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解貴峰:救助站裡的“大管家” 暖心服務戰疫情

  在抗“疫”的阻擊戰中,蚌埠市救助管理站的共產黨員解貴峰,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他以軍人的本色奮戰一線,在平凡的救助崗位上,堅守崗位,爭當“多面手”,守住了流浪乞討人員避風港灣這一片淨土。

  滯留人員的守護員

  天河安置點是救助滯留人員集中居住的場所,作為安置點的負責人及“小解服務隊”隊長,解貴峰制定了相關預案和疫情防控期間作息安排表,部署“五道防線”,嚴把入站關、隔離關、體測關、預防關、消毒關,切實織密“疫情防控網”。他深知,保持滯留人員的身體狀態平穩,疾病不復發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安置點內的40名滯留人員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和精神類疾病,解貴峰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分為三個護理等級,有區別、有重點的照料,他帶領“小解服務隊”一起守護著這些需要幫助的滯留人員,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蚌埠解貴峰:救助站裡的“大管家” 暖心服務戰疫情

  為了保障封閉期間安置點內正常的生活,解貴峰更是使出了他的“十八般武藝”,拿出他在部隊時學到的技能,既當炊事員又當理髮員,帶著服務隊隊員為滯留人員蒸饅頭、包餃子、理髮。為了鍛鍊救助人員的體能,只要天氣條件允許,他就帶領大家在院內開展跑步、拔河、跳繩、踢毽子、做遊戲等健身活動。疫情防控以來,在他的帶領下,安置點內的生活井然有序,沒有出現一例安全問題。

  工作崗位上的保障員

  疫情防控期間,大多店面都關閉,採購物資變得尤為困難。作為後勤科長的解貴峰,每天都在為保障工作人員的工作而奔波,尤其是防控期間的兩次降雪更是加大了物資採購的難度,他不顧雨雪交加,奔走於各個超市,為大家採購生活和防護用品。正是通過他的不懈努力,分批購置了醫用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等醫療物資,為站防控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資保障,並按規定儲備好受助人員及員工生活必備物資,確保了救助工作有序運轉。

蚌埠解貴峰:救助站裡的“大管家” 暖心服務戰疫情

  當班值守的守門員

  作為帶班班長,解貴峰值班期間,更是守土盡責,每次當班都是提前做好交接班工作,瞭解受助人員情況。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期間救助工作流程實施救助,凡進站必須測量體溫、佩戴口罩,未經身體檢視一律不許入站。同時,他還積極向受助人員宣傳防護知識和講解國家當前防疫期間的救助政策。

  值班時堅持巡查是解貴峰的一個習慣,一次解貴峰在正常巡查時,發現一位流浪乞討人員精神不濟,蜷縮在床上,他便及時上前詢問,該名救助人員講自己可能感冒了,不僅嗓子痛還感覺胸悶、心慌,解貴峰立即向站領導報告,並及時與醫院進行聯繫。在醫院,解貴峰忙前忙後,陪著做了CT、心電圖、抽血等檢查,整個診斷過程就像家人一樣,一直攙扶和安慰著受助人員,檢查結果顯示受助人員只是病毒性感冒時,他常吁了一口氣,疲憊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勇挑重擔的戰鬥員

  工作中,解貴峰積極主動,任勞任怨,“我來辦”是他工作中常說的一句話。因為疫情暫停流浪乞討人員護送,站內滯留人員日益增多,住宿區難以滿足單人單間隔離的需求,急需改造更多的隔離室。可是到哪裡去買建材?誰來施工呢?解貴峰知道情況後主動請纓,“不能因為眼前的困難阻礙了疫情防控,請大家放心,我一定設法完成!”解貴峰堅定的說。接下來的幾天內他跑遍了光彩大市場、大慶建材市場、通城國貿,一遍遍撥打電話,耐心地溝通,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隔離室改造的建材最終買到了,可是施工隊怎麼辦?“我們自己幹!”解貴峰樂觀的說。他又從建材“採購員”變成了隔離室的“設計員”和“建築員”,48小時之後,2間標準的隔離室改造完成!

蚌埠解貴峰:救助站裡的“大管家” 暖心服務戰疫情

  面對工作,他勇於承擔;面對困難,他積極克服。在同事們的心中似乎沒有他完成不了的任務。為了向救助人員宣傳疫情防護知識及救助政策,解貴峰多次與新華書店溝通,希望可以購買疫情防控宣傳畫冊,在他的努力下,求助接待室和臨時安置點通過張貼疫情防控宣傳畫冊的方式通俗易懂的向求助人員宣傳了疫情防護知識及救助政策。

  作為一名轉業軍人、一名共產黨員,解貴峰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體現了一名軍人轉業不轉志、退役不褪色的實幹品格。(朱永鑫 記者 李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