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就完事了
期貨主力合約如何換月:期貨與股票不同的是,期貨合約的生存週期是有限的,到合約最後交易日後就要交割,而且期貨市場實行持倉限額制度。
這兩點對證券市場投資者不僅陌生,而且極不習慣。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他們的投資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在投資前,對股指期貨市場和證券市場的規則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機構投資者的增倉和減倉一定是順應市場規則的。但對於一般的投資者來說,主力合約的概念和主力移倉的特點仍然值得費些筆墨進行介紹和說明。
所謂主力合約指的是持倉量最大的合約。一般情況下,持倉量最大的合約,其成交量也是最大的。但工業品期貨每個月就會出現這樣的一個短暫的階段,持倉量較小的遠期合約的成交量大於主力合約成交量,並且呈現遠期合約增倉,主力合約減倉現象。這種現象稱為移倉。值得指出的是,移倉並非其字面意義上的“移動”或“遷移”,移倉是將近期合約上的持倉平倉後再在遠期合約按原持倉相同方向開倉過程的簡稱,是存在交易成本的。
主力移倉出於這樣幾種考慮,首先是期貨合約存在最後交易日,在最後交易日來臨前,必須將所有非交割的持倉逐漸平掉。其次,交易所的保證金是隨著最後交易日的臨近而逐漸提高的,主力從資金的運作效率考慮,寧願將資金逐漸調整到保證金較低的遠期合約。第三,交易所不僅在交割月前1個月開始調整保證金,而且規定持倉量也向下調整。
機構客戶在進入交割月前,若某個合約總持倉沒有超過15萬手,則最大持倉量為7500手,而進入交割月前一個月的第一個交易日起,持倉限額就大幅下降到3000手。這就迫使機構在進入交割月前一個月還有一段時間時候,就要考慮減倉問題。如果時間太短,減倉過程對價格的衝擊太大,從而導致移倉成本的增加。
在主力移倉階段,經常出現遠期合約價格上漲而主力合約價格呆滯的現象。這是因為主力在遠期合約積極開多倉,散戶因為只盯著主力合約,看到價格上漲紛紛跟進,但價格就是在小範圍內波動而滯漲。等到散戶轉到遠期合約買入時,遠期合約與近期主力合約不合理的價差又開始向合理價差迴歸了,要麼遠期下跌,要麼近期補漲,散戶的心態變得更壞,而主力則藉助散戶的頻繁買賣完成了其戰略移倉的目的。
股指期貨沒有隨最後交易日逐漸調整最大持倉的規定,原因是股指期貨的現金交割制度不涉及商品期貨可能存在的交割違約問題,況且股指期貨龐大的套期保值需求也要求有投機持倉持有到最後交易日,否則滿足不了套期保值者最後交易日的對沖需求。
期貨量化跟單
一種期貨商品某個月的合約交易量最大,那麼這個月的合約就是主力合約。隨著交割日期的臨近,交易量會變少,該月的合約就失去了其主力合約的地位,而被其它月中交易量最大的合約所取代。這就是期貨市場的主力合約換月。
雪落石健
拿CME為例,有兩種換月方式,第一種是主動換月,就是合約交割前,賣掉當前合約,買入下月合約,叫做移倉換月。第二種,申請展期,這個會根據在交割後,根據交割交割同時開出下個月的新的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