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到心有多遠

馬上要期中考試了,可孩子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和同學瘋跑一會兒才願意回家。

回到家裡,第一時間也是打開手機沉溺其中。

而吃飯、寫作業都不夠積極,“千呼萬喚”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配合一下,好像這些都是為父母而做。

如果家長把這些表現進行分析,會得出結論:這孩子太貪玩兒,懶散不自律,對學習不重視……若再腦補很多影響未來的可能,父母便會焦慮無比。

於是,忍不住開始嘮叨、說教,甚至在餐桌上都會各種教導和絮叨,最終引發衝突,導致“叛逆”的發生。

父母這種藉助自己過往經歷、認知,用思想進行拆析解讀得出的加工過的結論,往往都是主觀的,片面的,甚至是“胡思妄想”。

以此為基礎的溝通自然多了評判、否定、要求,讓孩子不舒服,進而選擇反感和對抗,也會用更懶散的行為緩解內心的不適。

如果家長能夠去用心體會孩子,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孩子越是裝作不在乎,可能自身學習壓力越大,所以回來盡情放鬆一下也是一種釋放,懂得解壓的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現。

這樣的父母會想辦法陪著孩子一起玩兒,在吃飯和放鬆的時刻不會做任何說教。

孩子享受到父母允許和接納的愛才可能袒露真實的自己,包括內心的壓力也會試著尋求父母的幫助。

當孩子願意向父母求助時,父母才有機會和孩子進行最有效的溝通。

習慣根據孩子表現進行分析的思想活動越多,和孩子的衝突會越多;

習慣用心體會孩子當下狀態的感受越豐富,越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從心到心有多遠

同理,若你回到家,看見伴侶一臉不悅。

你可以生氣的想:好端端的,拉著臉,又不是我惹你了。這樣的心態,你很容易處在對立面增加對方的內心不適,從而引發爭吵;

你也可以去感受: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此刻的他心裡一定很不舒服。這樣的心態,你能最大程度接納他接下來的表現。而被允許的對方,也能感受到你的體貼,從而最快的緩解內心不適。

和親近的人相處,用思想去分析還是用感受去體會,結果大相徑庭。

很多時候,即使我們知道,但卻習慣性的“迷信”自己主觀的分析,而忽略了感受帶來的愛的能量。

正如愚公老師今日雜說:總有思想不能跨越的時空;沒有感受不可穿透的地方。但世人多有對思想迷信的一面,而忽略了感受本身具足的智慧。

父母在孩子的世界裡更多扮演了“印”的角色,而最好的“生助”就是體會孩子內心的需求,共鳴他們成長中的探索;

夫妻之間,都有“克“對方的需求。而最好的“征服”便是通過感受安撫對方的情緒,真正被滿足的人才更容易放下自我。

但凡天下父母、彼此真心的人,都不想讓你受到傷害和辜負,也不想你去傷害和辜負誰。

情感存在的生活,少問“為什麼”,多去感受才能因懂得而善解和慈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