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費:禪城功夫“四兩撥千斤”

促消費:禪城功夫“四兩撥千斤”

在促消費活動帶動下,佛山創意產業園人氣漸旺。

促消費:禪城功夫“四兩撥千斤”

市民“拼手速”搶領禪城消費券。

上週末,禪城季華商圈的順聯國際購物中心,餘衛華和同事迎來了久違的忙碌和熱鬧。

新冠肺炎疫情對服務行業造成極大衝擊,順聯國際的客流量一度下跌至正常水平的20%-30%。但近期似乎迎來了拐點:客流量和營業額雙雙提升了30%。

這一切都得益於禪城消費券的派發。禪城區政府投入3000萬元發放電子消費券,首批已有累計4萬多張券被領取,其中2萬多張已使用,撬動交易訂單金額近300萬元。 據統計,僅消費券發放三天內,天虹超市客流環比增長了57%,銷售額環比勁增117%;印象城銷售同比上週上升79.8%,客流同比上升58%。禪城商圈旺人又旺場的場景還引起央視關注。

疫情下,要恢復市民信心,幫助消費行業復甦並非易事,發放消費券成為地方政府提振消費的重要手段。作為佛山商業最活躍最集中的地區,禪城促消費是如何“四兩撥千斤”?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羅湛賢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小博大

1元抵69元的“乘數效應”

“事實上,從佛山要發佈消費券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籌劃禪城消費券。”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副局長陳嫻表示,禪城消費券之所以醞釀多時,主要是為了更加周密精心設置,將消費券的優惠力度放大,讓市民有更好的消費體驗。

與佛山、南海、順德的億元消費券相比,禪城消費券儘管首期投放額度只有3000萬元,但對消費者而言,面值更高、折扣優惠力度更大。如滿40.1元減40元的消費券,近乎全免。而滿99元減60元以及滿199元減100元的兩張券,折扣率也超過50%。

除了券面本身的折扣率高外,禪城消費券的一大亮點還在於可以與商家出臺的優惠疊加。部分商家在美團和大眾點評上團購套餐或代金券疊加禪城消費券使用後,優惠力度驚人。

比方說,用滿40.1元減40元的禪城消費券購買順聯國際購物中心的“41團69”的團購券,即可享受1元可團購69元代金券的優惠。而針對佛山創意產業園推出的50元團58元、99元團128元、199元團258元的代金券優惠,如果用禪城消費券購買,就相當於分別只需花10元、39元和99元,最低折扣低於兩折,且優惠券可用在園區餐飲和購物。

“禪城消費券的總投放量和金額不大,但因為能充分利用美團、大眾點評的工具,藉助其槓桿可以起到以小博大的效用。”有資深團購經驗的市民梁先生如是分析。

消費券的疊加除了讓市民實實在在享受到優惠,也為商家帶來直觀的拉動效應。

“不到兩天的時間,我們41團69、99團129、199團239的週年慶典卡全部售完。”順聯國際負責人餘衛華告訴記者,有些消費者還沒等到政府消費券發放,就已經開始提前搶購商場的優惠了。

據統計,截至4月13日,參與活動的商場中,東方廣場50元團100元的吃貨美食券900張已售完;順聯國際推出的41元團69元、99元團129元、199元團到239元合共1800張代金券不到兩天全部搶完,佛山創意產業園也售出了3000張團購券。此外,泰愛裡、有米師傅、椰夫人、毛家飯店、九龍茶室等多家餐飲商戶的代金券也被一掃而光。

禪城消費券與商家優惠的雙重合力下,市民買買買的慾望被激發。國瑞昇平裡總經理劉志遠介紹,得益於各項促銷活動,上週末客流同比此前週末客流提升了30%,銷售額提升了50%。

放眼禪城各大商圈,消費熱同樣在湧動。僅4月10日至12日期間,天虹超市客流環比增長了57%,銷售額環比增長117%;印象城銷售同比上週上升79.8%,客流同比上升58%;順聯國際的人流和銷售額雙雙提升了30%以上。嶺南天地和嶺南站4月10日、11日兩日環比客流上升了71%,銷售上升了7%。

“我們希望消費券最終能夠實現1:10的‘乘數效應’,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拉動消費持續增長。”陳嫻說。

