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解贵峰:救助站里的“大管家” 暖心服务战疫情

  在抗“疫”的阻击战中,蚌埠市救助管理站的共产党员解贵峰,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以军人的本色奋战一线,在平凡的救助岗位上,坚守岗位,争当“多面手”,守住了流浪乞讨人员避风港湾这一片净土。

  滞留人员的守护员

  天河安置点是救助滞留人员集中居住的场所,作为安置点的负责人及“小解服务队”队长,解贵峰制定了相关预案和疫情防控期间作息安排表,部署“五道防线”,严把入站关、隔离关、体测关、预防关、消毒关,切实织密“疫情防控网”。他深知,保持滞留人员的身体状态平稳,疾病不复发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安置点内的40名滞留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和精神类疾病,解贵峰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分为三个护理等级,有区别、有重点的照料,他带领“小解服务队”一起守护着这些需要帮助的滞留人员,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蚌埠解贵峰:救助站里的“大管家” 暖心服务战疫情

  为了保障封闭期间安置点内正常的生活,解贵峰更是使出了他的“十八般武艺”,拿出他在部队时学到的技能,既当炊事员又当理发员,带着服务队队员为滞留人员蒸馒头、包饺子、理发。为了锻炼救助人员的体能,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他就带领大家在院内开展跑步、拔河、跳绳、踢毽子、做游戏等健身活动。疫情防控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安置点内的生活井然有序,没有出现一例安全问题。

  工作岗位上的保障员

  疫情防控期间,大多店面都关闭,采购物资变得尤为困难。作为后勤科长的解贵峰,每天都在为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而奔波,尤其是防控期间的两次降雪更是加大了物资采购的难度,他不顾雨雪交加,奔走于各个超市,为大家采购生活和防护用品。正是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分批购置了医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等医疗物资,为站防控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并按规定储备好受助人员及员工生活必备物资,确保了救助工作有序运转。

蚌埠解贵峰:救助站里的“大管家” 暖心服务战疫情

  当班值守的守门员

  作为带班班长,解贵峰值班期间,更是守土尽责,每次当班都是提前做好交接班工作,了解受助人员情况。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期间救助工作流程实施救助,凡进站必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未经身体检视一律不许入站。同时,他还积极向受助人员宣传防护知识和讲解国家当前防疫期间的救助政策。

  值班时坚持巡查是解贵峰的一个习惯,一次解贵峰在正常巡查时,发现一位流浪乞讨人员精神不济,蜷缩在床上,他便及时上前询问,该名救助人员讲自己可能感冒了,不仅嗓子痛还感觉胸闷、心慌,解贵峰立即向站领导报告,并及时与医院进行联系。在医院,解贵峰忙前忙后,陪着做了CT、心电图、抽血等检查,整个诊断过程就像家人一样,一直搀扶和安慰着受助人员,检查结果显示受助人员只是病毒性感冒时,他常吁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勇挑重担的战斗员

  工作中,解贵峰积极主动,任劳任怨,“我来办”是他工作中常说的一句话。因为疫情暂停流浪乞讨人员护送,站内滞留人员日益增多,住宿区难以满足单人单间隔离的需求,急需改造更多的隔离室。可是到哪里去买建材?谁来施工呢?解贵峰知道情况后主动请缨,“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阻碍了疫情防控,请大家放心,我一定设法完成!”解贵峰坚定的说。接下来的几天内他跑遍了光彩大市场、大庆建材市场、通城国贸,一遍遍拨打电话,耐心地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隔离室改造的建材最终买到了,可是施工队怎么办?“我们自己干!”解贵峰乐观的说。他又从建材“采购员”变成了隔离室的“设计员”和“建筑员”,48小时之后,2间标准的隔离室改造完成!

蚌埠解贵峰:救助站里的“大管家” 暖心服务战疫情

  面对工作,他勇于承担;面对困难,他积极克服。在同事们的心中似乎没有他完成不了的任务。为了向救助人员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及救助政策,解贵峰多次与新华书店沟通,希望可以购买疫情防控宣传画册,在他的努力下,求助接待室和临时安置点通过张贴疫情防控宣传画册的方式通俗易懂的向求助人员宣传了疫情防护知识及救助政策。

  作为一名转业军人、一名共产党员,解贵峰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体现了一名军人转业不转志、退役不褪色的实干品格。(朱永鑫 记者 李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