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語:在家炒菜總是炒不好,這5個常見炒菜誤區少不了。改掉後廚藝會大增,以後家人天天要你下廚炒菜。
大家好,歡迎來到碧碧為食喵的美食頻道,今天我們的美食話題是:為什麼在家炒菜總是做不好呢?
炒菜做得不好吃,無非有2個主要原因,一是食材選不好,不夠新鮮;二是烹飪水平不過關。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卡在第二個原因這裡。
廚房小白肯定是沒辦法把菜炒好吃的,但即使是有點廚房經驗的人做出來的菜也是時好時壞,發揮極不穩定。
其實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天生的廚神,想要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那肯定是離不開日積月累的大量練習。
但是普通人根本沒有太多練習的機會,加上平時工作繁忙,能在家下廚練習炒菜的次數就更加少了。
如果花大筆錢去外面學習烹飪又不當專業的廚師,那真是太不划算了。
炒菜到底有沒有一些速成的小技巧呢?
答案是有的,只要你掌握好以下5個炒菜的小技巧,避開一些炒菜的雷區,絕對能在短時間內炒出賣相好、味道棒的家常小菜。
這些炒菜小技巧也是碧碧多年的廚房經驗總結,希望能幫到熱愛做飯、但廚藝不佳的小夥伴們。
1.有的食材不能直接下鍋炒
很多人做炒菜不好吃的原因之一就是把食材直接下鍋開炒了,難怪成品難吃又不入味、異味還重。
在做排骨、雞鴨、羊肉或骨頭等血水多的肉類,千萬不能直接下鍋,要焯水後再炒,這樣做出來的成品賣相好、味道棒、無異味。
除了肉類下鍋前要焯水,部分蔬菜焯水後再下鍋,味道也會更好。
例如花菜、豆角、菠菜等先下鍋焯水到斷生,在瀝乾水分下油鍋炒,味道會更清爽脆口、色澤更青翠。
2.油溫不能過高或過低
有的人認為炒菜要大火猛炒才好吃,才能鎖住食材的水分和營養,所以在炒菜的時候使勁生猛火把油溫升高。
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錯誤的,如果油溫過高,烹飪時不但危險,而且容易把食材炸糊、炸黑了,這樣做出來的菜賣相難看,口感還會發苦。
油溫過低也不行,因為這樣會導致食材烹飪的時間過長、營養成分也容易流失。
炒菜的油溫最好控制在200度左右,就是看到油鍋微微冒煙,用木筷子插進油裡,能看到有細小密集的泡泡冒出來。
這樣的油溫最好,炒菜最香,營養成分也能基本鎖住。
3.生抽、老抽、醬油要分清楚
很多人炒菜難吃就是因為分不清楚生抽、老抽、醬油三者的使用方法,在炒菜的時候都是胡亂添加的,經常會用錯。
生抽鹽分高、顏色淺,一般用於調味;而老抽鹽分低、顏色深,主要用於給食材上色。
而鮮味重,略帶甜味的蠔油則適用於給食物增鮮,一般適用於炒蔬菜類,做某些菜時一定不能放,例如紅炒肉、滷菜和醃菜等,否則就要把一鍋菜都毀了。
4.巧用糖和醋
很多人不知道糖和醋的妙用,僅僅以為它們只是給食物增加甜度和酸度而已,所以在做菜的時候經常會忽略它們。
其實糖跟醋在烹飪中的作用很大,如果不懂使用真是虧大了。
例如做紅燒菜時用糖上色的效果要遠比老抽要好,增加色澤的同時還能給食物提鮮,一舉兩得。
如果在烹製菜餚的過程中不小心把鹽放多了,適量加一點點糖就可以完美救場。
醋的使用方法就更妙了,在炒土豆絲、藕片等加一點點進去,能讓食材口感更清爽脆口。
牛肉菜的時候也可以加一點點醋進去,可以讓牛肉爛得更快,肉質更嫩滑,味道也更加鮮美。
5.炒菜儘量不要加水
很多人在炒菜的時候手忙腳亂,容易出現糊鍋的現象,所以都會用加清水的方法來補救,這樣做出來的就不是炒菜,而是水煮菜了。
其實只要食用油下夠,基本上不會出現糊鍋的現象,如果迫不得已要加入清水,那一定不能加冷水,而是要加熱水才行。
因為冷水會讓鍋中的溫度迅速降下來,食材會變老、變硬,非常影響口感。
以上這5點就是新手們在炒菜時經常出現的錯誤,如果能及時改正,那麼你的廚藝肯定會大增的。
說不定以後家人天天都要讓你下廚,做飯燒菜的頭等大事情就全權交你負責了,你自豪不?驕傲不?
這裡是碧碧為食喵的美食頻道,碧碧每天都會更新一些關於美食的文章,喜歡品嚐美食的小夥伴請多多關注本賬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