廣引流

線上線下互動開啟新消費模式

疫情之下,依託線上平臺發放的電子消費券,不僅具有拉動消費的槓桿效應,更是為線下商家引流的“利器”。

作為佛山商業中心地帶,禪城發放消費券備受關注。從4月10日開始,禪城乃至全佛山800萬市民,都在密切關注“禪城發佈”“佛山發佈”微信公眾號,以及美團、大眾點評等搶券入口。

4月10日17:30、4月11日和12日10:00,當美團大眾點評的領券按鈕變色,成千上萬的市民為了消費在不同空間、同一時間“拼手速”,足以成為後疫情時代佛山消費甦醒的一道風景。三天累計發放4萬張消費券,1萬多人成功搶券。

禪城消費券之所以選擇美團和大眾點評,一方面依託其大數據基於消費者地理位置進行精準觸達和推薦,保證發放程序公開透明可回溯、效果可追蹤。

此外,美團和大眾點評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的能力也是禪城所看中的。美團、大眾點評平臺上各類商戶眾多,除了協助發放消費券外,美團、大眾點評還會積極動員上線平臺的商戶提供各類優惠讓利消費者,並且拿出價值數百萬元的流量、廣告位等資源助力商戶推廣。

針對此前有市民反映佛山消費券使用場所不明的痛點,禪城消費券明確聚焦嶺南新天地、國瑞昇平商業中心、佛山創意產業園、紫南美食廣場、鄱陽創意小鎮、南風古灶等政府重點打造的美食集聚區及重點商圈,以實現精準投放和推廣。

但同時,這對於美團平臺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此前,平臺更多采用的是產品邏輯,根據餐飲、購物、零售等進行分類。而按照政府的集聚區、商場的概念,組合不同的業態元素放在平臺上推廣,美團在此前從未有過。

為此,禪城區經科局與美團的十多個團隊反覆對碰,最終確定了為禪城消費券的發放以及線上美食節活動,建立活動專區統一推介商家資源。

“我們希望讓大家加強對禪城美食集聚區、重點商圈的認知,進而擦亮禪城消費品牌。”陳嫻說。

在此基礎上,為了助力消費復甦,佛山創意產業園、天虹購物中心、順聯國際等部分商家還邀請了知名美食主播等站臺,到園區各知名美食店探店嘗美食。

“目前直播是一種潮流,瞭解到園區在辦網紅直播試吃,我們也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希望能以此吸引到更多的客流。”佛山創意產業園餐飲企業北院負責人介紹,目前門店生意已開始逐漸恢復,營業額恢復到疫情前的五至六成的水平。

消費券從線上帶動線下的效果已初步顯現。截至4月12日,首批4萬張消費券已使用2萬多張,對應金額共計148.5萬元,涉及交易訂單金額286.3萬元。部分商圈的消費券核銷率更是高達90%。

組合拳

消費券+主題活動促商圈振興

華燈初上,佛山創意產業園的客流開始多了起來。

這裡作為佛山知名商圈,疫情嚴峻時日均人流一度下滑至幾千人次。最近,恢復到日均一兩萬人次。

禪城消費券的精心設計下,市民“逛吃”的多樣化需求都可以在此得到滿足:用滿40.1元減40元券可以在園區暢享咖啡、奶茶等輕餐茶飲,午餐或晚餐可適用滿99元減60元券,用滿199元減100元券可以讓購物變得更實惠。

除了消費券,作為本次禪城線上美食節啟動儀式的舉辦地,園區濃郁的活動氛圍也極具吸引力。通過場景化設計營造商業氛圍,正是禪城提振消費的一大特色。

結合消費券的發放,禪城還將舉辦為期2個月的主題消費活動。“全國多地都在發消費券,我們要讓消費券起到更大共感作用,提升禪城作為佛山中心城區的消費體驗。”禪城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區文廣旅體局局長何永慶說。

首個主題活動是“佛山(禪城)首屆線上美食節活動”,以餐飲消費為切入點,把打響美食集聚區品牌為重點,聚焦重點區域住宿餐飲業、景區、零售等生活服務業。

針對此次活動,禪城還在“禪城發佈”微信公眾號專門設置了“佛山(禪城)首屆線上美食節微官網”,設有“禪城味遊地圖”“禪城攻略”“玩轉美食節”等版塊,詳細介紹了區內好吃、好玩、好住的商家信息,研發了極具嶺南特色的線上小遊戲,發佈了美食節消費券使用規則等相關內容,進一步提升市民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除了線上美食節,針對“五一”黃金週,禪城還計劃在5月份舉行“家用電器新消費活動”,並安排財政資金2000萬元發放電子消費券。屆時將集中力量推動傳統家電“觸網”的新消費,鼓勵重點商圈、大型賣場等重點區域開展家電物聯網消費結構升級優惠促銷活動。

