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病人

我對醫院的記憶其實不多,但是對急診室的記憶很深,畢竟在得抑鬱症的那一年多的時間裡跑了4-5趟。

從小,我就不喜歡去醫院,因為自己的親人一直都很健康,自己也算是有驚無險地活到現在,所以每次去醫院都有一種天然的緊張感。

去年老爹腦梗,從鄉鎮醫院到徐州的三甲醫院,我也基本沒陪,都是哥哥陪護的。

其實,現在想來,恐懼什麼?

恐懼的不是醫院,恐懼的都是疾病罷了!

恐懼的是對生老病死的未知,是對人生無常的無奈。


我有幾個做醫生的朋友,偶爾會聚在一起聊天。

他們對待疾病和我們理解的不一樣,我們覺得無法忍受的東西,在他們那裡就是職業,就是工作,乃至於是生活的一部分。

有次某個朋友被投訴,因為在做手術的時候還和同事聊那家的肥腸豆腐好吃,被病人聽到了,覺得他們對自己治療不上心。

朋友也覺得委屈,為什麼?因為全程不說話太難,很多時候也要調節緊張的情緒。

醫生和老師是最容易被賦予光環的,但是他們也都是普通人,是人就有情緒。

這幾個醫生朋友平時勸病人戒菸戒酒,自己卻大煙大酒,有次我問其中一個,他說戒不掉。

這才是真實的人性。


這次的疫情,看到醫護人員的努力,其實我也是蠻感動的。

畢竟,我們待在家裡,他們卻沒有退路,需要面對所有的危重病情和隨時的傳染。

但是,他們無愧自己的職業,他們迎難而上。

這是每個人心中光輝的一面,是對職業和使命的認同感。


最近追劇“良醫”,從一個自閉症的醫生角度去看不同的病例,以及病例背後不同的人生故事。

每一個病人都是虛弱的,無論是外生的傷病還是內生的疾病。

醫生總是給與很多形形色色的治病的方案,努力幫助病人做到康復。

但是,這個世界還有一些疾病很難治療,甚至有的人窮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在疾病的狀態,比如心理疾病。


卡梅倫·韋斯特在《24重人格》這本書裡說過,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人格分裂的傾向,換言之,我們每個人都是病人。

我見過一位陽光燦爛的男孩子,曾經嘗試多次自殺,手上留下永遠消不掉的疤痕。

我也瞭解過一位慈祥的母親,最後受不了抑鬱症的折磨,投河自盡。

他們在外人面前,掩飾的非常好,但一直在和自己內心的世界做抗爭。

很多時候,他們極力讓自己融入進來所謂正常人中來,顯得特別努力,甚至是用力過度。

但是,在一群所謂正常人的眼裡,一旦得知你病了,尤其是精神疾病,大家都無法理解。

他們不理解你的突然緊張,你的害怕,你的失眠,你的焦慮與沮喪。

我得病的時候,我身邊沒有人認為我應該得這種病,甚至認為我在裝病。

其實,所有的病人都不希望自己得病,都渴望自己能從這樣的狀態中跳脫出來。

因為那種虛弱感和掙扎的無力感真的很恐怖。


其實,還有一種病,我們每個人也都有。

那就是,人的閱歷、學識、經歷、理解能力的不足導致的視野的狹隘。

我們究其一生糾結在一些自以為的心理中,無法自拔。

有太多的悲劇是在這樣的狹隘的思想下發生的。

這樣狹隘可能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也可以是地域的歧視或者人種的歧視。

但是更多的是對更深邃的思想和對遠方的高度戒備。


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病人,我們一直在與自己的狹隘抗爭。

有的人逐漸減輕,他們成了佛陀、成了聖人。

有的人逐漸加重,他們成了老頑固、老混蛋。

所謂明心見性,是我們絕大多數人一生難以達到這樣的高度。

但是,堅持追逐更遙遠的世界與思想,尊重人與人的不同,我們卻可以過的更灑脫一些。

2020年,做個自我療愈的病人。

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