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起“三皇五帝”卻不知道他們分別指的是誰?在我國古代,有把遠古三個帝王和上古五個帝王合稱為三皇五帝的說法。那麼,三皇五帝究竟指的都是誰呢?
第一種、“三皇”指的是: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東方天帝太昊伏羲,南方天帝炎帝神農,西方天帝少昊天金天,北方天帝顓頊高陽,中央天帝黃帝軒轅。
第二種、“三皇”指的是:燧人、伏羲、神農。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第三種、“三皇”指的是:伏羲、神農、共工。五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對於三皇五帝的說法很多,但是,至今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
其實,關於“三皇五帝”說法的分歧,其實,是華夏的一個多個民族發展的產物,它也從側面反應了多民族融合的進步趨勢。在進入文明時代之前,遼闊的中原土地上形成了苗族、華夏族以及各種不同的民族。其中,有說法是:華夏族為炎帝、黃帝之後。從這裡能看出,華夏族的發展與黃帝、炎帝密不可分,都是以他們為代表的有親屬血緣關係的族群長期發展而形成的。
炎帝時期,明顯已經進入了父系社會時期,形成了部落聯盟,那麼炎帝、黃帝,直到帝舜統治時期結束,這個時間段大概就是距今5000年(公元前3000年)到4100年前(公元前2070年前)的這段時期。
不管如何,三皇五帝,更多的是古代人對於遠古世界的一種探索與嚮往,神話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