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之月 萬物生長

孟夏之月 萬物生長

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

孟夏之月 萬物生長

《立夏》 圖/周泉

立夏 四時之美

昨日立夏。

立夏在中國傳統是“四立”節氣之一,代表著一年中最炎熱夏天的到來。高溫的季節,炎炎的烈日,漫長的白天,令人很容易與光明、火焰這類的形象聯繫起來。早在東漢時期,官方就參照《禮記·月令》,制定了“五郊迎氣”祭祀禮儀。《月令》雲:“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也就是說,古人認為的“夏神”是祝融。立夏節氣,與祝融祭祀、祝融崇拜有著挺密切的關係。那麼在今天,與之有關的遺風還能在廣東找到嗎?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松竹、鍾葵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統籌、策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梁意聆

立夏在周代已確定

什麼叫“立夏”?《禮記·月令》說:“立者,建始也。”即“立”字意為建立、開始。“夏”字在古代有多義,既是華夏民族最古老的部落姓氏之一,夏代的國號,又代表“中國之人”,同時又指夏季,並與“假”字相通。《釋名》說:“夏者,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故立夏有兩重含義:一是時令上的概念,表示從此進入夏季;二是表示萬物至此時生長繁茂。《遵生八箋》說:“孟夏之月,天地始交,萬物並秀。”

對於現代人來說,立夏只是一個季節轉換的時間點,對生活和工作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對於古人來說,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八節”(四立和二分二至)之一,它象徵著萬物從“春生”進入“夏長”,五行之氣從“東方木”轉為“南方火”,對農業、教化、祭祀等都有重大影響。

最早記載“七十二候”的《逸周書·時訓解》說:“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都是立夏15日內正常的物候現象,如無這些現象,就有可能出現地面積水漫溢等災害,影響農業生產。

《呂氏春秋·孟夏紀》則從順應時令的角度對農業生產等提出五個要求:

1.“是月也,繼高增長,無有壞隳。無起土功,無發大眾,無伐大樹。”在孟夏萬物生長之時,不要有毀壞的舉動,不要大興土木,不要徵集百姓,不要砍伐大樹。

2.“是月也,……命野虞,出行田原,勞農勸民,無或失時;命司徒,循行縣鄙,命農勉作,無伏于都。”天子命令主管山林的官員野虞及九卿之一的司徒,到田原及各地巡視,勉勵百姓勤力農耕,勿失農時,不要宅在家裡不幹活。

3.“是月也,驅獸無害五穀,無大田獵,農乃升麥。”要驅趕野獸,不讓它們傷及五穀,不要大規模打獵,這樣農民才能獻上新麥。

4.“是月也,聚蓄百藥。糜草死,麥秋至。……蠶事既畢,后妃獻繭。”這裡特別提到要收集各種草藥,因為此時正值糜草枯萎、麥子成熟之時。“麥秋至”不是指麥子秋天才成熟,五穀以生為春,以成為秋,孟夏冬小麥已開始成熟,故云“麥秋至”。同時蠶事已畢,后妃獻上蠶繭,以示男耕女織的分工。

5.“是月也,天子飲酎,用禮樂。”孟夏屬火,火為禮之象徵,故天子飲春天釀的醇酒,觀賞禮樂,以教化天下崇尚禮樂。

為祈求夏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立夏這天,朝廷要舉行隆重的“迎夏”儀式。《禮記·月令》記載:“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齋。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

在舉行“迎夏”儀式之前,天子要齋戒三日,舉行儀式當日,天子親自主持,所有達官貴人都要參加,可見古人對立夏的重視。

這場“迎夏”儀式,實際上是一場祭祀儀式。在古代,王者所祭,必然是有功德於民之人。因夏季“盛德在火”,故立夏祭祀的對象,是傳說中的“火帝”和“火神”。

《禮記·月令》說:“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炎帝即神農氏,史稱神農氏以“火德王天下”,故稱炎帝。祝融為帝嚳時的“火正”重黎,因重黎掌火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又命其名為祝融,後世遂奉為“火神”。

從周代至清末,立夏當日的“迎夏”活動多以“歌舞告祭”的形式舉行。活動當日,所有車馬服飾的主色調皆為紅色,以順應夏季的代表色——赤色。

天子及群臣向炎帝、祝融致祭後,便開始載歌載舞。據史料記載,歌唱者是70名童男童女,歌名為《朱明》;舞蹈者64人,男女各32人,舞蹈名為《雲翹》。

“朱明”既代表夏天,又象徵“火神”。漢代的《朱明》歌,據說是司馬相如、鄒子樂等人作詞,李延年作曲。其歌詞雲:“朱明盛長,敷與萬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詘。敷華就實,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迪嘗。廣大建祀,肅雍不忘。神若宥之,傳世無疆。”

