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别人家的孩子”,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作者 / 丹红

妈妈们总是说:“朋友圈晒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优秀的孩子总在别人家呢?”

有一天,女儿突然问我:“妈妈,家长们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其实孩子们有时也羡慕别人家的妈妈很优秀,你们知道吗?。”

是啊,我们只顾着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却忘记去反思自己。我们是不是该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我是不是一个别人孩子羡慕的好妈妈?

如果不是,我们又凭什么要求自己的孩子,是别人眼中羡慕的样子呢?

01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后汉书》写到“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言传在于“教”,身教在于“育”,教育应该更重于“育”,更重在身教。

记得在一次培训中,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游戏,叫“跟我学”。

游戏规则是:老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并用手指着相应的五官,我们也跟着做。游戏过程中,老师说下巴,手故意去拍额头,结果学的人几乎都去拍额头。

说一千遍不如做一遍。

想要“别人家的孩子”,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孩子的问题,往往受我们不经意间的行为举止而影响。

只要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家里长辈热爱乐器的,孩子的音乐素养不会差;父母爱画画的,孩子的美术作品也不错;家里充满学习氛围的,孩子的知识储备也不少。

或许有人说这是父母的基因好,孩子遗传了优秀的基因。但事实应该是家庭氛围给孩子带来的良好影响。

如果父母回到家里窝在沙发上玩游戏、刷视频,那么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多半也喜欢“风云变幻”的电子游戏。

从孩子表现出来的状态,往往能看出孩子所在家庭是什么样的状态。

你的一言一行让孩子耳濡目染,种下的种子生根发芽,孩子在怎样的氛围中长大,就会变成怎样的人。

02

努力成为好妈妈,先从学习开始

前一阵,有个49岁的大学宿管阿姨很火,因为她考上研究生。她一直用一起学习的方式“陪读”,先后考了会计师、母婴护理师、中级按摩师等一系列职业技能证书,还通过成人大学在复旦读本科,过了英语四级。

去年儿子打算读研深造,她也萌发考研的心思,经过努力,结果双喜临门,儿子考取复旦大学,她被广西大学录取。

教育孩子,先从教育自己、改变自身做起。

想要“别人家的孩子”,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有教育专家说:教育孩子并不难,难的是改变家长自己。

如果我们能不断进行反思自我,改变自我,提高自我,很多家庭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好多家长把家庭教育单纯看做是“改正孩子”,不承认问题孩子源于问题家长。

把矛头对准孩子,跟孩子较劲,孩子不听话,有些家长甚至体罚孩子,结果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那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让我们做一个学习型家长,用自我超越的态度,随时准备反思,改变自我,提高自我吧。

03

学霸成长的背后,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高三学霸雷孟子昂,同时被5所世界名校录取”。其中一所以学校还提供30万奖学金。没几个小时就被全网转载,上了微博热搜,网友无不感叹又是别人家的孩子。

不到一天,阅读量过亿,评论过万。有几条评论引起我的注意:

“以后我爸妈敢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我就拿别人家孩子的父母跟他们比。”

“人家羡慕这个孩子,但我想要这个妈。”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啊!”

视频中,班主任介绍孩子见多识广,课外生活丰富多彩,给自己制定宏伟的目标,妈妈一直在背后支持着他。

想要“别人家的孩子”,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也有网友这样写道:优秀的家长,平和安稳的家庭,是塑造优秀孩子的前提。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家长”。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是“拼爹妈"的时代,不是拼爹妈的金钱、权利和地位,而是拼爹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深以为然。

纵观学霸,他们身上都有一些特质:自身的努力,拥有个人兴趣爱好和主见,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些综合因素促进了他们的成长与成才。

有人说,孩子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前途的收获。

尽我们所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快乐地成长!

04

做最棒的父母,教出最优秀的孩子

孩子眼中“别人家的妈”不是有多漂亮,也不是多有文化,更不是多有钱。

孩子想要的是父母的用心陪伴。

陪伴是父母爱孩子最基本的表现,无论工作多忙,生活多琐碎,记得给孩子留出时间。陪他看绘本,陪他做游戏,给孩子讲个温暖的睡前故事。

孩子想要的是一个能控制情绪的父母。

无论你在工作上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无论你受了多大的委屈,请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宣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稳定的情感环境,让我们学会用良好的情绪去呵护孩子,用我们的温和与平静,滋养孩子成长。

简·尼尔森说:“大人们最大的错误就是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

想要“别人家的孩子”,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孩子想要的是能成为朋友的父母。

我们不会用权威去命令身边的朋友,那就让我们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休,内心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无论是制定规则还是选择兴趣班,让我们坐下来和孩子一同商量吧。

孩子想要的是充满能量的父母。

遇到事情不急躁、不抱怨,遇到困难不放弃、不妥协,让孩子看到的是我们笑容,而不是泪水,让快乐像和煦的阳光洒在孩子的心田。我们乐观向上的态度,带给孩子最坚定的内心。

孩子想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信任。

不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别伤了孩子的尊严和自信。孩子对我们的爱从来不打折扣,我们也要给孩子完整的爱。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属于他们的广阔天地。

让我们一起成为最棒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