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国梨》诗词91篇大全集 兴酣落笔书无法,酒后狂歌不择腔


《汤国梨》诗词91篇大全集 兴酣落笔书无法,酒后狂歌不择腔

汤国梨(1883—1980),字志莹,号影观,1883年出生于浙江乌镇的平民之家。近代国学大师、思想家、革命家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性情刚强,有丈夫气概,且天资聪慧,能诗善书,胸怀政治抱负,为近代女子 先驱、诗词家、书法家。博学多才,其志自坚,有“旷代清才,直与贺、柳并辔”之美誉。1980年7月27日,汤国梨以97岁高龄病逝苏州。1986年,迁葬于杭州西子湖畔南屏山麓章太炎墓侧,沙孟海题写墓碑。

汤国梨1883年出生于浙江乌镇的平民之家,世代务农,植桑养蚕,以维系生计。进入近代,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江浙乡村农户渐而破产,她的父亲不得已而迁至上海,几经周折,谋得一个店员的职业,乃得以维持全家的生活。之后,又辗转去汉口,在他弟弟经营的茶叶铺中担任会计,收入颇有盈余,遂接妻女三人到汉口,暂为安居乐业,当时汤国梨七岁,聪明伶俐,喜爱诗文,父母即送她至私塾读书,已渐通文理。不幸她父亲因病早逝,失去依靠,母女二人只能返回浙江乌镇,寄住于舅父家中,那时汤国梨虽仅九岁,已粗通人事,日常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因为依赖于亲戚接济度日,她自幼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美德。离开武汉后,因经济条件的限帛不能再继续上学,但她酷爱文学,凭她曾经学过二年私塾的基础,抓紧闲暇时间。进行自学。她依凭词,渐渐懂得韵律,颇具规格。这时,已显露出她才赋出众,意志坚韧的素质。

1905年前后,清朝统治芨芨可危,革命浪潮此起彼伏, 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小小的乌镇也受到革命风潮的冲击,震动了胸怀厅志的汤国梨,地认为自己应学习知识,与男儿一样为国报效,不能再固守于孤陋寡闻的小镇上了。但求学需要一笔可观的钱,而自己又依靠舅父渡日,这如何是好,思虑再三,下决心试探一下。她抱着一丝希望向舅父提出,欲去上海近代女子学校求学, 舅父十分开明大义,经济虽不阔绰,却慷慨同意资助外甥女到上海海务本女学读书。他深知汤国梨不同凡响,有雄心壮志,日后定成大器。此事在乌镇小城传开,一片哗然,让女孩读书,天下怪事,乌镇离上海并不远,而闭目塞听,思想意识陈旧未改。汤国梨在舅父的支持下,踏上了人生新的征途。

汤国梨入上海务本女学求学,初次接触新思想新文化,眼界大开,思想更为激进,誓作女中之豪杰。务本女学中,苏州沈瓞民先生是汤国梨的老师,女同学中有张敬庄(张謇之女),张默君、俞庆棠等,均为中国女性中之先驱。汤国梨自幼缠足,上体育课时,甚感不便,但她并不因此退却,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忍痛练习跑步,不亚于天足女同学。

在上海务本女学读书期间,汤国梨十分关心国事,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当时清政府举代理外债修筑苏杭甬铁路,浙江人民一致反对这一卖国行动,汤国梨毅然与经慧贞一起担任浙江“妇女保路会”负责人,并在上海愚园路锡金公所讲演,宣传保路拒款,她慷慨陈词,力辩其其深得社会各界的拥护。1907年,汤国梨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学师范科,开始从事教育工作。起初,她应吴兴女校的聘请,到吴兴女校任舍监,后任教师,又提升为校长。1911年,她应老同学所邀请,去上海办学, 随辞去吴兴女校校职务。汤国梨刚抵上海,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她兴奋不已,激动的心情难以平抑,即兴提笔赋诗一首《重阳—闻武昌起义》:

无糕无酒过重九,扶病登临兴不赊。

莫道秋光多肃杀,经霜红叶烂于花。

武汉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而两江总督和将军铁良,江防营提督张勋还负隅顽抗。当时,张默君、谈社英等人组织“女子北伐队”以支援革命,汤国梨也积极参加,为其中的成员之一。“女子北伐队”由于经费缺乏,进行募捐义卖,共聚款五万元。其时,北形势已较好,苏浙皖联军攻克南京,不再需要“女子北伐队”的支援,后孙中山了解了“女子北伐队”的情况,十分高兴,为她们的决心和勇气所感动,亲自予以嘉奖,并建议将她们所募的捐款转为办学经费。

