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著火叫“走水”,原來裡面藏著一種避諱

“走水”一詞經常在古裝劇中聽到,所以我們再聽到“走火”一詞,就很容易聯想到詞義“著火”,為什麼古代的著火叫做“走水”,現代就沒有區分了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走水”的前世今生吧!

“走水”一詞的本意與嬗變

“走水”一詞,最早記錄見於《神農本草經》,在記載丹參的作用時寫道: “丹參味苦微寒無毒。主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症除瘕,止煩滿,益氣”。在這裡,“走水”被當做一種比喻,來形容腸胃不舒服拉肚子時,如流水一般的狀態。

古代把著火叫“走水”,原來裡面藏著一種避諱

而到了魏晉時期,“走水”的含義得到了新的擴展,據《水經注》記載,在修建石門時,特意介紹了修建時的狀態,裡面說:

檢行沁水,源出銅山,屈曲週迴,水道九百里,自太行以西,王屋以東,層巖高峻,天時霖雨,眾谷走水,小石漂迸,木門朽敗,稻田氾濫,歲功不成。

這裡正是說,沁水的地理位置導致下大雨時,水聚集到沁水一湧而下,山下的稻田水流泛濫,災荒連年,顆粒無收。而“眾谷走水”中的“走水”意在指“疏水”、“導水”,可理解為是一種管理的狀態。

清朝時期,“走水”一詞常用於口語,代指“失火”、“著火”的意思。為何被指代為“著火”呢?這可以從清代大學士紀昀身上發生的一件事中窺見所以然,史載道:

這位大學士喜歡吸菸, 一日當直,正吸菸,忽聞召命,亟將菸袋插入靴筒中趨入。奏對良久,火熾於襪,痛甚,不覺嗚咽流涕。

上驚問之,則對曰: ‘臣靴筒內走水’。蓋北人謂失火為走水也。

紀昀被稱為“紀大煙袋”,將菸袋插入鞋子裡,導致鞋靴著火,自己疼痛難捱的時候,竟然說是“走水”,其實是對趕快滅火的心理期望。而這一說法也逐漸流傳下來,成為北方人民對失火的口語表達形式。

由此可見,“走水”一詞的含義由其本源“水”延伸為“疏水”,到脫離“水”成為“失火”意義的蛻變,並被民眾認可,頻繁使用,是一種語言通俗化、希翼化的體現。同時,也反映了我們國家民眾從概念認知,轉換到了一種心理避諱。

古代把著火叫“走水”,原來裡面藏著一種避諱

將“失火”叫為“走水”,其實是古人對“火”的認識不足

在古代,人們認為失火是對火神的懲罰。先人對“火”是敬而遠之的,他們認為火災是非自然力量造成的,一旦發生火災,就是對火神的懲罰,更是火神用來懲罰人的方式,所以人們在失火的情況下,喊“火”是非常不吉利的。但若說“水”,則顯示出一種象徵成功的含義。

中國人將“水”視為萬物的本源,據《尚書》記載: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在這五行之中,“水”是排在第一位的,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這種相互相生的哲學概念也有相剋的說法,其中的“水”就被看作為“克火”的方法。為了討個好的口彩,古人便把失火叫做“走水”,這樣正是遵循了五行之說。

古代把著火叫“走水”,原來裡面藏著一種避諱

此外,關於“走水”的說法,也受到方言因素的影響,據《漢語方言大詞典》記載:

走水,是古代的一種地方性語言,表示運輸水(去救火)。

因“走水”最適用於清朝的民間口語,後被稱為北方方言的說法。

最為有意思的是,“走水”竟然也是北方的一種救火器材,當發現失火的時候,呼喊“走水”了,不僅能夠警示眾人搬出走水工具,而且還能夠起到避諱的作用,希望火勢趕緊被撲滅,提高滅火速度。

古代把著火叫“走水”,原來裡面藏著一種避諱

結語

所以說,古人將“著火”叫做“走水”,實際上是在社會不發達的年代,考慮到語言系統中的積極意義,希望在發生火災時,不要過度懲罰人在生活中的罪惡,並警醒世人積極的面對著火的緊急情況。並希望相關人搬出救火工具去救人,減少人員傷害。如此,“走水”一詞既滿足了人們的心理期望,也達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風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