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 | 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關係與區別

思維導圖 | 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關係與區別

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關係與區別思維導圖

學科建設、專業建設關係探討

1、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內涵

學科建設是一個含義比較廣泛的概念, 我國已有不少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了探討, 但目前尚無統一的權威定義。筆者認為可從四個層面來理解學科建設: 對一個研究領域而言, 學科建設主要是指通過理論體系的構建,使其制度化, 然後通過學科設置、學科建制等過程, 從而建立起該學科的訓練制度和研究制度。就一所大學而言,學科建設可分為三個層面: 宏觀學校層面, 學科建設主要涉及學科定位、學科規劃、學科設置、學位點設置、學科門類、學科結構與體系、交叉學科的形成等一些宏觀問題,其目的在於形成一些有影響力的學科群或一流學科, 優化學校學科結構和學科佈局; 中觀層面主要就一級學科的建設而言, 主要是指學科群的建設, 學科建設主要是指通過學科群的建設, 即通過學科劃分、學科設置、學科建制、從而使得一級學科下面的分支學科不斷增多, 社會建制不斷擴大, 研究經費更加充足, 對問題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微觀層面, 即就單一的二級學科建設而言, 主要是通過學科方向的凝練, 學科帶頭人的遴選與培養, 學科基地建設等提高學科建設水平。在高等學校, 二級學科是一個基本的學術單元, 是最基層的學術組織, 學科建設必須紮實的立足於該層面, 才能提升學科建設的水平。學科建設的上述幾個層面是密切相關, 互為影響的, 我們通常講的學科建設, 往往是在不同的情景下, 強調某個層面, 事實上,每一所高校的學科建設無不由以上幾個層面有機組合而成。專業建設也可分為宏觀和微觀建設兩個層面: 就學校層面而言, 專業建設主要考慮專業設置、專業佈局、專業結構的調整優化、重點專業的建設與扶持等宏觀層面問題;就具體某一專業而言, 主要包括社會發展需求的追蹤, 制定專業培養目標與規格, 制定專業教學計劃、進行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教學方法革新等內容, 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

2、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區別

就目前與高等教育有關的學科分類標準, 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6 與5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6 看, 我們通常談論的大學專業與二級學科對應於一個層面, 而我們通常提及的學科建設, 往往也指二級學科的建設, 因此, 下面探討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的聯繫和區別, 主要是從二級學科意義上探討的。

( 1) 目標與建設側重點不同。專業建設側重於教學, 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 出發點和歸宿是人才培養。而學科建設側重於科學研究, 以出高層次、前沿性的科學研究成果, 在一定科學和知識領域形成有特色和優勢的學術力為目標。

( 2) 內涵要素不同。專業建設的主要內容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 教學計劃調整、課程開發, 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 實習基地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手段的革新等, 其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條件建設是重點。而學科建設的主要內容是研究方向的確定, 研究基地的建設, 學科梯隊的建設, 學科組織建制的建設等。

( 3) 建設成果的評價標準不同。專業建設也涉及科研水平、師資力量, 但更著重於學生的質量, 以培養出的學生是否能滿足社會需求, 是否收歡迎來判斷專業建設的成效。如高水平的專業一般應具有以下特徵: 培養目標明確、具體,人才培養方案科學合理, 人才培養過程規範、完善, 師資隊伍素質好, 水平高, 教學條件好, 教學手段先進, 畢業生就業率高, 社會聲譽好。而學科建設的成果標誌是高質量的科研成果, 如國際級、省部級成果的科研課題情況, 進入SCI、EI、ISP 三大論文檢索系統、國家權威刊物, 核心刊物的數量, 高層次的科研、教學成果獎等。學科水平的衡量標誌往往也按學科的級別、培養人才的級別來衡量。

3、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聯繫

( 1) 學科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正如前面提到的學科是專業發展的基礎, 專業是學科承擔人才培養的基地 , 一所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 取決於這所大學的學科水平。學科建設為專業建設提供的基礎包括: 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教學與研究的基地、包含學科發展最新成果的課程教學內容等。

( 2) 課程建設是學科與專業建設的連接點。學科建設促進了學科的發展, 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水平, 從而能夠使某一學科產生新理論、新方法, 將這些新的內容充實到教材、課程體系中, 整合至人才培養過程內, 就能有力的促進專業建設。同時, 在專業建設過程中, 也常常會對與學科內容密切相關的課程內容提出新的要求, 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科建設起到拉動作用。

( 3) 在實際的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中, 都涉及到隊伍建設、基地建設、條件建設、制度建設, 雖然它們各自有不同的要求, 但在資源配置上, 很多情況下可以考慮通用、共享。

綜上所述, 學科建設不能替代專業建設, 專業建設同樣也不能替代學科建設, 為使學校有限的辦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 即要充分考慮二者的區別和特點, 因地制宜, 重點突破, 又要考慮二者的聯繫, 統籌規劃, 整體前進。這樣才能使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得到科學合理的整合, 實現協調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