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石榴的季節,如何能忘記這些詩?

題榴花(唐)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照眼:耀眼。子:果實。顛倒:迴旋翻轉。

絳(jiàng):大紅色。英:花。

二十多年前的同事,退休後,每年都會到我辦公室坐坐,這次帶來了兩顆軟籽石榴。她一走,我就剝開,塞得滿嘴都是——一點沒有書生的模樣。讓我想起在美國留學時,耿牧師摘來自家院子的石榴,送給我們吃,那石榴特別碩大,炸開了嘴,紅色的籽暴露了出來,特別誘人。耿牧師去世後,我專門寫了篇文章,叫《天堂石榴花開》……多年後,同學們聚會,朗誦這篇文章,就有人當場淚流滿面。

吃石榴的季節,如何能忘記這些詩?


其實石榴是很喜慶的。幸好漢武帝不懂得外來植物入侵,放縱張騫從西域引進石榴,要不然我們就吃不到這麼好的水果了。到了中國,善於吃的中國人不斷優化,石榴的品種就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吃。

不過古人更喜歡寫花。在所有的花中,石榴的花最紅,紅得最飽滿。韓愈說,“五月榴花照眼明”,“明”,就是寫石榴花的顏色很亮。同樣,蘇舜欽也是用“明”來形容石榴花,甚至穿透了窗簾。不管唐人,還是宋人,都覺得石榴花亮瞎了眼。

夏意(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別院:正院旁側的小院。簟(diàn):竹蓆。

現代漢語有一個詞,叫“火紅”,意思是火焰般的鮮紅色。蘇軾《阮郎歸·初夏》就用了一個字來表示這個意思:然,通“燃”,就是燃燒。

阮郎歸·初夏(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薰風:南風,和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水沈:即“水沉”,木質香料,又名沉水香。

然:同“燃”,形容花紅如火。

玉盆:指荷葉。瓊珠:形容水的泡沫。

吃石榴的季節,如何能忘記這些詩?


石榴花的第一個特點是“明”,第二個特點是繁,在枝葉之間,星星點點,似乎擠滿了。

乙卯重五詩(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乙卯:指1195年,作者71歲,在家鄉紹興隱居。

重五:五月五日,故曰“重五”,端午節。

棕包分兩髻:粽子有兩個尖尖的角。

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

儲藥:古人把五月視為惡月,要儲備藥物。

吃石榴的季節,如何能忘記這些詩?


因為石榴明亮、熱情、美麗,善於聯想的中國文人就開始想象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石榴裙”這個詞,至少在唐代。石榴裙,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成了俏麗、風情的象徵,很快成了美女的代名詞。我們說某人拜倒在誰誰誰的石榴裙下,其實誰誰誰可能只穿洞洞牛仔褲,根本就不穿紅裙子了。

如意娘(唐)武則天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看朱成碧:把紅色看成綠色。

支離:衰弱。比來:近來。

武則天14歲入宮,成了唐太宗眾多地位不高的小老婆之一。太宗駕崩後,26歲的武則天到感業寺出家為尼。高宗李治來到感業寺,武則天呈上了這首詩。詩歌很悽婉,打動了高宗,高宗把武則天領回了宮中,於是武則天的命運開掛了。

沒有這首詩,就沒有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石榴裙的威力可見一斑。

浣沙溪·面面虛堂水照空(宋)方千里 面面虛堂水照空,天然一朵玉芙蓉,千嬌百媚語惺忪。未散嬌雲輕嚲鬢,欲融輕雪乍凝胸,石榴裙衩為誰紅。

面面虛堂:四面敞開的空間。

玉芙蓉:白蓮花。嚲(duǒ):下垂。

這首詞差不多就接近豔詞了,寫了一個美女,天然、純潔、千嬌百媚,還有點沒睡醒的樣子,頭髮輕輕下垂,胸脯像雪一樣的白。詞人最後問,妹妹,你的石榴裙究竟是為了誰那麼紅呢——我相信,這個“誰”,詞人肯定想到的是自己。你說說這些好色又虛偽的文人啊!

(拙作《一寸光陰一寸金——2020詩詞日曆》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訂購見“閱讀原文”)

吃石榴的季節,如何能忘記這些詩?

========================

寶寶唸詩-韓可勝

baobaonianshi【←長按複製微信號】

以當代情懷,看古代詩詞;以“美詩+美圖+美文”為特色重新發現經典,帶孩子和父母唸詩。感謝您關注“寶寶唸詩”!感謝您每一次的閱讀、點贊和轉發!本文圖片據網絡,非商業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