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禅城功夫“四两拨千斤”

促消费:禅城功夫“四两拨千斤”

在促消费活动带动下,佛山创意产业园人气渐旺。

促消费:禅城功夫“四两拨千斤”

市民“拼手速”抢领禅城消费券。

上周末,禅城季华商圈的顺联国际购物中心,余卫华和同事迎来了久违的忙碌和热闹。

新冠肺炎疫情对服务行业造成极大冲击,顺联国际的客流量一度下跌至正常水平的20%-30%。但近期似乎迎来了拐点:客流量和营业额双双提升了30%。

这一切都得益于禅城消费券的派发。禅城区政府投入3000万元发放电子消费券,首批已有累计4万多张券被领取,其中2万多张已使用,撬动交易订单金额近300万元。 据统计,仅消费券发放三天内,天虹超市客流环比增长了57%,销售额环比劲增117%;印象城销售同比上周上升79.8%,客流同比上升58%。禅城商圈旺人又旺场的场景还引起央视关注。

疫情下,要恢复市民信心,帮助消费行业复苏并非易事,发放消费券成为地方政府提振消费的重要手段。作为佛山商业最活跃最集中的地区,禅城促消费是如何“四两拨千斤”?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罗湛贤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小博大

1元抵69元的“乘数效应”

“事实上,从佛山要发布消费券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筹划禅城消费券。”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陈娴表示,禅城消费券之所以酝酿多时,主要是为了更加周密精心设置,将消费券的优惠力度放大,让市民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与佛山、南海、顺德的亿元消费券相比,禅城消费券尽管首期投放额度只有3000万元,但对消费者而言,面值更高、折扣优惠力度更大。如满40.1元减40元的消费券,近乎全免。而满99元减60元以及满199元减100元的两张券,折扣率也超过50%。

除了券面本身的折扣率高外,禅城消费券的一大亮点还在于可以与商家出台的优惠叠加。部分商家在美团和大众点评上团购套餐或代金券叠加禅城消费券使用后,优惠力度惊人。

比方说,用满40.1元减40元的禅城消费券购买顺联国际购物中心的“41团69”的团购券,即可享受1元可团购69元代金券的优惠。而针对佛山创意产业园推出的50元团58元、99元团128元、199元团258元的代金券优惠,如果用禅城消费券购买,就相当于分别只需花10元、39元和99元,最低折扣低于两折,且优惠券可用在园区餐饮和购物。

“禅城消费券的总投放量和金额不大,但因为能充分利用美团、大众点评的工具,借助其杠杆可以起到以小博大的效用。”有资深团购经验的市民梁先生如是分析。

消费券的叠加除了让市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优惠,也为商家带来直观的拉动效应。

“不到两天的时间,我们41团69、99团129、199团239的周年庆典卡全部售完。”顺联国际负责人余卫华告诉记者,有些消费者还没等到政府消费券发放,就已经开始提前抢购商场的优惠了。

据统计,截至4月13日,参与活动的商场中,东方广场50元团100元的吃货美食券900张已售完;顺联国际推出的41元团69元、99元团129元、199元团到239元合共1800张代金券不到两天全部抢完,佛山创意产业园也售出了3000张团购券。此外,泰爱里、有米师傅、椰夫人、毛家饭店、九龙茶室等多家餐饮商户的代金券也被一扫而光。

禅城消费券与商家优惠的双重合力下,市民买买买的欲望被激发。国瑞升平里总经理刘志远介绍,得益于各项促销活动,上周末客流同比此前周末客流提升了30%,销售额提升了50%。

放眼禅城各大商圈,消费热同样在涌动。仅4月10日至12日期间,天虹超市客流环比增长了57%,销售额环比增长117%;印象城销售同比上周上升79.8%,客流同比上升58%;顺联国际的人流和销售额双双提升了30%以上。岭南天地和岭南站4月10日、11日两日环比客流上升了71%,销售上升了7%。

“我们希望消费券最终能够实现1:10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拉动消费持续增长。”陈娴说。

