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下,糧田種糧收入不高但穩定,多數種樹沒銷路效益不好

在市場經濟下,糧田種糧收入不高但穩定,多數種樹沒銷路效益不好

現在的農村,很多地方的糧田種上樹,有的是果樹,有的是綠化樹。

種糧和種樹哪種收益高,眾關於糧田種樹的收益,總的來說,還是種糧收益好。

我們這裡是山區農村,每年只種一次水稻,有的糧田秋收後種點蔬菜,可解決農戶吃菜問題。從種糧收益上看,農民種植1畝水稻,需要種子100元,耕地200元,化肥100元,收割運輸220元,管護等80元,成本支出700元,每畝可收穫稻穀1200斤,每斤按1.2元算,每畝收益1400元,扣除成本可得740元,如果加上冬季種植的蔬菜收益,每畝在1000元左右。

在市場經濟下,糧田種糧收入不高但穩定,多數種樹沒銷路效益不好

糧田種糧食


一般每戶的糧田在3畝左右,一年下來也就3000元,確實不高,可“有糧心不慌”,解決了農民吃飯大事。種植糧食是傳統農業,農民有著豐富的種植技術經驗,除了個別年份受災害外,都能有穩定收益。

可用糧田種植樹就不一樣,看似有很高的收益,但結果是很多農民並沒有賺到錢。賺不錢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具體得看實際情況。

在市場經濟下,糧田種糧收入不高但穩定,多數種樹沒銷路效益不好

老人慢慢耕種不了,只能種樹


就拿種植果樹而言,不管是種植何種品種的果樹,種植前的預想收入是很可觀的,但由於管理、種植技術、銷售等因素,結果很多農民賺不到錢。在農村種植果樹賺錢的農民是少數,因為種植果樹需要技術、很多農民不懂或懂得少,影響果樹收成,加上很多農民沒有銷售人脈,也不怎麼懂銷售,造成豐收而滯銷,賣不出去,其收益還沒種植糧食好。

還有一種情況是種植綠化樹,在公路旁邊看到很多用糧田種植的綠化苗,前年看,綠化苗在,去年看也在,今年看,還在。其實種植綠化苗對於農民來說,真不是一件好事。農民種植綠化苗找不到銷路是常事,因為綠化樹多數是工程用的多,一般能銷出去的都是有關係的。沒有關係能賣掉,價格一定不好。種植綠化樹多年,到賣時算下來還沒種植糧食收益多。

在市場經濟下,糧田種糧收入不高但穩定,多數種樹沒銷路效益不好

糧田種植的樹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農民種植樹呢,兩個大原因造成。

一是跟風,在農村有個習慣,喜歡跟風種植,看見別的農民種植,自己就跟著種植。種植收益與投入、技術、風險成正比,收益高的往往需要很高技術。但現實情況是,在家種地的農民多數是老人,接受技術能力弱,跟不上管理,種植果樹最終造成失敗。種植綠化苗,沒關係沒銷路也跟著種,別人能賣掉自己的賣不掉。

二是人老體力弱,種植樹苗不讓糧田撂荒。很多年邁老人耕種不了糧田,外出務工農民多,糧田租不出去,只好把糧田種上樹,不讓其撂荒,有沒有收益不當一回事。

我國14億人口大國,糧食需要量大,要保障這麼多人吃飯,還是用糧田種糧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