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消費?每天700億存款湧向銀行,報復性存款來了!

近日,“報復性存款”成了最新關鍵詞之一。這個詞源自於央行日前披露的最新金融數據: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共增加8.07萬億元左右,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是什麼概念?這就是說,一季度91天裡,平均每天超過700億存款湧向銀行。這哪裡是報復性存款?這分明是焦慮性存款,雖然沒有多少錢。


報復性消費?每天700億存款湧向銀行,報復性存款來了!

不管是民眾恐懼疫情也好,害怕降薪失業也好,總之,除了剛性消費,其它消費都在往後推了。很顯然,大多數家庭的支出,一是為應對住房壓力,二是自我保障或預防,這是一種自我保險,要有足夠的存款才能夠安心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未來的不確定性除了購房壓力和子女教育支出,主要還是社會保障,包括養老、醫療這樣的剛性支出。既然現在一杯喜茶已經漲到30多元,何不把超市裡打五折33元錢的一箱牛奶扛回家?


報復性消費?每天700億存款湧向銀行,報復性存款來了!

與此相比,各地發放消費券,官員帶頭下館子逛商場,多個城市售樓政策一日遊,為促進消費,各出奇招,本質上還是推動消費市場復甦,並通過需求端回彈,帶動供給端恢復,從而推動經濟加快恢復,讓員工能掙到錢。但是,讓員工口袋裡有錢,不能過度寄望於報復性消費,整體社會需求不可能通過報復性消費完全實現。要從根本上發揮消費對經濟拉動的促進作用,更要多管齊下穩就業、穩預期,加快收入分配改革,讓中低收入者能夠享受到與勞動相對應的收入分配結果,長久提升消費者信心。


報復性消費?每天700億存款湧向銀行,報復性存款來了!


相關機構發佈的《新冠疫情消費行為影響調研報告》顯示,防護消費成為最凸顯的消費,“自我增強型消費”明顯增加,大多數非必需品的消費明顯減少。這就要求在促進消費上,不能大水漫灌,而要精準施策,一方面要嚴厲打擊亂漲價行為,另一方面要保障中小企業運營,同時開闢更多的靈活性就業渠道。

當前,國外疫情的快速擴散並惡化,對我國經濟形成第二波衝擊,誘發中小企業,尤其是外貿製造業中小企業倒閉的因素也在變化,迫切需要增強政策協調性和針對性,防 止中小企業“倒閉潮”。4月15日,央行“降息”20個基點+3000億流動性馳援,這對中小企業是利好,但似乎指望不上降息後老百姓就敢於花錢。

各行業分析:

1.2020年旅遊業只能處於低迷狀態了嗎?

從我的觀察來看,上半年就這樣了。目前國內的形勢正在好轉,但國外問題還很嚴重。所以做海外市場旅遊的會很不樂觀。

2.餐飲業會出現春節延後的盛況嗎?消費的反撲會彌補疫情的消失嗎?

餐飲業不會出現春節延後的盛況,也挺難彌補。

比如你喜歡喝喜茶,假設整個假期你平均3天喝一杯喜茶,那麼目前四五十天你少喝了20杯喜茶,你確實會在前兩天多喝2杯,但確定你會一口氣喝20杯嗎?會在未來一個月每天喝2-3杯嗎?

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覺得這種情況是不會出現的。

報復性消費?每天700億存款湧向銀行,報復性存款來了!

3.面對科技的進步,工作崗位結構的變化,中國還會有勞動力的人口紅利嗎?

我覺得對於有獨特技能的人,他永遠都有紅利。比如說今天在北上廣深,有個工作叫做打硅膠,所有五星級酒店、寫字樓的外立面都需要打硅膠,打硅膠的師傅是按照平米計價,打一棟樓價格上萬。這就是個技術活。

過去我們有一句話叫“知識改變命運”,現在很多人很悲觀,認為知識是改變不了命運的。我覺得這句話沒錯,只是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出錯了。

知識依然可以改變命運,只是你懂的知識已經沒有用了,所以改變不了命運。如果你懂一些全新的、稀缺的知識,還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比如說,現在有個新興職業叫抖音運營,這個工作在2年前可能都沒有。現在大家都在做短視頻、直播,對這個崗位的需求很強烈。同時因為它新興,也沒有摸透裡面的玩法,於是很願意出更多的錢去招聘這樣的人才。

所以,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紅利也是永遠存在的,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確一點,稀缺的東西才叫紅利。

4.房地產從業者如何轉型?

我的看法是先別轉型,機會很有可能再出現。

中介如何累積自己的技能?找到一個細分、垂直的品類。

我之前租的辦公室是上海內環以內的一個小別墅,這樣的房子是稀缺的,可能全上海一共就幾百套。作為中介,跑兩年,你就可以把這所有的房源摸清楚了。

擁有這些小別墅的人,往往都特別有錢,不想每個月都自己去收房租,於是整租給一個人然後固定收租。

第一租戶與後面的租戶之間打的其實是信息差和價格差。當時我找的那個中介,他承包了20套房,租了10年,每月2萬。轉租給我是3萬8一個月,一倒手就賺了1萬8。

所以不是房地產不好做,而是你沒有找對那個空間。其實,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有賺錢的空間和操作空間,只在於你有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細分領域。

5.如何看待恆大網上打折看房這一現象?

首先,這個行為營銷肯定大於實際;其次,也反映出有一批人手上是有錢的,但這批人是不可再生資源。

恆大模式有點類似於賣卡模式,預售很重要。比如說像莫干山酒店、民宿等,現在肯定沒有客戶,但可以創造預售,比如原來1天、3天的價格,可以讓客戶住一個禮拜,並且贈送東西,服務又好,也能吸引一批人。

先把錢收進來,可能就活下去了。現在我覺得活下去比別的一切都重要。


報復性消費?每天700億存款湧向銀行,報復性存款來了!


最後簡單說幾句:

“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還是報復性存錢?”

這段時間這個話題實在不要太火,

似乎各個論壇都在為這個話題爭得不可開交,面紅耳赤。

說實話,這的確是個難題。

很少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大多數人的問題不在存錢,不在消費,

而在“報復”,在於“暴富”。

它們本質無二,

都瀰漫著“情緒”失控的焦躁。

真的成熟,就是戒掉“情緒”。

做人如是,投資亦然。

報復性存錢並不能讓你一夜暴富,

報復性消費也只能讓你一夜飽腹。

理性消費,不慌不忙。

長期投資,靜待花開。

2020年,能活著熬過去,就是最大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