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同情餘歡水其實是在替自己委屈——《我是餘歡水》

我們同情餘歡水其實是在替自己委屈——《我是餘歡水》


一部《我是餘歡水》,道盡了多少中年男人的委屈和不甘。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部劇有些兒戲;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部劇有些浮誇;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部劇槽點不夠···只是,30多歲的人是不太敢看這部劇的,至少於我來說,有著太多的殘忍與疼痛。


有很多人看過之後,會覺得餘歡水也算是屌絲逆襲的成功案例了。於是,那些沉溺在前幾集的餘歡水式的人們,紛紛覺得自己也可以效仿餘歡水,逆襲人生。


只是,殊不知,餘歡水的逆襲,不是通過所謂傳統意義上的奮鬥,也不是“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是個練武奇才,特送你一本武功秘籍”,只不過恰好被誤診絕症、又恰好抓住了上司的把柄。試問,現實生活中,你又有多少幾率被誤診絕症、有多少幾率會遭遇“誤入歧途”的上司、有多少幾率會適時抓住上司的把柄?


我們同情餘歡水其實是在替自己委屈——《我是餘歡水》


我看《我是餘歡水》哭的不要不要的,儘管後半部劇情略顯誇張,至少前半部著實賺足了我的眼淚。


第一次哭,是餘歡水決定離婚後去妻子家吃飯,當小舅子又一次像使喚傭人一樣使喚甘虹時,餘歡水決絕的拒絕了小舅子的跋扈。第二次哭,是餘歡水和兒子在遊樂場間隙關於自己即將離開兒子甚至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對話,到底要忍著怎樣的疼痛才可以說出那句“以後爸爸不能常來看你,因為爸爸要到很遠的地方工作,那個地方在天上”。


我們不是餘歡水,但是我們也曾經無數次倔強的活過,也曾經無數次卑微地隱忍著;

我們是餘歡水,所以我們有著很多很多的小心翼翼,有著很多很多的孤寂與無法言幾;

我們不是餘歡水,但是我們也有著一些不願為人知的委屈和悔過,也有著看似不經意實則異樣的夢想;

我們是餘歡水,所以我們不敢遲到、不敢喝醉、不敢隨意顯露自己的脆弱,我們總是竭力討好身邊的人、總是努力微笑、總是盡力奔跑。


我們是不是餘歡水,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過往中藏著餘歡水的委屈和自卑,我們的來路中有著餘歡水的不甘和歇斯底里,我們的當下里經歷著餘歡水的落寞和遊離。


我們同情餘歡水其實是在替自己委屈——《我是餘歡水》


餘歡水,這個不被世界愛著的男人,我們不知道他是否愛著這個世界。至少,在十年前車禍前的那些日子,他應該與這個世界膠著著。此刻,他同樣與這個世界焦灼著。只是,十年前是膠著,十年後是焦灼。此焦灼非彼膠著。


我們會習慣性的拿自己的人生與餘歡水對照。


或許,我們沒有經歷餘歡水的車禍,但是我們經歷過類似車禍這種足以澆滅生活生氣的事情。

或許,我們沒有遭遇離心背德、婚內出軌的妻子,但是我們遭遇過冷淡的感情、蒼白的婚姻、無言的中年危機。

或許,我們沒有餘歡水那樣轉折的人生——從創業新秀跌落到職場老油條,但是我們都有過被生活纏繞的無奈和妥協。

或許,我們只是在看餘歡水各種奇葩遭遇演繹的歡笑,但是我們卻在嘴角上揚時內心落寞的如同一張遺落在塵埃中幾個世紀無人問津的碟片。


最後,導演依然用一種近乎大團圓式的傳統國產劇結尾方式結束了全劇。但是我們知道,餘歡水的人生因為一場車禍改變了,也因為一場誤診改變了。可是,餘歡水的內心,那場車禍的傷痛痊癒了嗎、這次誤診的勇氣會一直在嗎?


我們同情餘歡水其實是在替自己委屈——《我是餘歡水》


我承認,我是餘歡水,同樣的十年,同樣的改變,同樣的卑微,同樣的不甘。

但是,我又不可能是餘歡水,我沒有這次誤診帶來的命運契機,沒有不顧一切的勇氣,沒有從頭再來的奢侈,沒有慘淡背後的從容。


無論是不是餘歡水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餘歡水演繹了我們大部分時光的人生,同樣也給予了我們一些新的期冀與希望。“你有你的計劃,這個世界另有計劃”。


所有的卑微,都是源於不敢捨棄;

所有的委屈,都是因為缺乏勇氣;

所有的荒亂,都是植根在生活與生存的無奈間。


我們同情餘歡水其實是在替自己委屈——《我是餘歡水》


我們同情餘歡水其實是在替自己委屈——《我是餘歡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