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惡趣味

現代人的惡趣味

群體呼吸

當一個人獨處的時間較長,他會產生自我懷疑,他會懷疑自己與這個世界脫軌了。他需要去人群多的地方呆一呆,來尋找自身的存在感。需要去找一些不相關的人或者有相同感覺的人,來訴說自己的處境以尋求達到自我心理的安慰。

當一個人群處的時間較長時,他也會產生嚴重的焦慮。他會極力的尋求一切途徑來找到獨處時間來自考自身或者說是精神緩衝。比如一個人抽菸,一個人聽歌 ,一個人放空。

尋求價值

處於這個社會總要乾點什麼,不然你會覺得別人都在努力變好而你卻原地踏步。你不想讓自己停下來,因為你一旦停下來,你就會覺得自己好像生活很空。你會不知所措。甚至你都不愛睡覺,你覺的睡覺都是浪費時間。而當工作把你忙的團團轉時,你雖然抱怨,但你內心會有滿足感和某種成就感。你會覺得我很忙,我在進步我在變好。我在這個社會創造價值。

情感綁架

當你向另一方表達出喜歡時,對方就會給你定一個情感溫度計。一旦對方覺察你低於這個溫度,就會覺得你不喜歡她了,或者喜歡上了別人。

當你和另一方確定了戀人關係,在這之前你對她付出行動她都會記在心裡。一旦過了情感的保溫期,對方就會出現一種不安定感。她又會要求你做保溫期之前為她付出的行動。否則她會覺得你又喜歡上了別人。

實現夢想

白天不能實現的夢想, 晚上做夢實現。自己不能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別人身上,欣賞美是正常的。但把自己所有的夢寄託在一個偶像上,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追星上。怕是白天也活在了夢裡。

明星意識

在所處生活的娛樂消費領域,好像幾乎所有產品都會找一個明星代言。明星意識已經在用戶衡量消費的腦海裡根深蒂固,用戶忘記了或者說懶得通過自身的知識水平來判斷一個產品的好壞,而把明星代言當成唯一的標準。而品牌方不的不找,沒有代言你的品牌就顯得沒有權威價值了。

雙重人格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形成了兩種人格。一種是現實人格,另一種是互聯網人格,在網絡上她會把自己的缺點極力掩蓋,從個人外貌、說話方式、興趣愛好、生活環境、個人品味等,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自己理想的不經意的虛偽狀態。生活以此為重心,可一旦戳穿便會極度自卑。

萬惡的好奇心

爛片要去影院看看有多爛,明星生孩子看看男的女的,網紅直播吃飯,某經紀人出軌,這個網絡世界把人的好奇心和窺探欲發揮到了極致。

\

寫影評的公號10000+ 看電影的又有多少人?

喜歡電影,僅此而已

公號cold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