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不離場,人才不離場,觀眾不離場!疫情下的電影業仍可期!


文/王禹


電影院停業已經九十餘天,歸期未至,伴隨電影院歇業的還有幾千家的影視公司被註銷。無疑,對於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2020年的電影行業是真的遇到坎兒了。


縱使夏初堪稱“寒冬”,即使製片和宣發全面停滯,縱然2020年全年票房損失預計超過300億元。但我們必須看到,我國電影發展長期向好的條件和環境沒有改變,電影渡過難關還有著很多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投資不離場,人才不離場,觀眾不離場!疫情下的電影業仍可期!


在4月29日舉行的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上,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強調,“從經濟環境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好趨勢沒有改變,電影產業迅速恢復提升具有堅實基礎。從電影自身看,我國電影產業根基雄厚。從國際歷史經驗看,電影具有獨特的光影體驗和社交屬性,有明顯的逆經濟週期特徵。”由此,會議認為,中國電影仍然處在黃金髮展期,投資不會離場,人才不會離場,觀眾不會離場。


強力幫扶為電影業紓困


疫情發生以來,電影界與全國眾多行業一樣,積極地投身於抗疫鬥爭,一方面持續開展電影抗疫宣傳並踴躍捐款捐物,另一方面,又要不斷開展行業自救。


此時,作為主管部門的國家電影局及各地電影行政部門實施多援相助,在聯合多部門對電影行業實施減免稅費、貸款優惠等硬核幫扶政策之外,引領電影企業進一步激發創作生產活力,推動中國電影產業穩定、持續地發展。


投資不離場,人才不離場,觀眾不離場!疫情下的電影業仍可期!


“北京市推出的《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中,涉及各類資助、金融保障、繳費減免、政務服務等28條措施,其中21條惠及電影企業。”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電影局局長王傑群談到,2月上旬發佈的《致首都電影行業的公開信》,提出保障首都電影業發展的三方面措施。與此同時,發佈《北京市電影行業復工防疫指引》,就電影放映場所和影視劇組復工制定防疫標準提出明確要求,穩步推動北京市影院安全有序運轉。


在推出幫扶政策後,北京市電影局全力保創作質量,通過提前啟動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確保2億元扶持資金上半年基本撥付到位。針對電影院停業的現狀,北京電影局從本年度電影專資中調整2000萬元作為抗疫專項補貼,根據各影院2019年度票房產出貢獻予以補助。同時,北京電影局開展“點亮京影”行動,將影院納入文創企業“房租通”“投貸獎”支持範圍,組織有需求的公司參與發行疫情紓困集合債等。


“春節期間,針對橫店有30個劇組、6000多人留守的情況,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對劇組停拍期間的拍攝基地和攝影棚費用全免、人員住宿費用減半。目前,橫店、象山等影視基地復工率也已達到80%。”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電影局局長葛學斌表示,當前浙江省754家影院和省內5條電影院線停業不停工,積極開展自救。橫店影視基地積極推進大型攝影棚等16個重大影視項目建設,總投資超過50億元。


投資不離場,人才不離場,觀眾不離場!疫情下的電影業仍可期!


目前,浙江省電影專資安排不少於1000萬元扶持電影行業,全省各地都相繼出臺扶持政策,杭州、寧波發放惠民消費券,溫州、紹興、金華對每家影院給予10萬到30萬元不等金額的補助。截至目前,浙江省沒有影院因疫情影響而提出註銷申請。


“廣東是文化大省,也是電影大省,2019年廣東電影票房達89.51億元,連續18年蟬聯全國榜首。疫情期間,廣東省1410家影院全面暫停營業。”廣東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白潔介紹,面對電影行業的困境,廣東省集中出臺影視文化企業紓困幫扶一攬子政策。廣東率先下撥4879萬元專項資金扶持全省1325家影院渡過難關。協調出臺《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促進文化旅遊體育業平衡健康發展 擴大市場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安排抗疫題材等電影創作生產補助及企業投資共6000多萬元,同時安排2000萬元用於支持包括影院、拍攝基地等電影企業貼息貸款。


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電影局局長高中偉表示,四川省出臺的《關於應對疫情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穩步發展的措施》中,明確給予按疫情防控要求停業、疫情解除後繼續營運但經營困難的電影院適當補貼。同時,四川省宣傳部、電影局下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電影業健康發展的十條措施》,專門從省級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及2020年度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應急救災預留資金中列支2600萬元作為專項紓困資金,用於解決影院燃眉之急。在創作生產上,對重點題材影片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資助扶持;在宣傳發行上,給予今年內首次公映的每部電影一次性20萬元宣傳發行資助;在市場主體上,全省所有此前正常運營影院均在扶持範圍內,涵蓋了電影發展上、中、下游各環節。


抓好內容創作是電影脫困有效途徑

在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上,王曉暉強調,要堅持“內容為王”,進一步激發創作生產活力。要著力保障重點影片的創作生產,做好重點選題規劃,鼓勵優秀製作團隊、創作人才強強聯合,不斷推出優秀影片。


對此,王傑群談到,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市電影局在繼續做好電影業抗疫紓困工作的同時,持續聚焦內容生產,確保作品質量;聚焦行業復甦,通過北京國際電影節等活動平臺,推動影視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北京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影視之都”。


投資不離場,人才不離場,觀眾不離場!疫情下的電影業仍可期!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一線幫扶全省電影行業,毫不動搖推進浙江電影高質量發展。”葛學斌表示,要聚精會神抓好內容創作,內容是電影創作的源頭和根本,將把內容創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展“浙江好故事”徵集活動,建設浙江“編劇村”,實施電影人才“新光計劃”,圍繞重要時間節點,精心打造《美麗海霞》《信仰的味道》《一個人的名字》等電影佳作。在此基礎上,浙江省將加快推進電影產業轉型升級,鼓勵電影創作單位秉承“工匠精神”,打磨內容強“內功”;鼓勵院線龍頭企業深度整合,做大做強拓市場;鼓勵影視基地實現專業化、規範化、差異化發展;鼓勵“電影+”全產業賦能升級。


白潔談到,下一步將引導和協助影院充分享受各級部門出臺的房租減免、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紓困政策。同時協調指導影院復業工作,鼓勵各院線公司、行業協會聯合影院採取發放電影消費券、增設公益電影放映專場等形式,促進電影消費。進一步做好影院復工復業各項準備,抓好抗疫題材影片創作,提升廣東電影全產業鏈生機與活力。


“下一步要強化精品創作力度。”高中偉介紹,首先要加大激勵力度,推出一批高質量影片,確保《五彩雲霞》《戰旗飄飄》《雪龍號》等重點電影如期完成創作生產。在抓好內容創作的同時,堅持抓發展,通過制定《四川省重點電影創作生產計劃(2020—2025)》,鼓勵和支持市場主體做大做強,積極培育電影新興業態,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信心、格局、內容、幫扶是當前電影行業迅速擺脫困境的幾個關鍵要素,在樹立信心的同時,持續強化內容為王的理念,抓精品創作才是電影行業持續發展的最有效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