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呼吸機緊缺,這個國家再次成為焦點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確診人數不斷增長。根據世衛組織(WHO)的說法,每6個新冠肺炎患者中會有一個發展為重症,導致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典型症狀之一,唯有用呼吸機輔助或替代呼吸才能保證患者血氧含量,避免呼吸系統和重要器官衰竭。但是,普通醫院只有在重症監護病房才會配備呼吸機,這使得原本為數不多的呼吸機在疫情期間變得非常緊缺,特別是有創呼吸機。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各類醫療防疫物資都出現供應吃緊的狀況,“續命神器”呼吸機全球搶購。多一臺呼吸機,就能多救一條人命。

【全球呼吸機緊缺】

呼吸機缺口到底有多大?

全球呼吸機緊缺,這個國家再次成為焦點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呼吸機成為了全球醫療物資中最重要的醫療設備,在疫情期,呼吸機被稱為“救命機”!呼吸機作為一項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氣功能的有效裝置,是治療新冠肺炎等疾病重症患者的關鍵醫療設備。在全球疫情大範圍蔓延的情況下,醫用呼吸機的需求最為迫切,缺口最大。

在美國,以疫情最嚴重的紐約為例,3月19日,州長科莫就喊話稱,紐約總共需要3萬臺呼吸機,缺口2萬多臺。一週後,紐約收到了國家戰略資源儲備中緊急調配的4000臺呼吸機。還是不夠。其他州則“貧富不均”:加州收到了調撥的4000臺,路易斯安那州的申請則至今無迴音。這是因為,美國國家戰略儲備中只有12700臺呼吸機,即將用盡。根據美國重症醫學會公佈的數據,全美醫院共有約16萬臺呼吸機。數字看起來並不小,但截至4月3日,美國確診病例已超23萬。美國醫院協會的預測模型顯示,最糟糕的情況下,美國可能會有約96萬人需要使用呼吸機。


全球呼吸機緊缺,這個國家再次成為焦點

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7日報道,印度一家最大的私立連鎖醫院負責人警告稱,如果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迅速增加,印度將面臨呼吸機和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當天,日本媒體也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增加,日本大阪、神奈川、福岡、宮城等9個府縣都出現呼吸機供應不足的情況。4月3日,CNN報道稱,在美國疫情重災區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表示,若按照當前消耗速度,當地重症患者亟需的呼吸機庫存估計6天內就會用光。

而在歐洲——意大利,確診病例已超11萬,但全國呼吸機數量僅為 4800 臺左右,只能滿足不足四分之一的需求;西班牙,同樣超11萬確診。西班牙重症監護協會調查全國250個ICU病房中的149個發現,這近60%的ICU加起來,只有2487臺呼吸機;英國,據NHS(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統計,目前儲備了8175臺呼吸機,但總需求為3萬臺;德國相對較好,政府3月中旬便向該國最大的呼吸機制造商追加了1萬臺呼吸機訂單,但交貨日期將持續全年。根據東興證券研報,美國與德、英、法、意合計呼吸機需求缺口接近100萬臺。

全球呼吸機緊缺,這個國家再次成為焦點

對於大多數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大概率用不到呼吸機。但對於重症患者來說,有沒有呼吸機,很大程度上幾乎決定了生死。世界衛生組織分析,有近13%的新冠肺炎患者會轉為重症;重症患者會出現無法自主呼吸的現象,此時使用呼吸機輔助或替代呼吸,是唯一的解決方法。否則,患者會因體內氧含量太低,器官衰竭而死亡。

【呼吸機生產困難重重】

面對急劇增長的患者以及醫療設備巨大的缺口,目前,全世界的呼吸機制造商都在滿負荷運轉。

全球呼吸機緊缺,這個國家再次成為焦點

一般來說,醫用呼吸機可分為無創機械通氣(NIV,即無創呼吸機)和有創機械通氣(IMV,即有創呼吸機)兩大類,無創呼吸機主要用於較清醒、有自主呼吸的患者,而有創呼吸機通常適用於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機在急救、術後恢復、重症監護等臨床一線工作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據美國呼吸病學會統計,由於呼吸機的普遍使用,使臨床搶救的成功率大約提高了55%。而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時,只有靠呼吸機輔助或替代呼吸,才能極大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但是,不同於口罩、消毒液等常見的醫療用品,呼吸機作為一種價格昂貴、知識產權密集的醫療設備,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重症監護室裝備,因此產量和產能一直都很有限。

全球呼吸機緊缺,這個國家再次成為焦點

在此時,多少臺呼吸機都不夠。德國政府已與本國企業Draegerwerk達成了1萬臺呼吸機的購買協議;意大利政府要求本國唯一一家呼吸機制造商Siare Engineering將產量從每月125臺增加到500臺。在政府號召之下,包括邁凱倫在內的英國車企紛紛響應,表示願意轉產包括呼吸機在內的醫療設備。

