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喜劇之王票房敗北了,周星馳的文化只是謊言?

隨著星爺賀歲之作新喜劇之王的逐步下檔,影片票房敗北也成了製片方和發行方的憾事,為啥星爺的號召力不行了?不妨分析看看。


“以前看星爺的電影想笑,現在看想哭……”

“星爺的電影,越看越有內涵,整個人生在裡面……”

“看了星爺的訪談,想哭……”

“看了記者對星爺幾分鐘的採訪,不禁想哭……”

“聽了星爺說的話,感動流淚……”

“看到星爺現場的眼神,很感人……”

“星爺現身幾分鐘,藝術大師的氣息……”


以上是時下經常看到的伴隨周星馳的話語,不知何時起,星爺和落淚、內涵、流淚、感動、想哭這些詞語同義了,凡有質疑者立刻被扣個“不懂星爺”的帽子,毋庸置疑周星馳的喜劇深得大陸年輕一代的推崇,但就目前網絡關於星爺的讚頌方式,似乎已經超越炒作達到了洗腦的地步,其實很多所謂周星馳的名言語錄根本無從考證,多半是公關團隊網絡水軍為其杜撰的,這究竟是文化還是謊言?是網民的痴狂還是港式娛樂的侵蝕?


但凡網絡有熱門話題,必有網友藉機炒作星爺,不惜較勁腦汁也要與星爺聯繫起來。

但凡星爺露面,便有記者或主持人感動流淚溼了眼眶,大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意境。

但凡有人表達了對星爺的不屑,立刻就有人用“你不懂星爺,你品位不夠,請放過星爺”之類教科書式的話來回答,大有階級對立的意思,不難看懂話術背後的智慧提煉。


雖然周星馳只是凡人,但其鐵桿簇擁們卻在努力將本來沒什麼文化底蘊的星爺打造為中華千古難覓的藝術大師,這等壯志可敬,而各類媒體不知疲倦的炒作,也可以看懂港式文化抓住周星馳這個救命稻草的覺悟。

新喜劇之王票房敗北了,周星馳的文化只是謊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