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愛因斯坦齊名的普朗克——量子力學的首創者

與愛因斯坦齊名的普朗克——量子力學的首創者

馬克斯.普朗克(德)

馬克斯·卡爾·恩斯特·路德維希·普朗克(德語: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出生於德國荷爾施泰因,德國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重要創始人之一。

普朗克和愛因斯坦並稱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兩大物理學家。他因發現能量量子化而對物理學的又一次飛躍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在1918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1874年,普朗克進入慕尼黑大學攻讀數學專業,後改讀物理學專業。1877年轉入柏林大學,曾聆聽亥姆霍茲和基爾霍夫教授的講課,1879年獲得博士學位。1930年至1937年任德國威廉皇家學會的會長,該學會後為紀念普朗克而改名為馬克斯·普朗克學會 。

從博士論文開始,普朗克一直關注並研究熱力學第二定律,發表諸多論文。大約1894年起,開始研究黑體輻射問題,發現普朗克輻射定律,並在論證過程中提出能量子概念和常數h(後稱為普朗克常數,也是國際單位制千克的標準定義),成為此後微觀物理學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極為重要的普適常量。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國物理學會上報告這一結果,成為量子論誕生和新物理學革命宣告開始的偉大時刻。由於這一發現,普朗克獲得了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一個人對科學的貢獻,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一項發明會引發一個領域甚至多個領域革命性變革,促進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特別是在後工業時代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