法拉利、菲亞特克萊斯勒也與Siare Engineering商談,準備為呼吸機生產零件。而特朗普也“批准”福特、通用和特斯拉生產呼吸機。馬斯克上週在推特上說,特斯拉和SpaceX都可以生產呼吸設備,雖然“不能做到立即生產”,但生產這些設備“並不難”。


全球呼吸機緊缺,這個國家再次成為焦點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任何國家的呼吸機制造公司,都要去找配件,而這些配件供應商常常又是同一批人。”美國經濟週期研究所首席執行官馬庫斯·夏巴克擔心,“就要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了。”除非,有企業能單獨撐起呼吸機的整條供應鏈。

不僅如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公開呼籲外商提供零部件,因為醫療用品生產商面臨“不可能的任務”。行業官員警告說,在目前情況下,中國的呼吸機供應商只能滿足全球五分之一的需求。3月19日以來,在保障國內需求的同時,我國已緊急向國外提供有創呼吸機1700多臺,達到了今年以來提供國內總量的一半。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表示,每天還有大量的國際意向訂單在洽談。

全球呼吸機緊缺,這個國家再次成為焦點

中國已要求瑞士為呼吸機提供更多部件,因為國內生產商面臨著擴大供應以滿足全球需求的“不可能”任務。中國生產商正經歷著零部件短缺,並因全球不同質量標準而遭遇繁瑣的手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週三在與瑞士外長伊格納齊奧·卡西斯通電話時,要求瑞士“大幅增加供應”。“瑞士是呼吸機重要部件的供應商。我們希望瑞士能大幅增加供應,幫助企業增產,緩解各國的緊迫感。”

【瑞士呼吸機一流製造】

中國為什麼向瑞士求助,瑞士呼吸機制造到底強在哪裡。


全球呼吸機緊缺,這個國家再次成為焦點

一提到瑞士製造,大眾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瑞士手錶、瑞士軍刀,在其他精密製造業,比如呼吸機等醫療設備行業 ,瑞士同樣是一流!瑞士的國土面積只有4.1萬平方公里,人口僅有800多萬,可以說缺原料又缺能源。而經濟體量卻是大象級別,誕生了14家世界500強企業,並且常年“霸榜”,涉及金融、醫藥、零售、工業製造等行業。雖然資源稀缺,但智慧與執著並有的瑞士人卻把弱點變成了優點,開闢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把不多的鋼鐵材料鍛造成世界上頂級精密的機械製品。

不要以為瑞士人只會製造鐘錶、軍刀這些小玩意兒,各國工業界人士都知道,瑞士製造從高精密的機械手錶,到粗大笨重的水泥,從工廠裡的機床,到餐桌上的食品……瑞士製造涉及的領域不多,跨度卻很大。更重要的是,但凡涉足的領域,瑞士都具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比如擁有全球最大的貿易商嘉能可,全球最大的食品製造商雀巢,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生產商ABB,全球最大水泥製造商拉法基豪瑞,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德科集團。

全球呼吸機緊缺,這個國家再次成為焦點

呼吸機市場大部分製造商都集中在歐盟地區,其中瑞士再一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瑞士Hamilton Medical一家,在全球呼吸機市場佔率便達到四分之一,其他主要的呼吸機制造商包括美國ResMed、瑞典Getinge、德國Draegerwerk和中國邁瑞。

作為全球最大的呼吸機制造商之一,瑞士Hamilton目前已經將自己15000臺的年產量提高了30%到40%,現在每天可以生產大約80臺呼吸機。

為此,該公司1400名員工每週七天在崗,還從其他公司借調了許多員工,目前已向意大利提供了大約400臺呼吸機。

全球呼吸機緊缺,這個國家再次成為焦點

Hamilton醫療公司是一傢俬營公司,成立於1983年,總部設在瑞士,致力於將瑞士製造系統的質量與龐大的全球資源和專注組織的可靠性相結合。致力於智能通風的Hamilton醫療公司誕生於改善通風病人和護理他們的人的生活的熱情。Hamilton從1983年開始使用新一代智能微處理器控制的重症監護呼吸機,它具有革命性的新模式和診斷工具。今天,Hamilton用世界上最好的icu通風技術和完全致力於智能換氣來保持這一傳統。

【總結】

全球疫情暴發後,生產呼吸機元器件的供應商,也面臨全球需求的井噴。這對上游供應商的生產能力、供應鏈和生產週期都帶來挑戰。疫情的全球化正在迫使政府、企業和社會加強長期應對經濟孤立的能力,各國紛紛從考慮經濟效益轉向國家安全,努力尋求對自己命運的控制權。疫情終會過去,問題和挑戰總會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