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輸中藥注射液死亡,輸液瓶上寫著別人的名字......

1月26日,江西進賢縣50歲女子陳豔花感覺胸悶,到進賢縣中醫院輸液後死亡。家屬發現,給陳豔某輸液的吊瓶上,寫的卻是“李豔紅”的名字。

根據陳豔花兒子龔建輝提供的一張當時注射液的吊瓶圖片,吊瓶裡是一些黃色液體,吊瓶的一面用黑色水筆寫的名字是“李豔紅”。

患者輸中藥注射液死亡,輸液瓶上寫著別人的名字......

龔建輝回憶說,當時他在給母親倒熱水,準備給她服用醫生開的口服藥,這時一名護士開始進行吊瓶注射。“護士給我母親吊上藥以後,輸液還沒兩分鐘人就沒了。”

而在辦理住院時陳豔花還和身邊的護士有說有笑。

事後,醫院否認輸錯藥。賢縣中醫院醫務科工作人員黃慶生表示當日醫院並沒有名叫“李豔紅”的病人,並認為是護士在注射液藥瓶上把陳豔花的名字錯寫成了‘李豔紅’。

黃慶生表示:“當時輸的藥物是紅花黃色素(SY),是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藥物。我們沒有李豔某這個病人,這個病區,從2020年開始就沒收過叫李豔某的病人,全院都沒有。”

事情發生之後,當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醫患雙方一直未進行協商。近期,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但今日終於有了定論!

江西南昌市進賢縣官方微博@南昌進賢發佈:經調查,當班護士吳某在患者輸液瓶上手寫的床位號、藥品名稱、藥品規格,均與醫囑、處方一致。但該護士未遵守護理操作規範對患者姓名進行核對,在輸液瓶上誤將患者名字陳某某手寫成李某某。經核查,當時縣中醫院該病區只有陳某某一人輸液,並無叫李某某的患者。

按照這個說法,那就是說患者在輸入紅花黃色素時死亡!那紅花黃色素是否有致死風險,我們今天來探討一下。

20世紀50年代,最早的中藥注射劑通過了藥物審批。當時中國缺少西藥的生產和研發能力,所以大力挖掘中藥的使用,加之要加快療效,做出了將中藥提取物注射入血管的大膽創新。

令人尷尬的是,這一“創新”的藥品種類頻繁引發藥品不良反應。

紅花黃色素1分鐘內即可出現不良反應,並可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注射用紅花黃色素是從紅花中提取的一種天然色素,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隨著臨床應用的增加其不良反應(ADR)報道也逐漸增多。

2013年,一項“注射用紅花黃色素致不良反應文獻分析”在線發表[1],方法是檢索1994年至 2012年紅花黃色素臨床研究論文 ,對涉及紅花黃色素的不良反應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紅花黃色素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94% ,主要表現為心腦血管疾病 (佔 72.80% ),糖尿病及其併發症佔5.59% ,其他類型疾病佔 21.75% 。

表1 紅花黃色素致ADR累及器官或系統及臨床表現

患者輸中藥注射液死亡,輸液瓶上寫著別人的名字......

該分析得出紅花黃色素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臨床表現複雜多樣 ,最嚴重的可能引起休克 ,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應引起臨床醫師重視。

值得關注的是,81.45% 的藥物不良反應出現在用藥後 5~30min,最短為用藥後1min。分佈見表2。

表2 發生ADR的時間分佈

患者輸中藥注射液死亡,輸液瓶上寫著別人的名字......

紅花黃色素氯化鈉發生過敏性休克風險更高

2015年,一項“紅花黃色素注射劑不良反應文獻分析”在線發表[2],方法是檢索1979-2014年發表的有關紅花黃色素注射劑致ADR病例報道,並就收集的ADR相關信息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13篇文獻報道得出使用注射用紅花黃色素的ADR輕度5例(23.81%)、中度14例(66.67%)、重度2例(9.52% )。

其中重度的定義包括造成患者短暫損害,需住院或延長住院時間(7d以上),或造成患者系統或器官永久性損害,以及對生命有危脅(如窒息、休克、昏迷、紫紺等需急救的症狀)或死亡。

這項研究也同樣指出紅花黃色素髮生ADR的時間短,56.25%的患者ADR發生時間在5-30min。

同時,該研究還指出紅花黃色素氯化鈉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佔比(24.39%)顯著高於注射液紅花黃色素(0.82%)。

中藥注射劑存在安全隱患

從藥物組成上看,絕大多數中藥注射劑產品是提取混合物,所含成分尚不完全清楚。以另一種也以紅花提取注射液為例——紅花注射液,由紅花一味藥物提取製成,但其已知有效成分包括紅花黃色素、紅花醌苷、紅花素、新紅花苷。

也就是說,即使是由一種藥材組成的中藥注射劑,往往也含有多種成分。該注射劑曾多次在食藥監總局的通報名單中出現,2013年,紅花注射劑的嚴重不良反應引起食藥監總局的警惕。

在製藥業內人士看來,中藥注射劑直接把幾十種甚至數百種成分不明的中草藥都打到血管裡,藥物之間的不良反應、過敏反應都是很難控制的。

2017版醫保目錄更對中藥注射劑採取了限制措施。在進入目錄的49箇中藥注射劑中,有39個受到不同程度限制,佔比高達80%;而在受限品種裡,26個限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使用,換句話說,就是原來的中藥注射劑使用大戶——基層醫院——不能使用中藥注射劑。

其中,就有紅花注射液限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並有急救搶救臨床證據的患者使用。

患者輸中藥注射液死亡,輸液瓶上寫著別人的名字......

此舉背後的邏輯是,基層醫療機構若在使用中藥注射劑時出問題,往往不會正確開展搶救。

可惜的是,在26個限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使用中藥注射劑中,並沒有注射用紅花黃色素,可以肯定說,注射用紅花黃色素也同樣存在這樣的隱患。

根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據分析顯示,中國許多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已經減少使用或者基本不使用中藥注射劑,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重災區(具體原因很複雜,大家可以去查查紅花黃色素的價格,可能說明一點問題)。

筆者想說的是,中藥注射劑在未科學評價前,臨床還是建議謹慎使用,能不用就不要用,避免悲劇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