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煎煮方法

煎藥前首先將藥物加涼水浸泡1小時左右,有利於藥物有效成分的析出。煎藥最好用砂鍋,也可用金屬容器。加水後浮在水面上的藥要用筷子上下翻動,使中藥完全浸泡於水中,水面要高出中藥2-3cm,煎藥一般先用大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煮,一般每劑應煎三次,第一次煎制時間為開鍋後30分鐘,第二次用開水量較第一次應少,煎制的時間為開鍋後40分鐘,第三次同第二次。三次各取藥汁150-200毫升,混合均勻後,每日飯後半小時服用。還有一些需特殊煎制的藥物:如龜板、鱉甲等應先煎一小時後,與其餘藥物同煎。再有一些藥物需沖服,如三七粉、西洋參等。吞服、烊化兌服的如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把煎好的藥汁重新放入鍋內加熱,把需烊化的膠類藥品倒入藥汁中,加熱,使之熔化。也可將2-3副中藥一起放入鍋中煎制,再分2-3天服用。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冬天或有冰箱的病友使用。

中藥煎煮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