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因为这件事被汉景帝评为“非少主之臣”,决定其以悲剧结束。

上一篇文章我讲到汉景帝有很多黑历史,比如下棋输了砸死吴王太子,逼死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出尔反尔差点坑死梁王刘武,逼死粟太子等等。

我已经把一个为国的晁错却被汉景帝骗着朝服腰斩,用晁错的人头想当然的去作为给吴王楚王的礼物的故事给大家讲了。那么今天我就给各位讲一讲汉景帝另一个故事,为了国家大计,逼死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功臣条侯周亚夫的事情。

名将因为这件事被汉景帝评为“非少主之臣”,决定其以悲剧结束。

周亚夫的治军才能

周亚夫(前199~前143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汉族,沛郡(今江苏丰县)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

周亚夫也是勋贵之后,他的老爹周勃就是当年在吕后死后,大呼“为刘氏者左袒”的那位老功臣绛侯周勃。是他和陈平等人一手诛杀了乱政的吕氏宗族,也是他倡导拥立远在代国的汉文帝刘恒入继大统。

周勃一家对汉文帝这一支是有着大恩的,不过汉文帝站稳了脚跟就找了个借口把周勃赶去封国去了,后来甚至虎落平衍,差点死在狱里。

到了汉景帝时期,汉景帝和周亚夫这一对君臣基本上又重复了他们俩父辈的故事。周勃好歹还是善终,不过周亚夫更惨,基本上是被处死的。

周家父子是标准的“虎父无犬子”,汉文帝六年(前158年),匈奴入侵汉朝边境,汉文帝命令汉朝宗室刘礼为将军,屯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河内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以防匈奴入侵。

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里,报明身份来意以后都可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和他下面的官兵骑马迎进送出。

但是等文帝来到霸细柳军营的时候营中将士各个披坚持锐,刀出鞘,箭上弦,拉满弓,持战备状态。皇帝的车架前队先来到营门口说明来意要求进去,说:“天子的车架就要到了,快快开门迎接”。

名将因为这件事被汉景帝评为“非少主之臣”,决定其以悲剧结束。

守卫军门的都尉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皇帝的车队被拦在了营门外面。汉文帝派使者手持符节诏告将军:"我要入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才传令打开营门。营门的守卫士兵对皇帝随从人员交代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车马奔驰。"于是文帝的车便控着缰绳,慢慢走。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向文帝拱手说:"身著铠甲的将士不行拜跪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

劳军结束以后汉文帝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说道:“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於亚夫,可得而犯邪!”“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绛侯周勃世家》中还专门有一章写到了周亚夫治军细柳营的故事。

扶社稷于将倾,平定七国之乱

在景帝二年,御史大夫晁错想汉景帝建议削藩以后,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

名将因为这件事被汉景帝评为“非少主之臣”,决定其以悲剧结束。

叛军声势很大,腹黑的汉景帝听从袁盎的建议把晁错扔出去背锅,结果在吴王联军那里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因为景帝朝服腰斩晁错而伤了忠臣义士的心。

景帝于是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当时景帝的弟弟刘武就藩梁国,梁国兵精粮足,又位于东南方叛军与关中地区的中间地带,咽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叛军集结了几乎所有军队去攻打梁国。

但是周亚夫根据自己对战局的判断,决定让梁王去抗住攻势,自己以逸待劳,找到机会一举击破叛军最薄弱的地方。

名将因为这件事被汉景帝评为“非少主之臣”,决定其以悲剧结束。

他向汉景帝说道:“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

当时汉景帝之前可是跟他的亲弟弟刘武说会有朝廷军队来帮他抵抗叛军的,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只告诉梁王要坚守不出,好好守着。损失极大的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最后梁王写信给景帝,给窦太后写信求援,汉景帝这个时候才又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一连十几道诏书送到周亚夫手中,早就与汉景帝打好配合了的周亚夫当然还是不为所动。 但他却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

名将因为这件事被汉景帝评为“非少主之臣”,决定其以悲剧结束。

看着周亚夫就是不来,梁王恨上了他,同时也对援军死心了。所以只好一个人咬牙挺住叛王的攻势。因为梁国国度城高粮足,叛军久攻不下,自己的粮食也要吃完了,周亚夫却经常派人袭击叛军粮道,最后只好退却。

用兵的人都知道,士气再三而竭,以逸待劳必胜。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叛军首领吴王刘濞的人头也被越国人割下送来。这次叛乱经三个月就很快平定了,战争结束后,大家这才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之道。