广引流

线上线下互动开启新消费模式

疫情之下,依托线上平台发放的电子消费券,不仅具有拉动消费的杠杆效应,更是为线下商家引流的“利器”。

作为佛山商业中心地带,禅城发放消费券备受关注。从4月10日开始,禅城乃至全佛山800万市民,都在密切关注“禅城发布”“佛山发布”微信公众号,以及美团、大众点评等抢券入口。

4月10日17:30、4月11日和12日10:00,当美团大众点评的领券按钮变色,成千上万的市民为了消费在不同空间、同一时间“拼手速”,足以成为后疫情时代佛山消费苏醒的一道风景。三天累计发放4万张消费券,1万多人成功抢券。

禅城消费券之所以选择美团和大众点评,一方面依托其大数据基于消费者地理位置进行精准触达和推荐,保证发放程序公开透明可回溯、效果可追踪。

此外,美团和大众点评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的能力也是禅城所看中的。美团、大众点评平台上各类商户众多,除了协助发放消费券外,美团、大众点评还会积极动员上线平台的商户提供各类优惠让利消费者,并且拿出价值数百万元的流量、广告位等资源助力商户推广。

针对此前有市民反映佛山消费券使用场所不明的痛点,禅城消费券明确聚焦岭南新天地、国瑞升平商业中心、佛山创意产业园、紫南美食广场、鄱阳创意小镇、南风古灶等政府重点打造的美食集聚区及重点商圈,以实现精准投放和推广。

但同时,这对于美团平台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此前,平台更多采用的是产品逻辑,根据餐饮、购物、零售等进行分类。而按照政府的集聚区、商场的概念,组合不同的业态元素放在平台上推广,美团在此前从未有过。

为此,禅城区经科局与美团的十多个团队反复对碰,最终确定了为禅城消费券的发放以及线上美食节活动,建立活动专区统一推介商家资源。

“我们希望让大家加强对禅城美食集聚区、重点商圈的认知,进而擦亮禅城消费品牌。”陈娴说。

在此基础上,为了助力消费复苏,佛山创意产业园、天虹购物中心、顺联国际等部分商家还邀请了知名美食主播等站台,到园区各知名美食店探店尝美食。

“目前直播是一种潮流,了解到园区在办网红直播试吃,我们也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希望能以此吸引到更多的客流。”佛山创意产业园餐饮企业北院负责人介绍,目前门店生意已开始逐渐恢复,营业额恢复到疫情前的五至六成的水平。

消费券从线上带动线下的效果已初步显现。截至4月12日,首批4万张消费券已使用2万多张,对应金额共计148.5万元,涉及交易订单金额286.3万元。部分商圈的消费券核销率更是高达90%。

组合拳

消费券+主题活动促商圈振兴

华灯初上,佛山创意产业园的客流开始多了起来。

这里作为佛山知名商圈,疫情严峻时日均人流一度下滑至几千人次。最近,恢复到日均一两万人次。

禅城消费券的精心设计下,市民“逛吃”的多样化需求都可以在此得到满足:用满40.1元减40元券可以在园区畅享咖啡、奶茶等轻餐茶饮,午餐或晚餐可适用满99元减60元券,用满199元减100元券可以让购物变得更实惠。

除了消费券,作为本次禅城线上美食节启动仪式的举办地,园区浓郁的活动氛围也极具吸引力。通过场景化设计营造商业氛围,正是禅城提振消费的一大特色。

结合消费券的发放,禅城还将举办为期2个月的主题消费活动。“全国多地都在发消费券,我们要让消费券起到更大共感作用,提升禅城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消费体验。”禅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局长何永庆说。

首个主题活动是“佛山(禅城)首届线上美食节活动”,以餐饮消费为切入点,把打响美食集聚区品牌为重点,聚焦重点区域住宿餐饮业、景区、零售等生活服务业。

针对此次活动,禅城还在“禅城发布”微信公众号专门设置了“佛山(禅城)首届线上美食节微官网”,设有“禅城味游地图”“禅城攻略”“玩转美食节”等版块,详细介绍了区内好吃、好玩、好住的商家信息,研发了极具岭南特色的线上小游戏,发布了美食节消费券使用规则等相关内容,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除了线上美食节,针对“五一”黄金周,禅城还计划在5月份举行“家用电器新消费活动”,并安排财政资金2000万元发放电子消费券。届时将集中力量推动传统家电“触网”的新消费,鼓励重点商圈、大型卖场等重点区域开展家电物联网消费结构升级优惠促销活动。

