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隊員周浩:七本筆記記錄鄉村扶貧路。視頻剪輯:綦智鵬
“檢修村戶電路、查勘自來水源、推動危房重建、幫扶困難家庭、助力集體經濟建設、開拓農副產品銷路……”這是周浩筆記本上的內容。扶貧3個年頭,他寫下7本筆記,他的扶貧路在腳下也在筆上。
周浩的7本筆記。受訪者供圖
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黃金瑤族鄉二聯村是新寧縣西南最偏遠的深度貧困村。2018年,周浩和隊友們來到這裡,雖然臨行前已預想到條件艱苦,但泥濘的村路、昏黃的燈光、亂掛的電線和破敗的房屋,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2018年3月14日,救治被燙傷的自閉女孩
“我們走訪到匡大爺家的時候,就只看到大爺一個人。他年紀大了,不愛說話的樣子,瞭解完情況我們就準備走了。正當我們要離開的時候,我發現床上的被子動了一下……”周浩疑惑地走過去,掀開了被子。
被子裡“躲”了一個小女孩,她面色蒼白、充滿恐懼,但最駭人的還是她的腳。腳面、腳腕大面積燙傷,創面呈黑紫色且個別地方已經化膿,情況十分嚴重。
扶貧工作隊初訪匡家,冰冰躲在被子裡。受訪者供圖
這個小女孩叫冰冰,5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跟爺爺相依為命。2017年11月,活潑的冰冰在與小夥伴玩鬧時被開水燙傷了腳,由於家裡窮,去不起醫院,所以只能採些草藥自己治。久拖之下,傷情愈發嚴重,最後只能輟學在家,就連性格也變得膽怯、孤僻。
扶貧工作隊第一時間將冰冰送往瀏陽市人民醫院救治。醫生告訴周浩:“腳傷倒是好治,但看孩子的狀態,建議帶她去看心理醫生。”在醫生的建議下,扶貧工作隊在冰冰住院期間為她安排了心理治療。
“幾百塊就能解決的小傷,對她家來說就是個大病。”周浩坦言,這是他參加扶貧工作隊後幫扶的第一件事,是他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更是他最不願回憶的一件事,因為“每次想起都會忍不住心酸”。
冰冰住院期間,周浩和妻子時常去看望,陪她看書、畫畫、聊天。專業的治療加上悉心的陪護,冰冰很快痊癒了。回村前,周浩和妻子帶她去商場買了新鞋子。周浩說:“看到她高興,我就覺得我們的努力是有意義的,她的快樂對我們而言是最大的肯定和鞭策。”
回村第二天,冰冰重返校園。去她家回訪的時候,周浩拍下了一張照片,他告訴記者:“我從沒見過她笑得那麼燦爛,這個笑容我會記一輩子。”
2019年11月28日,二聯村成功脫貧摘帽
二聯村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條件差,可用耕地少,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原始低下,集體經濟收入基本為零。扶貧工作隊立足實際,將發展集體經濟作為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
歷時3個月,召開集體經濟發展研討會10餘次,最終敲定棉鞋加工產業。棉鞋加工生產工藝簡單,適宜人員廣泛;湖南、四川、貴州等地氣候溼冷,對棉鞋需求巨大;且棉鞋加工產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有效解決村民就業問題。
初來乍到便大刀闊斧地建廠,難免會遭受非議。“冷嘲熱諷的、看笑話的、觀望的、存疑的……一開始有很多不理解的聲音。”周浩坦言。
為了獲得村民的支持,周浩和隊友們沒少下功夫。他們先是挨家挨戶做工作、表態度,跟村民一起吃飯,陪村民聊天、幹活;然後組織村“兩委”班子、村民代表、產業能手、外出回村代表等38人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後來又積極邀請相關企業到村考察。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1月14日,1100平米的二聯村棉鞋扶貧車間開機運行。