名将因为这件事被汉景帝评为“非少主之臣”,决定其以悲剧结束。

因为力保废太子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汉景帝的太子本来是刘荣,是粟姬所生,但是粟姬的本事比甄嬛差的远到天上去了。当时景帝姊馆陶长公主刘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向栗姬提起希望让自己女儿陈娇嫁给太子为妃的意愿。但是栗姬因为刘嫖时常献美女,对她一点好感也没有,反而愤怒的推辞了公主提出的亲事。

这个时候早就觊觎已久的刘彻生母王娡找到了机会,加上刘彻也非常给力,留下了“金屋藏娇”的典故,所以馆陶公主和王娡结成了联盟。

所以以后一有机会,馆陶公主就在窦太后和景帝面前讲粟姬的坏话,加上粟姬自己为人处世太差,所有人都对她的观感非常不好。

汉景帝到了中年身体就开始差了起来,便告诉栗姬:"我百年以后,希望你能善待其他的妃子与她们的儿子。"粟姬非常不高兴,并在私下里骂汉景帝是老狗,最后被人捅到皇帝面前。

汉景帝因为粟姬缘故要废掉刘荣,但周亚夫却反对,因为周亚夫为人比较耿直,经常讲话不过大脑,导致有时候身边的人都不高兴,这次周亚夫又是坚定的认为粟太子无大错,不能废,结果导致景帝对他开始疏远。还有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来,都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他也很不利。

初,上废栗太子,周亚夫固争之,不得;上由此疏之——《资治通鉴》

后来汉景帝还是下决心废掉了粟太子,立刘彻为太子。当时汉景帝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他非常担心主少国疑,所以决定找机会试试看曾经帮他平定七国之乱同时也是前太子系的老臣这回能不能再次成为新太子的得力辅臣。

名将因为这件事被汉景帝评为“非少主之臣”,决定其以悲剧结束。

于是,在自己去世不久之前,景帝摆了一场“鸿门宴”,而被邀请的客人就是周亚夫。

帝居禁中,召周亚夫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上视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亚夫免冠谢上,上曰:“起。”亚夫因趋出。上目送之曰:“此鞅鞅,非少主臣也。”——《资治通鉴》

用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皇帝在大内召周亚夫来吃饭,因为汉朝是分案吃饭,每人一个小几,然后有菜和餐具。结果就周亚夫没有餐具。

名将因为这件事被汉景帝评为“非少主之臣”,决定其以悲剧结束。

这个时候周亚夫非常不满,找随从要餐具。汉景帝看着周亚夫,忽然笑了起来说道:“莫非这还不能满足你吗?”

稍微在社会上待过几天的都知道老大这是话里有话,这是在警告他呢,可是没想到周亚夫居然不情愿地向景帝跪下谢罪。景帝刚说了个“起”,他就马上站了起来,不等景帝再说话,就自己走了。景帝叹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周亚夫之死

公元前134年,周亚夫的儿子悄悄置办了500副铠甲,以备其父去世之后陪葬之用。汉朝人讲究“侍死如生,”所以其实很多贵族家庭都会在去世之前做好准备,金玉珠宝之类的东西肯定是少不了的,同时文臣就准备文臣的东西,武将准备武将的东西。

大家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没想到周亚夫这件事情却被人告发了。因为根据《汉律》规定:私藏铠甲,是谋反之罪,按律当诛。

名将因为这件事被汉景帝评为“非少主之臣”,决定其以悲剧结束。

​汉景帝知悉此事后,根本不给周亚夫父子解释的机会,全部下狱、从重问罪。

刚开始的时候,耿直的周亚夫还辩解到:“我买这些铠甲,是为了死后陪葬之用,不是谋反”。

后来廷尉讽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

周亚夫受此屈辱,无法忍受,开始差官召他进入船狱的时候就要自杀,被夫人阻拦,这次又受羞辱,更是难以忍受,于是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

周亚夫的死因其实也不仅仅只是汉景帝的关系,只是因为他作为大臣太过于刚硬了。汉景帝也许真的很看重周亚夫,不然的话,也不会让他做丞上相之位了,也不会再三的试探他。可是,周亚夫不懂政治而且脾气太犟,势必导致帝王不喜。

其实早在汉景帝确立刘彻做太子的时候周亚夫的命运就被决定了。

不愿跟着新帝,那么就去地下跟着老皇帝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您的点赞、留言和转发都是对笔者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关注我,历史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