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的運行內存和固態硬盤是本來就大些好,還是後來自己加的也沒區別呢?

kuaineinv


自己加和原裝沒什麼區別,需要注意的是,原裝的內存固態肯定都是考慮兼容了接口和參數的,你自己添加內存或者加裝ssd就要注意下接口和參數了。


順志哥哥


運行內存和固態硬盤的容量大小對於體驗效果的影響其實微乎其微,我們在日常選購的過程中,除了容量(存儲空間)的大小以外,主要還是需要留意它的效率(也就是所謂的傳輸/運行速度)

例如內存的選擇,我們除了需要關注它容量是否達標以外,還需要考慮是否能否組建雙通道,不僅如此,如果你單純是在日常辦公過程中使用那麼8GB以上足夠使用了,如果是遊戲發燒友,那麼更建議大家選擇16GB以上的雙通道內存。另外,還有DDR3/DDR4、2400MHz/3200MHz等具體規格參數也會有一些影響。

先說單雙通道內存的差距:

可以明顯看到,包括動態反射、環境光遮擋、延遲渲染、曲面細分、景深效果和複雜粒子等多個方面的實際效果中,內存容量的大小對於性能的表現並沒有很明顯的差異,而雙通道內存的具體表現較單通道則有一倍左右的提升。

而頻率方面可以看到,將內存調節到不同頻率下,內存表現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內存頻率的改變並不會帶來非常明顯的性能提升。所以,如果我們在選購內存的時候,應當更多關注內存其他方面的信息,包括容量是否足夠,是否能夠組建雙通道,而非追求更高的內存頻率。

固態硬盤的選擇其實相對簡單一些,因為之前沒有針對該硬件做過專門的性能測試,所以在這裡只為大家提供一些理論建議。例如容量、速寫速度、顆粒類型、接口類型等方面。

容量:容量顧名思義,越大,我們可以存儲的數據也就會越多,通常而言,如果我們單單打算將固態硬盤作為系統盤使用,那麼128GB左右便足夠了,如果想要擴展其他日常所需,那麼最少需要配備256GB以上,另外,在日常使用中你會發現,明明買的是256GB,但實際使用只有200GB多一點,這屬於正常現象,不用擔心是否受騙。

讀寫速度:一款固態硬盤的好壞,主要考量的方向之一便是讀寫,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只需要關注兩個指標即可,1,.連續讀寫;2.隨機讀寫(4K)。其中連續讀寫主要指我們在日常傳輸數據、拷貝時的速度,而隨機讀寫則主要決定著日常體驗的流暢程度。而效果的優劣當然是越大越好,但要考慮自身的實際經濟能力。

顆粒類型:顆粒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我們存儲數據,因此,顆粒類型的不同大大影響著我們文件的讀取速度,目前固態硬盤主流的顆粒類型有SLC,MLC,TLC。目前好一點的固態硬盤通常都會使用MLC固態顆粒,至於其他顆粒的優缺點,這裡就不一一贅述,有機會給大家做詳細的科普。

接口類型:接口類型的不同決定著我們日常購買固態硬盤的不同,或許有人會發現,怎麼固態硬盤有的很大,有的則只是一根長條裝。因為接口類型主要分為SATA3,M.2(SATA3協議),M.2(NVME協議)三種。例如我們最常見的長方形固態硬盤。它採用的便是SATA3接口,這類固態硬盤的理論讀寫速度最高可達750MB/s。而M.2(SATA3協議)的理論速度和前者相同,只是外觀變成了“長條狀”。

而支持NVME協議的M.2固態硬盤理論速度主要由通道數量決定,換言之如果固態硬盤是PCIE×1,那麼理論上最大速度便可以達到1GB/s,以此類推。


禾誰說


電腦運行內存越大越好,不過也需要一個強的cpu,不然也沒有什麼用。

至於固態,128能放系統就可以了,要想快,必須買質量好的SSD,大牌子,可以測下寫入速度啥的,看看得分,得分越高越好。

一個電腦運行快不快,還要多維護系統,情理辣雞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