乘着政策的东风,企业也在积极发力营造氛围重振雄风。“这段时间是赚人气,目的是为了重新去占领市场。”余卫华介绍,借着消费券热潮,顺联国际将在4月18日至4月20日举办14周年店庆活动,并延续到“五一”黄金周,届时将推出力度更大的优惠。

疫情给禅城服务行业带来极大冲击,但消费券以及系列主题活动,重燃这个佛山商业中心区域逆势扩张的信心。

在线上美食节启动仪式上,佛山创意产业园正式对外宣布打造全国首个服务业产业孵化器的计划,计划形成涵盖线上线下全渠道,集美食、酒吧、娱乐和购物于一体,形成餐饮一条街、酒吧一条街、娱乐一条街、购物一条街的“25H不夜城”。

“以本次消费券发放为契机,今年我们将扩大禅城六大美食聚集区影响力,打响禅城美食品牌,引导刺激消费。”何永庆表示,禅城的促消费活动将打出组合拳,以服务行业的振兴带动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观察

让中心城区的消费复苏来得更猛烈些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在全市率先发放消费券。今年3月28日,祖庙街道就首发100万元无门槛的餐饮消费券。4月10日,禅城区政府投入3000万元面向全市市民发放消费券,引起广泛关注,央视新闻也进行了跟踪报道。

纵观全国,杭州、郑州、南京等地都发放了消费券;聚焦佛山,从佛山市到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都陆续发放消费券以提振消费。作为全市面积最小的区,禅城的消费为何备受关注?

首先从产业结构来看,禅城堪称制造业大市佛山的第三产业中心区。2019年,佛山第三产业增加值4549.48亿元,增长8.1%。其中禅城第三产业增加值1224.48亿元,增长8.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占全区GDP比重为40.6%。换句话说,禅城服务业是佛山服务业的关键一极。

同时,服务业又是吸纳就业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禅城7万多家企业60万名员工很大部分聚集在以服务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现代服务业具有企业规模不大、人员密集、用工模式灵活、接触暴露几率大、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此次疫情对餐饮、商贸等消费类服务业的冲击尤为突出。

因此,稳住消费服务业有序恢复,具有保就业促发展的全局性意义。对此,3月初禅城区政府就出台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坚定发展六条政策意见》,其中针对住餐旅等行业提供每家10万元的开业补贴,为全区消费服务业解了燃眉之急。

不过,此次疫情对经济社会影响深远而持久,短期补贴企业“输血”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要让企业打赢这场持久战,关键在于“造血”——通过短期迅速推动下游需求的释放,向上传导带动企业修复内生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而发放消费券,则是提升经济“造血”功能的重要手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教授提出的行为经济学认为,人在行为决策中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相比起减税或补贴企业,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更能提振人们对经济恢复的信心,激发普通民众的消费欲望。

禅城消费券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经济学原理。首先,消费券总价值为200元,对应消费金额为338.1元,促消费的放大效应更明显;其次,折扣优惠力度更大,除了消费券本身超50%折扣率外,还叠加了美团的团购优惠,消费者的获得感更足;最后,3张消费券的设置经过精心设计,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体验感更强。

事实也证明,禅城消费券对消费的拉动效应已经显现。4月10日—4月12日3天内,累计4万多张券被领取,其中2万多张已使用,撬动交易订单金额近300万元。禅城各大商圈迎来了疫情后的首个客流小高峰。

疫情的特殊时期,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买买买成为给地方经济做贡献的“义举”,“逛吃”正成为禅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烟火气渐浓,商圈人流渐旺,我们期待禅城的消费苏醒来得更猛烈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