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沦为“低保户”,人生骄子的他是如何走向落魄的?

清华、北大作为我国最高的学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多少人渴望在此求学,汲取知识,丰满理想,然后展翅飞翔。但是,却有这样一个人考上北大博士却沦为了“低保户”。这不禁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他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作为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却过得如此落魄?

北大博士沦为“低保户”,人生骄子的他是如何走向落魄的?


一、家庭的溺爱

这个事件的主人公张进生,出生在六十年代湖南的一个农村家庭,家中还有两个姐姐。可想而知,这个家庭对男孩的渴求。虽然家中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张进生作为家里的老幺,父母和姐姐们对他倍加呵护。家中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姐姐们都会留给他吃。父母、姐姐们尽自己的能力呵护着他。

《晚熟时代》一书中,曾经指出:“有时候,迟疑许久的年轻人想跳下水试一试,惊慌的父母却想出理由来阻止他们。然而当年轻人留在家庭这块甲板太久了,父母却又嫌他们是赖家王老五,是父母想退休了,却还要背负的十分无奈的负担。”

正是这个家庭过多的爱,让他少了闯荡社会,承担责任的勇气。

北大博士沦为“低保户”,人生骄子的他是如何走向落魄的?


二、不善沟通与职场困境

十八岁的张进生考上了湖南医科大学,成为全村人的骄傲。在校期间他熟读了医学理论,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医院工作。但是由于不爱说话、不善交际、性格很轴等原因,与同事们格格不入。适应不了职场生活的他决定继续学习理论知识,进行深造。

人际交往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无论走到哪里,都需要与人沟通。张进生,并没有选择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尝试着改变这个问题。而是选择了回避的一种态度,面对问题。

北大博士沦为“低保户”,人生骄子的他是如何走向落魄的?


三、错误的人生定位误终身

张进生选择继续进修,除了不善沟通、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有晕血症。

作为一个医生,有晕血症,上不了手术台,那么此刻是否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呢?

张进生继续深造医学理论,并且考上了北大的博士。在他三十二岁的时候,由于无法支付去英国留学的二十万保证金,进行了休学。此后的十八年,他一直失业在家,靠着姐姐接济生活,后来政府也给他办理了农村特困救助。

北大博士沦为“低保户”,人生骄子的他是如何走向落魄的?


张进生有晕血做不了手术,何不重新选择一种职业呢?

胡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要求大学生在选择科系时要重视两个标准,一个是“我”,一个是“社会”,看看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中国现代需要什么。

张进生既然不适合做手术,何不学一个自己喜欢又合适的专业呢?未来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是一种幸福。

看完张进生的人生经历,我们不禁唏嘘:这不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吗?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本该有着辉煌的未来,给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如今却是靠着国家的接济,多多少少算是失败的人生。人生就是这样,一时的成功不算成功,一时的得意不算得意。抑郁、颓废、回避解决不了人生的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