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20年回鄉買房,鄭漂5年安家鄭州,是什麼決定了選擇?

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任何人,都只能賺到自己認知範圍內的錢”。

如果把這句話替換到安家置業上,每個人都只能買到自己認知範圍內的房子,你認同嗎?


北漂20年回鄉買房,鄭漂5年安家鄭州,是什麼決定了選擇?


1

北漂20年大叔

為兒子在老家買婚房

最近,我朋友父親L叔在老家鎮上為兒子買婚房的事,讓我頗有些感慨。

L叔今年55歲,在北京打工將近20年,可以說是初代北漂。

2013年,我去過一趟她們家,院子很大,L叔翻修的5間氣派瓦房裡還沒有添傢俱,和大院子一樣空曠,面積大概是他們在北京住處的幾十倍。

L叔夫妻在北京租住一間不足20平的待拆遷房,沒有窗戶、沒有衛生間,公共衛生間要走2分鐘,而他們每年至少會在這裡住11個月。

最近,L叔的兒子終於要結婚了,女朋友是開封人。

兩人一畢業就去了北京工作,結婚後也暫時不打算回河南,所以婚房買哪就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鄭州因為限購,沒法買,他們原本打算在開封或者商丘買,可L叔覺得房價太高,最後竟選擇了在老家鎮上買房。

他的理由很充分,親戚都在村裡,離村子近,過年回來走動方便;買其他地方,一年到頭都不住,還要還貸款,不划算……

就這樣,他一把手拿出辛苦攢下的26萬,買下了鎮上一酒店老闆自建的三室兩廳,150平,毛坯交房。

在勤勤懇懇的L叔眼裡,城市發展紅利、區位發展潛力、教育醫療資源、房價上漲空間都比不上「離老家近」這一個優勢。

我記得前幾年,L叔這般年紀的父輩一族,在外務工掙錢回鄉,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蓋新房,哪怕一年到頭在家住不了幾天,也要蓋幾間氣派敞亮的新瓦房,或者是二層獨棟別墅。十幾二十幾萬砸進去,其實足夠在縣城甚至在市區付一套像樣房子的首付。

這套房雖然是為兒子買的婚房,但又何嘗不是他對自己歸鄉念想的成全。


北漂20年回鄉買房,鄭漂5年安家鄭州,是什麼決定了選擇?


在《人生第一次》這部紀錄片裡,27歲東北女孩閆晶決定要在北京買房了。

她看上了一套昌平區59平的一居室,總價將近300萬。剛畢業沒幾年的她,靠著自己和男朋友雙方父母的資助,再加上每月7000元的月供,閆晶順利買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套房。

閆晶說,也不一定非要住在裡邊,但這東西是你的,就好像某種奢侈品,它會給你一種踏實感,安個家,你就有後盾了。

年輕的心總是嚮往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老家是她們回不去的故鄉。

55歲的L叔在北京沒有漂泊感,不管在北京漂多少年,他的根和後盾始終在老家。

對於年過半百的L叔來說,不管在北京漂多少年,老家永遠是他的根。

中年人的生活在都市,但歸屬感,永遠在老家。


2

鄭漂五年,女兒三歲

他們終於在鄭州安家了

小F和老公在鄭州租了4年房子。因為老家在鞏義,離鄭州並不遠,所以他們一直都沒想好要不要在鄭州買房。

“鞏義離得很近,每週都可以回去,租房也不會有太多漂泊感。”

“老家的房子便宜太多了,哪怕每天通勤鄭州,也比直接在鄭州買房要划算。”

這樣的想法,讓他們一直在家鄉和鄭州之間徘徊。


北漂20年回鄉買房,鄭漂5年安家鄭州,是什麼決定了選擇?


女兒的出生,老人過來幫忙帶娃,也沒能堅定年輕夫妻的猶豫,只是讓他們對租房的要求更高了。

這兩年他們租的兩室一廳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平時老人幫忙做飯帶娃,一家人過得無憂無慮其樂融融,遠沒有異鄉人對租房的苦大仇深,這也間接促使他們一直沒有把買房提上日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去年6月,女兒到了要上幼兒園的年齡,恰逢丈夫工作室不得不從醫學院搬到南三環,一家人準備舉家南遷。

女兒捨不得每天一起玩的好朋友,搬家時哭得涕淚橫流,定好要入學的幼兒園,也只能在新家附近重新找。

搬家對女兒的影響,讓夫妻二人終於開始考慮在鄭州定下來。

不到1個月,他們買下了正商智慧城120平的六層洋房,正式在鄭州安營紮寨了。

以前,鄭州對他們來說,是可以隨時放棄的戰壕,沒有太多牽掛和代價,他們的大後方在鞏義。

而現在,鄭州真正成為了這個小家的根據地,成為女兒成長的避風港。


3

買房的決定沒有對錯

對家的認知是深層動機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朋友這本書》裡說:對於人生,沒有人能像解釋數學或物理學原理那樣給出普適的公式”,對於買房又何嘗不是如此。

L叔在北京打工近20年,最後買房子買回了老家鎮上;

閆晶一心要在北京紮根,在爸媽幫助下買下昌平的一居室;

小F和丈夫在鄭州5年,終於在女兒3歲這年安家鄭州;

值不值、遲不遲,是當局者的取捨,旁觀者永遠看不透徹。

他們的決定,沒有對錯。

每個人都只能買到自己認知範圍內的房子,它源於每個人對自己的信心、對生活的方向感、以及對家的歸屬感。


北漂20年回鄉買房,鄭漂5年安家鄭州,是什麼決定了選擇?


對60後L叔來說,家是他出生長大娶妻生子的那片村落;

對閆晶來說,家是她未來歲月逐夢江湖、披荊斬棘的盔甲;

對於小F夫妻來說,家是女兒安穩成長的避風港;

錯過的購房時機,也許從來都不是錯過,而是當時對這座城市,沒有安家的決心,沒有紮根的信心,沒有家的歸屬感……

所以,無需遺憾。如果這些都有了,相信你一定會馬上行動起來的。

心在哪,家就在哪。剛需無房的你,不妨問問自己,安家鄭州的心足夠堅定嗎?如果不是鄭州,又會是哪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