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放心消費在嘉興”品牌 提振消費信心

放心,是消費的基礎、滿意的基石、幸福的基點。去年,我市聚焦放心農貿市場創建、農村家宴放心廚房改造提升、放心消費示範區創建,將推進“放心消費在嘉興”行動列為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助推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

一年來,三大消費領域迎來了“心”的改變。在南湖區,楊柳灣“幸福裡”菜市場刷新了人們對菜場的理解,讓菜籃子拎得更優雅;在秀洲,一份美食地圖不僅串聯起了地方特色,更打通了區域食品安全共治的新路徑;在海寧,一桌農村家宴不僅讓人們分享了聚餐的溫暖,更持續釋放了“飯勺中的生產力”,讓農村家宴走上規範化、產業化發展道路……

一篇“放心”文章層層深入、豐富多彩,凸顯了市場監管部門根據不同場景創新監管思路和服務方法的治理智慧。讓消費更放心,把民生實事的“實”變成提升百姓獲得感的“好”,把民生實事的政府“叫好”變成老百姓真正喜歡的“叫座”,推進“放心消費在嘉興”行動,擦亮了這一城市品牌,讓放心滿意創造更大價值。

  管好“一頓飯”

  放心農貿市場建成區域新風景

什麼是放心農貿市場?消費環境放心、食品安全放心、管理服務放心、誠信經營放心、價格計量放心,“五個放心”是放心農貿市場標配。去年是我省第二輪放心農貿市場創建的收官之年,我市列入創建範圍的36家放心農貿市場,已按計劃全部完成創建任務。


在創建過程中,圍繞場容場貌、食品農產品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公共信息公示、信用管理等“標準動作”,我市各大農貿市場又自創動作,形成了各自不同亮點特色,不僅建成“樣板間”,還把百姓身邊的菜場變成了區域城市品質提升的新風景。

改建後的楊柳灣菜場。

南湖區楊柳灣“幸福裡”農貿市場和文昌路農貿市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造提升後,這兩個農貿市場面貌煥然一新。來這兒買菜的市民說,這兒不像菜場像超市。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兩座農貿市場在改造提升中注重凸顯主題元素,突出江南水鄉中式特色風格,與中心城市品質提升工程有機融合,把曾經的“老大難”“髒亂差”農貿市場變成了嘉興的“網紅菜場”。

在高顏值基礎上,這兩座農貿市場還建立了一顆“聰明的大腦”——市場建立了完善的智慧系統,使市場內的產品“源頭可溯、全程可控、風險可防、責任可究、公眾可查”,可實時採集物價指數和全場銷售數量,一座數字化菜場呼之欲出。

實施示範引領,城鄉標準一致,打造高品質市場。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農貿市場數量多、分佈散、規模不一的現狀,我市創建放心農貿市場按照“以城帶鎮、典型示範”的思路,逐步推進鄉村農貿市場改造提升。鄉村菜場的改造提升和城裡一個樣,做到政策不變、標準不降、設施不減。據統計,去年創建的36家放心農貿市場中,鄉村市場有20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12家鄉村農貿市場還成功創建了星級市場。


聚焦放心農貿市場長效管理,嘉興也創新了一些管理機制。在市場秩序管理方面發揮“四個平臺”優勢,聯合相關執法部門,實行農貿市場內場和外場管理同標準、同要求,擴大“放心市場”創建效應。秀洲區洪合鎮農貿市場注重發揮“紅色引擎”的作用設立“市場紅立方”,以黨員先鋒驛站、放心消費驛站、法制宣傳驛站、愛心惠民驛站、維權服務驛站和合文化驛站等“六站”為載體,讓“小菜場”融合“大民生”。有的農貿市場開設“經營戶之家”,方便經營戶吃飯、午休,十分暖心。

農村家宴。

  管住“一桌菜”

  農村家宴放心廚房引領聚餐新風尚

去年,我市提高建設要求,高標準完成農村放心家宴創建,實現提質擴面,為防範集中聚餐食品安全事件擰緊“安全閥”。

花大力氣管住農村家宴“這桌菜”,大力引導轄區村(社區)有效利用農村現有的各種場所進行改造,達到“專用固定廚房加工、設施設備基本齊全、加工過程基本規範”的要求,我市農村家宴放心廚房建設總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五化一體”嘉興模式。

所謂“五化一體”就是實施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社會化參與、制度化落實、文明化倡導的改造提升模式。按照這個模式,兩年來,全市共完成254家農村家宴放心廚房改造提升;其中去年就完成了114家。


吃得放心、價格貼心、環境舒心,讓一座座農村家宴放心廚房成為村民們日常聚餐、辦理紅白喜事的首選,引領了農村聚餐消費新風尚。據統計,去年,全市已建成的農村家宴中心共承辦家宴11036場次,設席274881桌次,受惠群眾2740082人次。

