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美團帶頭裁員,一份互聯網人必備求生指南,請收好!

滴滴於2月15日正式發表裁員公告,想必很多互聯網人的朋友圈都已經被這條消息刷屏了,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下面這張圖了:

滴滴美團帶頭裁員,一份互聯網人必備求生指南,請收好!

此圖一出,廣大互聯網吃瓜群眾不禁後背發涼,四肢無力,頭暈眼花,難道傳說中的互聯網寒潮真的要來了!

滴滴美團帶頭裁員,一份互聯網人必備求生指南,請收好!

準備跳槽的默默地刪掉了自己的離職信和新想(bian)出來的離職理由,繼續搬之前被自己嫌棄了無數次的磚。

還在找工作的加足馬力,各大招聘網站會員紛紛入手,寒潮之際,這點銀子算得了什麼!

還有很多想要為公司鞠躬盡瘁(賴著不走)的群眾也開始擔心起了自己的前途,擔心下一個被清理出局的會不會是自己。

然而,當我們自己靜下心來去分析這次的裁員聲明,其實會發現這份聲明在眾多此類的聲明中算是非常有營養的,我們也可以從中總結出互聯網公司的求生寶典

滴滴美團帶頭裁員,一份互聯網人必備求生指南,請收好!

我們首先總結出了這份聲明的兩大特點:

(1)耿直

聲明中直接就用了裁員這個比較敏感的字眼(經過證實,滴滴內部會上確實直接說了裁員)。相比於之前一些公司“別出心裁”的“高數裁員”,年會官宣“996”,以及數不勝數的“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優化的旗號實則逃避裁員補償的方式,滴滴的聲明要直接很多。至少可以保證被裁員工能夠拿到應得的補償金。

對此,小編覺得這種方式的裁員還是比跟員工balabala一堆虛情假意的廢話,上演“你很好,是我配不上你”的戲碼要好很多。畢竟互聯網人都是機智過人,戲精學院那一套在這裡似乎並不怎麼適用。

滴滴美團帶頭裁員,一份互聯網人必備求生指南,請收好!

(2)原因清晰

當小編第一眼看到這份報告,瞬間大學考試前最後一堂課老師要劃重點時的狀態上身,從中發現了很多值得去思考的點。這些點清晰地解釋了這次裁員的方向和內容,做算法的同學用一個模型就可以根據聲明預測出周圍同事被裁掉的概率。

不知道小編畫的重點和你畫的是不是一樣呢,我們下面就來主要分析一些這些點背後蘊藏的內容:

非主業:這次裁員的重點目標是滴滴的非核心部門,這樣提醒了大家選擇部門的重要性。有人說過"選部門比選公司更重要",特別是大的公司,不同部門之間的差距非常大,如果所在部門不是很給力,甚至會遭受被“團滅”的命運。

滴滴美團帶頭裁員,一份互聯網人必備求生指南,請收好!

崗位重疊:在小編看來,在裁員中身處危險境地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非常強可替代性的員工。可能隔壁小鮮肉拿著比你少的工資但是卻可以毫不費力接手你的工作,甚至會比你做得更好。

績效不達標:互聯網公司中,績效無論是以KPI還是OKR的形式出現,都如同緊箍咒一般地存在。績效不達標甚至是中等偏下的水平都會是非常危險的信號,因為往往不達標的佔比很少,這種情況下,中等偏下也會比較危險。

綜上所述,一個處於公司非核心部門,工作內容和所需技術具有非常強可替代性,並且績效考評又不咋地的員工命運可想而知:

滴滴美團帶頭裁員,一份互聯網人必備求生指南,請收好!

說到這,可能大家都已經心涼了半截,甚至開始準備自己的散夥飯和離職信,順便去順豐小哥那裡要個箱子。但是我們不妨去看看聲明最後的那兩個數字:

全員的15%,涉及2000人:單看2000人,我們可能會覺得這次裁員很恐怖,但是考慮到這其實只是佔比滴滴總員工的15%,可能會又重新看到一絲希望。想想我們上學的時候可是日常去爭前15%甚至5%的,這次只要爭前85%似乎並不是那麼困難。看看,希望這不就來了嗎?

