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鳥至”、“河出圖”是什麼時代?與教育有關嗎?

王營評教育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翻閱了很多古籍資料,究竟"鳳鳥至"、"河出圖"產生於什麼時代?但遺憾的是,目前所查閱的文獻資料也沒有一個確切的記載,只是停留在許多的猜測階段。

"河圖" 、"洛書"的名稱,最早見於巜尚書.顧命》。日:"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又見於《論語.子罕》、《管子.小匡》、《墨子.非攻》 、《禮記.禮運》以及《周易.繫辭傳》等先秦古籍中。

從這些典藉的記載中有一個最大的收穫就是無論什麼時代,只要"鳳鳥至"、"河出圖"便會有一位聖人出現。

比如伏羲、黃帝、帝堯、大禹、文王等時代都曾出現"鳳鳥"、"河圖",而這幾位都是歷史上的聖人。他們的出現預示著一種天命,總會在他們那個時代出現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祥瑞景象。

而在《論語.子罕》中載:"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孔子說這話的時候正處亂世,他急切的希望能出現一位聖人以安定天下大亂,能有一個太平盛世。這也反映了孔子作為一代教育家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所以從這些歷史典藉中我們也可以推斷:"鳳鳥至"、"河出圖"代表的是一種天命,或者說是一種使命與責任。對國家來說是一種祥瑞、太平和安定。至於和教育方面好象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教育工作者具有孔子先生那種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卻是要提倡的。

這只是筆者的一些粗略見識,希望對解決這個問題有些許幫助,並希望得到您的點贊與關注!


宏仁易學堂


謝謝題主。我來試著回答。

其一,“鳳鳥至”、“河出圖”是什麼時代?

《易·繫辭上》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相傳,上古伏羲氏時,黃河出龍馬,馬背有圖符,稱龍圖,即“河圖”,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之源。

伏羲為中國上古三皇之一,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伏羲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即距今約5000左右。

其二,“鳳鳥至”、“河出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與教育無關

鳳鳥指鳳凰,上古時代傳說的神鳥,是吉祥如意、繁榮昌達的象徵,也象徵著著時代的繁榮興盛。《論語•子罕》雲:“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出自。大意是鳳鳥不來,黃河中不出卦圖,我這一輩子就什麼都沒有了。《皇帝錄》載:“黃帝坐於元扈之閣,鳳銜圖至。”元扈即元扈山,是倉頡造字的傳說地,說文字就是這個“鳳”銜來的。

“河圖”“洛書”一直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濫觴,亦即“河洛文化”。河,黃河;洛,洛河。洛河發源於陝西省洛南縣洛源鎮,流經近800公里於河南省鞏義市匯入黃河。

《易·繫辭上》所載“河出圖,洛出書”,“洛出書”,即傳說夏禹治水時,有神龜出於洛河,龜背上有裂紋,形如文字,大禹便取法而作《尚書·洪範》“九疇”。

在《漢書·翟義傳》中,是這樣來記載河圖洛書的:“河圖雒書遠自崑崙,出於 重壄 ……此乃皇天上帝所以安我帝室,俾我成就洪烈也。”

河圖洛書是中國個陰陽五行術數的源頭。由河圖而衍生的《周易》、由洛書而衍生的《洪範》兩書,神秘、神奇、博大精深,直到現在人們都在解讀其奧秘,它們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有著獨有的、極為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還是在數學、美學、文學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更具有世界意義和影響力,是無可辯駁的中國文化的淵源,其功大焉,獨一無二。

因此,河圖洛書與中國文化有關,與教育無關。

再次感謝。


劍鋒園子


“鳳鳥至”,“河圖出”是說明時代?與教育有關嗎?

我是文化領域創作者森嶼嶼,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問題我認為提問者是想問“鳳鳥至”,“河圖出”這句話最早出自何處。

“鳳鳥至”,“河圖出”的出處

  • 鳳鳥至

鳳鳥是中國傳說的神鳥,也被稱作鳳皇。鳳凰最在是在孔子時期的《尚書·益稷》中:“《蕭韶》九成,鳳皇來儀。”鳳鳥在戰國時期現在《山海經》南次三經:“五采而文,名曰鳳皇。”《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五采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按此記載,我們可以把五采鳥都可認為是鳳凰屬之鳥)其次在《山海經·海內西經》中也有記載:“孟鳥在貊國東北,其鳥文赤,黃,青,東鄉。”另外,在《山海經·海外西經》中:“滅蒙鳥在結匈國北,為鳥青,赤尾。”上述文獻中記載的皆為鳳鳥的早期出處。

  • 河圖出


河圖最早是出自先秦文獻中的神話傳說“河圖洛書”。而河圖洛書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被國人認為蘊含了深奧的宇宙星象之理,稱其為“宇宙魔方”,也被人們認為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的起源。其中河圖本意是指星圖,其用為地理,故在天為象,在地成形也。河圖中的河實質“星河”也即為銀河,宇宙等。這也足以說明河圖其寓意極多極廣,炫妙無窮,深奧無盡。而洛書主要指天地空間變化的脈絡圖案。

河圖洛書相傳最早收錄於《尚書》中,隨後在《易傳》中,以及諸子百家也多有論述,但實際考證卻很難找出具體時間。

由此我們可知,鳳鳥與河圖在夏商周時期已經出現,且二者所代表的意向皆為祥瑞的徵兆,

考究其出處,我們不難發現孔子說的“鳳鳥至”,“河圖出”其實是與教育無關的

而“鳳鳥至”,“河圖出”二者一起出現則是因孔子在其《論語·子罕》中提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孔子的話大意為:鳳凰不出現,黃河中也未曾出現八卦圖,我已經沒有希望了。

根據語義理解,孔夫子說的鳳鳥即鳳凰,帝舜時和周文王時都出現過,鳳凰預示時代的興盛和事業的成功。河圖據傳為伏羲氏時期曾在黃河中出現的一條龍馬,背上有一張圖。後被伏羲氏畫八卦時用的即為此圖,在古代這也被隱喻為聖明君主出現的徵兆。由此我們可知,孔子的這句話是在感嘆政治,儘管孔子是有名的教育家,但此言論與教育並無關聯,是孔子對時局的失望亦是對自己政治抱負難以實現的慨嘆。

這也說出孔子在生命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道心卻未完成的無力感,讓人不禁感嘆孔子的聖人之仁,一生都在周遊列國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未果才投身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