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永遠的痛——是雞肋?是雞湯?還是毒雞湯?

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有很多人用雞肋來形容成人學歷——好像有用,但其實又沒什麼用。


每當我們討論學歷和文憑的時候,總會有人跳出來闡述他們的觀點。


“成人學歷有什麼用,企業根本不認,招聘的時候提前說明需要全日制學歷。”


這句話沒說錯,也確實描述了現在職場上正在發生的事實。


但老張今天不想只談成人學歷,我們把話題放大一點,從教育和學歷談起。


成人教育永遠的痛——是雞肋?是雞湯?還是毒雞湯?

01


如果現在你在網上發佈一個問題、一個帖子,詢問“專科學歷有沒有用,是不是雞肋?”


那估計很多人都會告訴你,專科學歷確實很雞肋。


比人家本科低一個檔次,處處受限處處受歧視,你考個專科還真當自己上過大學了?


我們再進一步,詢問“二本學歷有沒有用,是不是雞肋?”


於是又會有人說:二本也能叫本科嗎?那跟考大專有什麼區別?你接受到什麼高等教育了?……


以此類推,在往上還有雙非一本,還有211、985,還有9C高校,還有常春藤……


成人教育永遠的痛——是雞肋?是雞湯?還是毒雞湯?

學歷這東西確實分級,任何一個人站在更高層次往下看,都是降維打擊。


很多人藉此尋找到一絲不知是自信還是優越感的東西——凡是比我的現狀還低的,都是沒有意義的——人性如此。


從統計學角度來說,我認可“學歷更高意味著收入更高、社會地位更高”這一觀點。


但如果具體到個體案例身上,那就完全不能這麼講了。


人與社會,畢竟不是完全由邏輯和數據嚴絲合縫地建立起來的。


所以老張覺得,如果你真心覺得什麼東西是雞肋,那說明你吃過很多雞腿。


如果你平時只能吃草,那雞肋其實吃起來也挺香的。


而最可怕的一種情況是什麼呢?


是那些天天吃雞腿的人告訴食草者:“XX是雞肋,你們千萬不要去吃啊”——而食草者們還真信了。


02


關於成人學歷能用來做什麼,其實老張之前已經講過太多次了。


考公務員、落戶、考資格證、同學力考研……其實也包括求職就業。


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你是招聘者,面前兩份簡歷,一份高中文憑,一份成人本科,你會更傾向於哪一種?


回答“更傾向於成人本科”的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自己其實也是一名學歷歧視者?


成人教育永遠的痛——是雞肋?是雞湯?還是毒雞湯?

大家其實都是默認更高的學歷更好,產生所謂的分歧,只不過是因為各自學歷不同,更願意為自己辯護而已。


既然你認同學歷歧視觀點,而自己的學歷又並不高,那麼為什麼不去繼續提升學歷呢?


這是老張認為的第二種可怕情況:


食草者被其他食草者蠱惑:“你還真以為你吃了雞肋就變成食肉的了?安安心心跟我們一起吃草吧!”


03


最後我們再說回到成人學歷的問題上來。


老張挺反感最近幾年流行的“毒雞湯”,充滿了消極情緒和保守主義。


最開始這樣的論調只是對自我現狀不滿而產生的調侃,


亦或是對無用雞湯理論的一種輿論反噬。


成人教育永遠的痛——是雞肋?是雞湯?還是毒雞湯?

但歸根結底,雞湯和毒雞湯,都不能指導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老張,詢問關於該不該去考成人學歷的問題。


他們很關心這張文憑管不管用,很關心考上了以後能幹嘛。


老張想說這根本就不是問題,真正應該關心的是自己的現狀。


比如有一位小自考專科的朋友,計算機專業,跟同屆生同齡,目前脫產讀書,問我該不該專升本。


我自然建議他能提升學歷就去提升,而且可以在專升本前出去找工作試一試,很快就知道自己該學什麼了。


而也有一位朋友,人到中年,在南方做電子行業,月入頗高,崗位也穩定,只是覺得自己學歷出身不高,有危機感。


對於他,老張則直接建議:不需要考,因為你的含金量在於自己的技術、經驗和人脈,文憑對你已經沒什麼價值了。



以上就是老張自己對於成人學歷的一點看法,也算是自己多年來的一些理解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同意的或者不同意的,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出你們的看法。

我是老張,一個在提升學歷的道路上,久病成醫的男人。

如今終於找到了還不錯的工作,走上正軌。

相關的問題疑惑,請評論或私信,每一條我都會回。

如果你是成教考生,點贊並關注,老張會把積累的真題和題庫分享給你。

願這個世界少一點歧視,多一些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