《汤国梨》诗词91篇大全集 兴酣落笔书无法,酒后狂歌不择腔


1.蝶恋花 黄粱梦

[当代] 汤国梨

有梦不如无梦好。

梦短梦长,颠倒无昏晓。

荫子封妻忙不了。

黄粱已熟山僧报。

富贵荣华惊一觉。

纵欲逃名,那有蓬莱岛。

立地茫然心悄悄。

疏钟声远琉璃小。

2.卜算子

[当代] 汤国梨

春是艳阳时,花是神仙侣。

醉日流觞秉烛游,莫放春闲去。

燕绕玉栏飞,莺隔珠帘语。

庭院深深深几许,人在深深处。

《汤国梨》诗词91篇大全集 兴酣落笔书无法,酒后狂歌不择腔

3.卜算子

[当代] 汤国梨

独酌岂无醉,醉了如何醒。

烟月朦胧乌夜啼,唤得秋心冷。

总自不成眠,且伴灯前影。

倘有魂兮入梦来,今夜休相等。

4.蝶恋花 题吴夫人梅景书屋绿遍池塘草图

[当代] 汤国梨

咏絮清才今复睹。

墨妙风流,梅影新词谱。

福慧双修天付与。

谪仙还厌红尘住。

离恨人间无计补。

芳草依然,绿遍池塘路。

池上更谁吟秀句。

断魂时节清明雨。

5.卜算子

[当代] 汤国梨

花为有情开,叶似无情落。

莫道无情与有情,一样成飘泊。

老大莫伤悲,少小还如昨。

楼外明霞照晚晴,那似为欢谑。

6.鹊踏枝

[当代] 汤国梨

初夏园林朝气爽。

消尽红芳,丝意如潮长。

池阁薰风生细浪。

燕儿两两穿书幌。

绕砌行吟成独往。

哀乐无端,触绪生回想。

清泪汍澜心慨慷。

天低未许歌喉吭。

7.菩萨蛮 补录读温庭筠照花前后镜句

[当代] 汤国梨

照花前后明妆靓。

花容人面交相映。

花气恼人香。

春风暗断肠。

流光迟暮易。

莫把铅华弃。

玉貌为谁妍。

花开年复年。

8.采桑子

[当代] 汤国梨

夕阳红断庭前树,月影黄昏。

灯影黄昏。

人倚黄昏暗断魂。

蛮笺写尽悲欢句,泪也留痕。

墨也留痕。

一片模糊认为真。

9.菩萨蛮

[当代] 汤国梨

春花秋月浑如昨。

看花看月伤心目。

独自倚高楼。

楼前江水流。

却疑江上水。

多是伤心泪。

流水日潺潺。

何时双泪干。

10.鹊踏枝 过半淞园

[当代] 汤国梨

潋滟波光芳草渡。

一角茅亭,绿树深深护。

百啭流莺啼不住。

料应迷了来时路。

莫放韶华轻易负。

细语商量,燕子将人妒。

曲槛回廊留念处。

人间风月皆尘土。

11.金缕曲 忆半淞园示昔之同游者,时避乱在沪

[当代] 汤国梨

歇浦繁华地。

爱名园、淞波半剪,柳明花媚。

淘尽兴亡关底事,且向旗亭买醉。

看陌上、钿钗红翠。

蔽日旌旗樯橹下,撼孤城、澎湃风云会。

歌管歇,怒涛起。

回廊曲槛依稀记。

记芳时、春衫白袷,画栏同倚。

风月人间尘土耳,瑶岛神仙比拟。

叹哀乐、盛衰容易。

眼底沧桑心上事,尽思量、苦自添惭悴。

春梦短,拼无睡。

12.卜算子

[当代] 汤国梨

春是断肠时,花是伤心侣。

折得梅枝着意看,寄向谁边去。

身世有沧桑,哀乐无凭据。

纵有鸾笺千幅词,留得离情住。

13.采桑子

[当代] 汤国梨

自怜身似孤明烛,心恁煎熬。

泪落如潮。

雨打风欺暗里销。

画堂记得双辉夜,眉样新描。

花影光摇。

未信人间有寂寥。

《汤国梨》诗词91篇大全集 兴酣落笔书无法,酒后狂歌不择腔

14.苏幕遮

[当代] 汤国梨

雁行平,虫语切。

庭树扶疏,凉月窥人缺。

零露湿衣寒彻骨。

冷彻秋心,何计还重热。

月重圆,人永诀。

已断回肠,寸寸多成结。

碧落黄泉如可接。

别后情怀,待与从头说。

15.临江仙

[当代] 汤国梨

远岫连云低接水,断虹横挂空明。

乱鸦飞处暮烟平。

渔村抛钓网,野寺度钟声。

欲写登临无限意,斜阳又下芜城。

江山摇落旧旗旌。

无情芳草外,只有乱愁生。

16.如梦令

[当代] 汤国梨

四壁峰峦如障。

万顷烟波荡漾。

湖上晚凉多,轻棹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