這首歌,歌頌了大自然和“朱明”的偉大,也寄託著人們對豐收和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知多D

“祝融”和“南海神”很有可能是同一個人

記者向廣州多位民俗專家和地方文史研究者求教獲知,仍在民間留存的“迎夏”風俗似乎未有所聞。但當我們把眼光轉向祝融,情況就不一樣了。在廣東,有關這位傳說中的上古大神的祭典等傳統文化活動仍挺活躍,但有些風貌兜兜轉轉,變了樣貌,讓人難覓其出處,也想不起其來由了。

唐玄宗冊封四海神為王

坐落在黃埔區廟頭村、我國古代東南西北四大海神廟中唯一留存下來的建築遺存——南海神廟,隨著近年一年一度的“波羅誕”的復興及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的熱鬧開展,目前已經是著名的文化新地標。在民間,南海神作為護佑人們海上航行吉祥平安、商貿興旺發達的神祇,受到人們的尊崇。

乍一看,南海神是毫無疑問的水神。他與被尊稱為“天后”的媽祖大神,一起守衛著在南海往來的水手、漁人、商賈、旅者。廣州南海神廟始建於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餘年。但中國的海神崇拜還要更早,目前已知明確記載四海有祠廟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77年的秦德公遷雍之後,一統天下的秦始皇曾在會稽山上望祭南海,之後歷代也都有祭祀四海神的活動。

唐朝武德貞觀年間,朝廷定下每年祭祀五嶽、四瀆、四海的制度。唐玄宗時期,曾五次派高官重臣祭祀南海神,其中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遣太常少卿張九齡祭南嶽與南海,開創了皇帝派重臣南來代御祭南海神之先河。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唐玄宗冊封四海神為王,其中南海神為“廣利王”。

有學者認為“祝融”即南海神

那麼,“南海神”和“祝融”究竟有什麼關係呢?按照一些古籍中的說法,和一些學者們的研究,“祝融”就是南海神。

如著名學者葉春生就指出,原為民間信仰中火神的祝融,傳說是帝嚳(黃帝曾孫高辛氏)的火官,死後尊為火神。《山海經·海外南經》載:“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解釋說:“祝,大也;融,明也。南海為太陽之地,其神沐日浴月以開炎天,故曰祝融也。”這些記載中,祝融以典型的火神身份出現,但乘龍、沐日浴月等文字,也暗示著他與水的關係。

對此,屈大均解釋稱:“司火而兼司水,蓋天地之道。火之本在水,水足於中,而後火生於外。火非水無以為命,水非火無以為性。水與火分而不分,故祝融兼為水火之帝也。”這個解釋,出自《廣東新語》卷六“南海之帝”條,葉春生認為,“這是對祝融何以為水神的最早之解釋”。他在書中的“海神”條還記載,有人在南海行舟,遇到颶風霧雨,眼看就要葬身大海,惶恐中向祝融祈求平安,“其聲未乾,忽已天日晴朗,飄行萬里,如過衽席”。這說明民間還是很信仰祝融的司水神力的。漸漸地,“火神祝融就這樣由南方之帝君,變而為南海之神,再推廣為司轄嶺南各地江河湖海的水神, 並與洪聖大王的傳說相附會,化為本地水神。”

“真武大帝”也與南海有關

與南海有關的神,傳說還有一位,即“真武大帝”。“真武”也就是“玄武”,改稱“真”是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胤之諱(趙匡胤字元朗,“元”“玄”相通)。玄武是掌管北方的神,跟南海有什麼關係呢?對之屈大均也有解釋:“蓋天官書所稱,北宮黑帝,其精玄武者也,或即漢高之所始祠者也。粵人祀赤帝,並祀黑帝,蓋以黑帝位居北極而司命南溟。南溟之水生於北極,北極為源而南溟為委。祀赤帝者以其冶水之委,祀黑帝者以其司水之源也。”在他看來,“南溟”“北極”之水本是連通一體的,那麼位居北極的玄武大帝職司南海,也就不奇怪了。閩粵沿海民間所說的“真武大帝”“玄天上帝”“上帝公”,通常都指這位大神。

如今,南海神的祭典也不是立夏了。被稱為“波羅誕”的祭典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立誕,為農曆二月十三,為期三天,從十一日開始,十三日為正誕。每逢誕會,四方鄉民蜂擁而至,珠娘花艇雲集其間。近年,波羅誕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加入了許多現代元素,成為城中老少熱衷參與的文化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