與兒子漢景帝一起成就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從漢朝初年三位母親的愛子之道,我們看到:積累權勢不如勤修德行;爭寵爭名,不如謙卑禮讓。

薄姫,這位弱質纖纖的女子,用她的謙卑不僅托起了一代明君,更為後世女子樹立了為母之道的豐碑!她才是初漢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貴婦!

少年育德---文帝之母(下)

故事明天繼續講述……

我是如釋,很高興可以每天與您相伴!

期望有識之士的關注,讓我們共同把這些賢女的故事弘揚於世,惠利天下女子。願每位出生在這塊土地上的華夏女兒,都有機緣吸納上下五千年傳承的賢女智慧,依法奉行,與古同芳!願遺香千年的女子美德再次重溫這塊美麗的東方故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