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

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

1.

在無憂無慮的童年,從來沒擔心過時間這回事,總覺得過得太慢,想快點長大。

等到長大了,工作了戀愛了,才發現好多的煩惱,好多的事情,最煩惱的時間總是不夠。

於是看了書,學習了時間管理,聽了很多道理,學了很多方法。

道理和方法是聽懂了,卻還是管不好自已的時間。

書裡面說,你得把任務給歸成幾堆。一堆是重要的又緊急的,一堆是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一堆是緊急不重要的,還有一堆是又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你得多花時間做那些重要的,而不是像個救火隊長天天做緊急的。

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

嗯,聽起來好有道理,可是合上書本,日子還是一樣地過,時間還是不停地飛,工作還是永遠都做不完!

2.

去餐館點菜,服務員會問你,是吃微辣、家常、超級辣還是變態辣?

一件事情、一項任務,它只能是重要和不重要嗎?

怎麼也應該分為一點兒不重要、有點兒重要、很重要、超級重要。

同樣,一件事也不可能只有緊急和不緊急兩種情況。

加急文書還分“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呢!

緊急程度也得分個級,排個序,這樣才能知道先做哪樣後做哪樣。

看來書裡的道理雖然好,要真能用上,還得自已加工加工。

拿出紙筆,先把每天的任務給列出來。

按照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給它做上記號,就像餐館裡的菜單上用小辣椒表示菜有多辣一樣,一目瞭然。

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

有了這張“任務菜單”,心中有數多了!

3.

餐館的菜單定了,菜品就定了。

廚師手抖,辣椒多放兩勺的情況很少見。

可是任務就不一定了,隨時都可能會改變。

年終工作總結很重要,事關績效考核的成績和年終獎,可是還有一個多月才交,所以不緊急。

可是如果你天天拖著,到了要交的前一天,你才加夜班趕工,這事兒就成了又緊急又重要了。

身體健康很重要,不過不緊急,你可以通過鍛鍊慢慢改善。

可是如果你既不鍛鍊又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免疫力越來越差,得了重感冒。那就成了又重要又緊急了,只能到醫院去看醫生了。

所以,在動態的世界,別用靜態的眼光看事情。每隔一段時間,把任務清單拿出來重新評估,重要調整。

4.

如果要理財,第一步是做什麼?對!記帳!

先得把你每天每週每月花了多少錢給記下來,然後才能發現你的錢去哪兒了。

然後,再根據不同的類別去規劃,多少錢用於生活、多少錢用於投資。

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先得知道你的時間去哪兒了。

回憶一下,從早上起床開始到晚上睡覺,你做了些什麼,大概用了多少時間,也給記下來。

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

用不了幾天,就能估算出做一類事情大概要花多少時間。就像價格單一樣,任務也能用時間來標價了。

等你所有的任務都用時間來清楚的標上價格,你就知道你的時間有多少寶貴了。

錢花完了還能賺,如果不夠花,你還可以先刷信用卡、花唄、白條……

時間呢?每天都只有這麼多,過了就過了,不夠花也沒處借,時間比錢寶貴多了。

總結一下:

記錄下自已每天的時間開銷,預估好每件事的完成時間,根據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來安排好時間,定期用動態的眼光檢查一下,隨時調整了。

好了,想清楚了,時間管理也沒有那麼複雜,就是把時間能留給最重要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