乘著政策的東風,企業也在積極發力營造氛圍重振雄風。“這段時間是賺人氣,目的是為了重新去佔領市場。”餘衛華介紹,藉著消費券熱潮,順聯國際將在4月18日至4月20日舉辦14週年店慶活動,並延續到“五一”黃金週,屆時將推出力度更大的優惠。

疫情給禪城服務行業帶來極大衝擊,但消費券以及系列主題活動,重燃這個佛山商業中心區域逆勢擴張的信心。

在線上美食節啟動儀式上,佛山創意產業園正式對外宣佈打造全國首個服務業產業孵化器的計劃,計劃形成涵蓋線上線下全渠道,集美食、酒吧、娛樂和購物於一體,形成餐飲一條街、酒吧一條街、娛樂一條街、購物一條街的“25H不夜城”。

“以本次消費券發放為契機,今年我們將擴大禪城六大美食聚集區影響力,打響禪城美食品牌,引導刺激消費。”何永慶表示,禪城的促消費活動將打出組合拳,以服務行業的振興帶動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

■觀察

讓中心城區的消費復甦來得更猛烈些

作為佛山中心城區,禪城在全市率先發放消費券。今年3月28日,祖廟街道就首發100萬元無門檻的餐飲消費券。4月10日,禪城區政府投入3000萬元面向全市市民發放消費券,引起廣泛關注,央視新聞也進行了跟蹤報道。

縱觀全國,杭州、鄭州、南京等地都發放了消費券;聚焦佛山,從佛山市到南海區、順德區、三水區都陸續發放消費券以提振消費。作為全市面積最小的區,禪城的消費為何備受關注?

首先從產業結構來看,禪城堪稱制造業大市佛山的第三產業中心區。2019年,佛山第三產業增加值4549.48億元,增長8.1%。其中禪城第三產業增加值1224.48億元,增長8.3%。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3%,佔全區GDP比重為40.6%。換句話說,禪城服務業是佛山服務業的關鍵一極。

同時,服務業又是吸納就業最重要的產業之一。禪城7萬多家企業60萬名員工很大部分聚集在以服務業為主的中小企業。現代服務業具有企業規模不大、人員密集、用工模式靈活、接觸暴露幾率大、企業抗風險能力差等特點。此次疫情對餐飲、商貿等消費類服務業的衝擊尤為突出。

因此,穩住消費服務業有序恢復,具有保就業促發展的全局性意義。對此,3月初禪城區政府就出臺了《關於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堅定發展六條政策意見》,其中針對住餐旅等行業提供每家10萬元的開業補貼,為全區消費服務業解了燃眉之急。

不過,此次疫情對經濟社會影響深遠而持久,短期補貼企業“輸血”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要讓企業打贏這場持久戰,關鍵在於“造血”——通過短期迅速推動下游需求的釋放,向上傳導帶動企業修復內生動力,形成良性循環。

而發放消費券,則是提升經濟“造血”功能的重要手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教授提出的行為經濟學認為,人在行為決策中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相比起減稅或補貼企業,政府發放的消費券更能提振人們對經濟恢復的信心,激發普通民眾的消費慾望。

禪城消費券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經濟學原理。首先,消費券總價值為200元,對應消費金額為338.1元,促消費的放大效應更明顯;其次,折扣優惠力度更大,除了消費券本身超50%折扣率外,還疊加了美團的團購優惠,消費者的獲得感更足;最後,3張消費券的設置經過精心設計,滿足市民多樣化的需求,體驗感更強。

事實也證明,禪城消費券對消費的拉動效應已經顯現。4月10日—4月12日3天內,累計4萬多張券被領取,其中2萬多張已使用,撬動交易訂單金額近300萬元。禪城各大商圈迎來了疫情後的首個客流小高峰。

疫情的特殊時期,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同時,我們欣喜地發現,買買買成為給地方經濟做貢獻的“義舉”,“逛吃”正成為禪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煙火氣漸濃,商圈人流漸旺,我們期待禪城的消費甦醒來得更猛烈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