秀洲王江涇鎮古塘村家宴中心的提升可謂“軟硬兼施”,既在硬件上補了“鈣”,又在軟件上補了“心”。秀洲區在這裡試點“三團聚力五心惠民”家宴中心新模式,打造農村家宴放心廚房升級版。“五心”指的是圍繞家宴環境安心、食品安全放心、文明新風舒心、志願服務連心、公益活動暖心設立5大標準、15條細則,涵蓋保障、增惠、減負、服務、愛心等方面。“三團”指的是家宴安全管理團、文明新風評議團、黨員連心服務團,成功搭建社會參與平臺,形成社會共治新局面。

運用數字化技術對農村家宴放心廚房進行改造提升,體現了數字化治理新理念。去年,我市按照“陽光廚房”標準,在農村家宴放心廚房操作區域安裝攝像頭或玻璃透明隔離,接受公眾監督,全市共完成195家農村家宴中心放心廚房的“陽光廚房”建設。此外,平湖、海寧、南湖分別有32家、62家、16家農村家宴放心廚房視頻“陽光廚房”接入了浙江省餐飲食品安全智慧監管信息化數據總倉,建成家宴中心“網上陽光廚房”。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充分發揮保險的風險控制和社會管理功能,我市已將家宴中心納入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賠付範圍,農村食品安全立體化保障機制初步建成。

加強和創新監管。

  護航“逛趟街”

  從浙江首創走向“滿意消費長三角”

如果說,創建放心農貿市場和改造提升農村家宴放心廚房分別從管好“一頓飯”“一桌菜”角度出發守護日常消費的“最大公約數”,那麼創建放心消費示範區則是突破劃定監管對象的思維,將監管視角由點擴面,融入城市治理。去年,我市自加壓力主動創建10個放心消費示範區,比目標要求多了3個。10個示範區培育單位均通過放心消費示範區考核驗收。

創建放心消費示範區的主體是街區、商業綜合體進而拓展到商圈。簡單來說,就是以特定區域範圍內作為監管服務重點,通過商戶主動承諾、監管力量加碼,為人們逛街消費創造更放心的環境,並形成示範效應。

秀洲新塍鎮是小吃名鎮。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將放心消費單位與鎮域旅遊資源、美食資源相結合,把放心消費單位納入新塍鎮手繪“美食地圖”,引導消費者優先選購。而城區的秀清路放心消費示範街區,這裡的經營戶全域亮星制、全域“明廚亮灶”,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將放心消費創建從示範樣板區向全域全體系延伸,秀洲區升級“4+”模式:就是以美食地圖+GPS定位明確放心消費點位;以商家承諾+無理由免單加強商家自律;以統一標準+logo標識營造放心氛圍;以自治聯盟+共治聯動加強放心消費保障,共同形成放心消費治理體系。

數據最能說明放心示範區的標杆意義。據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大示範區內,放心消費示範店覆蓋率達80.2%,海寧紅星美凱龍、嘉善銀泰更是達到了100%。創建放心消費示範區的一條“硬槓槓”包括“承諾無理由退貨的商家必須達到60%以上”。在嘉興的示範區,這個數據已經達到82.28%。月河街區、嘉善銀泰、平湖吾悅、海鹽北岸服務區、海寧紅星美凱龍、桐鄉雅道街區、桐鄉森利園等均實現先行賠付制度創建單位全覆蓋。

創建引發的正面效應是多層次的。首先,各示範區內的各類消費投訴量明顯減少。平湖吾悅、海鹽北岸服務區、桐鄉森利園更是實現“零投訴”。各示範區內,投訴調解成功率達到100%,實現消費糾紛不出示範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光顧放心消費示範區商戶。去年,經開泰富城示範區消費人次增長78%,桐鄉雅道示範區增長15%,嘉善銀泰示範區營業額增長119.74%。全市十大放心消費示範區營商環境的改善也提升了商家的入駐願望,示範區的積極帶動作用正在日益顯現。


回望2016年,嘉興打造的放心消費烏鎮景區成為全省首個放心消費示範區,也由此拉開了全省放心消費創建工作的序幕。通過推進“放心消費在嘉興”行動,我市形成“全市聯動、全域推進、全程督導、全民惠享”的放心消費體系,更好地滿足了百姓需求,促進了經濟有效增長。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嘉興作為放心消費示範區創建的策源地、“滿意消費長三角”行動橋頭堡,正在積極輸出“嘉興模式”,創造“嘉興樣本”,以更主動、積極的姿態參與經濟協同發展、區域合作共治、政府協同治理,讓“放心消費在嘉興”融入“滿意消費長三角”的時代大潮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