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女性,在奮鬥的路上別猶豫,用全速努力奔跑

最近有一件事。

一個親戚,家裡有一個19歲的男孩,一個16歲的女孩。

男孩考上了大學,女孩考上了高中,同時要上學,家裡不富裕,經濟不允許供兩個人同時上學,

總有一人不能如願。

最終男孩去上大學,女孩去打工。

聽到這件事,我很悲傷,這也讓我想起了《歡樂頌》裡的樊勝美。

作為女性,在奮鬥的路上別猶豫,用全速努力奔跑

一個30歲的女人,資深HR,卻一分錢存款都沒有,每個月還得借錢往家裡匯,幫哥哥付房子首付,幫哥哥房子還貸款,幫哥哥生的孩子花錢。

為什麼會這樣?

親戚的解釋是,反正女孩以後要嫁人的,找個好人家嫁了就行了,幹得好不如嫁得好,讀再多的書,也不如嫁個好老公。

而我始終覺得那是因為家庭也講利益最大化,女兒是那以後會嫁出去的人,以後終究是個“外人”,資源有限,當然要優先那個留在家裡的男孩,女兒是被犧牲的那個人。

不僅如此,有時還被壓榨,一些父母會像樊勝美的父母一樣認為,女兒幫助自家的哥哥弟弟是應該的。

或許有一些女孩在家裡並不是這樣,但那又怎樣?

還有一個地方,婆家,這個地方說難聽點,也是弱肉強食的地方,你不強大,不為自己著想,哪怕你累死累活,也有被犧牲的可能。或許有些家庭會良心發現,但很多時候女人的付出被當做理所當然,被認為沒有價值。

作為女性,在奮鬥的路上別猶豫,用全速努力奔跑

我有一個同事小麗,她和她姐姐在婆家裡是完全不一樣的待遇。小麗的姐姐讀到高中便輟學,因為家裡經濟不寬裕,生了4個孩子,每天操持家務和帶4個孩子,很辛苦,但這些付出,從來沒有得到認可,她的老公和家婆認為,她沒工作,閒人一個,經常看她不順眼,隔三差五,講些難聽的話,從來也沒有幫忙帶孩子。

而小麗讀了大學,雖然不是名牌大學,但畢業後好歹是個基層醫生,生兩個孩子,老公和家婆從不敢對她有一點言語上的攻擊,不敢有一點大聲,孩子也幫忙帶。

雖然有兩個家人素質方面的差異,但產生這樣的結果,還是讓人覺得女人應該多為自己著想,應該更加自強,因為女人在這社會里是弱的一方,更容易成為被犧牲的一方。

家庭如此,職場裡也不例外,公司,單位,企業,也是講利益最大化的地方,不喜歡招女性。

我的單位裡有一個新來的畢業生,品相好,業務也不錯,各方面能力突出,當初來我們科室的時候大家都很驚訝,如此人才居然會來我們基層的單位,不應該呀,應該去更好的地方的,後來她跟我們講她求職的經歷,沒辦法,有資本挑選的單位很多是男生優先,她因為性別被刷下來。

為什麼?

很簡單,女人要生孩子,而且現在都可以生二胎了,前後一弄,加個哺乳期,嘩啦一聲,三四年時光過去了,很多單位都不傻,同等條件的人,幹嘛要招箇中斷幹活,還白拿薪水的人呢?

而生完孩子的女人也好不到哪裡去,聽聽姚晨怎麼說就知道了。

作為女性,在奮鬥的路上別猶豫,用全速努力奔跑

姚晨的演講《一箇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說到了生孩子對一個女人的影響。姚晨,在生了兩個孩子後想回來繼續拍戲,卻發現了一個殘酷的現實:身材走樣,年齡變大,戲路變窄。姚晨不是個例,很多生完孩子的職業女性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回到職場後發現一切已經不是從前,而自己的競爭力下降了。

這就是現實,無論在家庭裡,或是在職場裡,女性都面臨著更加艱難的生存空間,要與男性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奔跑,女性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所以女性更當自強,更當奮力拼搏

我的一個高中同學阿芳,家裡不寬裕,父母想讓她輟學打工,她不肯以死相逼,最終她父母讓步了,而她自己非常努力,高中時每天5點準時起床讀書,晚上當宿舍已經熄燈睡覺,她還在門口的燈光下背書,後來她考上了中山大學,在大學裡同時打三份工,給自己交學費,還給家裡寄錢。

她硬是奮力拼搏,改變自己的命運。

作為女性,在奮鬥的路上別猶豫,用全速努力奔跑

我們熟悉的鄧亞萍,現在還常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她,只不過已經不是乒乓球運動員身份。印象裡就有《創客英雄會》創投評委,一些節目評委和嘉賓,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但你知道她有多刻苦努力嗎,就算是懷孕和產假期間都沒有一天放鬆學習。

所以女人不要停下努力的腳步,不要放棄爭取更美好生活的決心。

不進則退,女人要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

所以我想對女性們說:

如果你還在學校讀書,請更加努力,關注各種能力的培養和好好讀書,別浪費時間。

如果你剛剛畢業,好好的幹,不要寄希望於“幹得好,不如嫁得好”,而要相信自己的奮鬥更可靠,一個更好的自己才能遇到一個更好的另一半。

如果你已經是個媽媽,我知道媽媽是很辛苦的,我還是想說,繼續努力吧,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加努力一點吧,嗯,如果同時還有個女兒,那麼對她的教育要求更高一些吧,為了讓她以後擁有更加自由的人生。

如果你的兒女已經長大,那還請繼續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總之,作為女性,在奮鬥的路上,別猶豫,用全速努力奔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