滴滴美團帶頭裁員,一份互聯網人必備求生指南,請收好!

那麼小編就基於剛才分析的原因,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在互聯網公司中的求生寶典。欲練此功,必先無需自宮,甚至可以通過此功,在完成求生這一脫貧目標後,繼而過上升職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小康甚至富裕生活。

(1)選擇靠譜的部門:

“靠譜的部門總是相似的,不靠譜的部門各有各的坑法”。我們有時很難去給一個部門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是幫大家排除一些不靠譜的部門還是可以的,如果一個部門具有以下特徵,那麼要小心了:

聊起你們部門做的事情,整個公司八到九成的人都一臉問號,發出諸如“我們公司什麼時候也有電商”,“我們公司還能做支付”這種驚歎的話語,並且這種狀態持續很長的時間。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你們部門人員變動頻繁,堪比大型人才市場,短時間內周圍換了一茬又一茬。郵箱裡被離職感言佔據,下班生活主要是參加各種散夥Party。試想一下,如果真的是一個靠譜部門,大家怎麼會這麼快就跑路呢?

滴滴美團帶頭裁員,一份互聯網人必備求生指南,請收好!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特徵可以作為不靠譜部門的跡象,比如人員老化嚴重,長時間沒有新項目,周圍同事閒到懷疑人生,一群人在瞎忙也不知道到底在忙啥……,總之希望大家能夠時刻對自己所在部門做出評估,畢竟換部門比換公司成本要低得多。

(2)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滴滴的聲明中,可替代性強的員工往往是最危險的,因為隨著在公司年限的積攢,工資也會增加。如果在工資增加的同時並沒有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那麼老闆有什麼理由去用你而不用性價比更高的小鮮肉們呢。關於提高不可替代性,小編有幾點自己的建議:

明確自身的優勢點並放大:如果你的優勢點在於某項技術或者算法的掌握上,並且能夠掌握地足夠深,讓別人望塵莫及,那麼就可以在這條道路上繼續鑽研下去,成為“專才”。

滴滴美團帶頭裁員,一份互聯網人必備求生指南,請收好!

然而往往成為“專才”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少之又少,這時不如成為一個“全才”,比如一個數據分析師在掌握了數據分析需要的必備技能同時,也能夠做數據挖掘相關工作,並且在數據庫、可視化甚至數據產品方面也能有所見解,那麼他的競爭力顯然就要大了很多。

學習,學習再學習:互聯網公司的一大特點就是變化快,因為本身技術的發展就是一個高速前進的過程。無論你從事的是產品、開發、數據還是運營,都需要保持不斷的學習和探索狀態。舉個栗子,一個上學時並沒有過多接觸深度學習的算法工程師,如果不保持學習的狀態,又如何與在學習就將深度學習掌握地八九不離十的新人們去競爭呢。

滴滴美團帶頭裁員,一份互聯網人必備求生指南,請收好!

其實檢驗自己可替代性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提離職,但一定要慎用,因為用不好你可能就要捲鋪蓋走人了。提離職後,看看是否會挽留你,但是用不好就正和老闆心意,直接自己把自己送走,還得不到補償金。

其實只要評估下如果你離職,手頭工作需要花多少時間去交接給別人,同時評估下交接的難度就可以知道你的可替代性了。

(3)高效合作,減少不必要的撕逼:

可能大家會好奇,為什麼要把這點單獨拿出來說,似乎這點與技術並不相關。然而因為互聯網公司其本身具有高速迭代的特點,溝通合作的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能否推動一個項目的快速進行也是衡量大家能力的重要標準。

即使你從事的技術崗,與產品,運營的溝通能力也會是除了技術能力之外另一個評判的標準,如果總是與同事撕逼。一段時間後,很多的項目就不會再繼續交給你去做了,可能剛開始你會有種重獲新生的感覺,但時間久了,你在這個公司的價值就所剩無幾了。

滴滴美團帶頭裁員,一份互聯網人必備求生指南,請收好!

然而對於撕逼,小編認為並不是完全地反對,正如標題所說減少不必要的撕逼,至於哪些撕逼是必要的,就留給讀者自己去考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