周浩(右一)帶隊參加鞋業訂貨會。受訪者供圖
有了工廠,銷路怎麼辦呢?周浩鎖定了“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線上,牽頭開設店鋪,主營零售;線下,帶隊參加鞋業訂貨會,主營批發。線上加線下、零售加批發,二聯村的棉鞋生意算是紅火了起來。
去年,二聯村棉鞋扶貧車間吸納勞動力70餘人,發放員工工資60餘萬元,純利潤達50餘萬元。據周浩介紹,依照村委會制定的集體經濟收益“226”分配原則,二聯村棉鞋扶貧車間的純利潤將有20%用於改善水、電、路等村內基礎設施,以及醫療、教育、養老等各項公共服務;20%用來支持工廠的日常運轉和後續發展;60%用來給群眾分紅,只要是本村的,家家有股,人人得利,年年分紅,年滿60週歲的村民還能領到額外的“退休金”。
周浩表示,除了興辦棉鞋扶貧車間,在扶貧工作隊牽頭下,180畝的高標準白茶基地和15畝的水產養殖示範基地兩個集體經濟產業也都在去年年底前相繼建成。去年年底,二聯村成功脫貧摘帽,周浩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村民們如今幹勁兒十足,對未來美好生活充滿期待。”
《新寧縣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全縣貧困戶脫貧和貧困村出列名單的公告》顯示二聯村正式脫貧。受訪者供圖
2020年4月10日,採訪中再談“初心”
1987年,周浩出生於湖南省邵陽市,由於父親下肢殘疾,再加上有周浩和姐姐兩個孩子需要供養,家裡十分困難。儘管條件艱苦,周浩和姐姐還是順利唸完了大學,“這在農村是非常不容易的。身邊不少人都給了我們幫助,所以我從小就想著要幫助別人,要為他們做點什麼。”烏鴉尚反哺,羔羊求跪乳,這大概就是周浩的初心了。
2013年研究生畢業後,周浩到了新華髮電下屬湖南新華供電公司工作。2013年到2018年年初,周浩都在公司從事農村電網改造工作,雖說也是為老百姓服務,但他總覺得不夠。
2018年1月,公司成立扶貧工作隊,周浩清楚他的機會來了,於是第一時間報了名。報名的興奮勁兒還沒過,他就犯了難--如何跟家裡講呢?當時已經31歲的周浩還沒有孩子,一去扶貧就是三年。原以為家裡會反對,沒承想妻子對他的決定十分支持。有了家人的支持,周浩的幹勁兒更足了。
周浩(中間)到村民家走訪。受訪者供圖
在隊友眼中周浩是個有“強迫症”的人,做事細緻嚴謹,追求完美;在村民眼中他倒是個“熱心腸”,有問題找他保準管用,所以人送外號“周博士”。談及這個外號,周浩笑著說:“其實我也不是什麼都懂,也需要上網查,只是不少村民不知道怎麼查,但他們知道我、信任我,願意找我幫忙,這是令我最高興的。”
“有心才有味,有味才有為。”對於扶貧工作,周浩有自己的理解。所謂“有心”就是常懷初心,“有味”就是有勁兒,“有為”就是有作為。他說,要常懷為民服務的初心,開展工作才能有勁兒,有了幹勁兒才能在工作上有作為,扶貧有作為,才對得起老百姓的信任。
今年1月,扶貧工作隊獲得了湖南省委組織部頒發的“2019年度考核優秀獎”;上個月,周浩被新寧縣縣委縣政府評為“新寧縣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
周浩。受訪者供圖
採訪中,周浩告訴記者,“以前覺得‘不忘初心’就是堅持夢想、為民服務;如今再談‘不忘初心’,腦海會立刻浮現出一件件扶貧往事、一張張村民的笑臉,它是豐富的,是立體的,是深刻的。”
本月初,周浩的兒子出生了,周浩說:“我準備等孩子大一點就照著筆記給他講故事,希望這7本筆記能夠陪伴他長大,讓他成為一個心中有愛且能傳遞愛的人。”(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詩瑩)
來源: 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