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

在阿富汗,一個是富人的兒子阿米爾,一個是富人僕人的兒子哈桑,他倆喝同一個奶媽的奶水長大。

哈桑對阿米爾忠誠而真摯,阿米爾對哈桑心存芥蒂(因為父親對哈桑的關愛超過了自己)。這地位懸殊卻又常常形影不離的倆人,在一次風箏節之後分道揚鑣:

哈桑為了給阿米爾追到那一隻最後的藍風箏,遭到阿塞夫的淫辱,而阿米爾卻眼睜睜的看著並轉身離去,為此他感到深深的內疚,不想再見到哈桑,最終汙衊哈桑偷竊而逼走了哈桑父子。

不久,阿米爾父子為了逃避戰爭,離開阿富汗來到了美國。

20幾年後,阿米爾成了著名的作家。而哈桑回到小時居住的地方,默默地替阿米爾家守護著他們的老房子。阿富汗國內變得動盪,信仰和種族的不同,為善良的哈桑夫妻帶來了無端的殺身之禍,留下了他們的兒子索拉博。

阿米爾為了贖罪,回到了阿富汗,卻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哈桑竟然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受人敬仰的父親,曾經與僕人的妻子發生關係,便有了哈桑。而哈桑至死也不知道熱愛敬愛了一輩子的老爺,竟然是他的親生父親。

阿米爾冒著生命危險,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終於把索拉博帶到了美國。

受盡欺凌和侮辱的索拉博變得自閉不信任他人,不願意與別人交流。在阿米爾的不懈努力下,索拉博在放風箏的過程中終於展露出笑顏。

  • 阿米爾的父親,一直生活在愧疚之中,為了彌補,他熱心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為弱小的人挺身而出。在他逝世時,弔唁他的人擠滿了整個靈堂。
  • 阿米爾也最終向自己的妻子袒露心扉,承認索拉博是自己的親侄兒,最終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

阿米爾的父親、阿米爾、哈桑還有哈桑的父親阿里,他們都是追風箏的人。

風箏代表著正直、善良、寬容……

貧窮或富有隻是我們生活的外在形式,只有正直、善良、無愧於心地活著,我們才會獲得內心真正的坦然、寧靜和幸福。

《追風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