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美國經濟:永久失業者難獲統計 近400萬工作崗位永遠消失

據《紐約時報》報道,10月2日美國勞工部公佈大選前最後一份非農就業報告後,就業市場的“花瓶狀”走勢基本成型,直觀反映就業市場復甦頹勢。進一步分析各項數據可以發現,官方報告未能完全反映現實,許多以女性為代表的失業者,因為家庭等原因被排除於勞動力市場之外,令永久性失業的問題日益凸顯。同時,美國已有近400萬個工作崗位永遠消失,將使就業市場更難吸收失業人員。

統計外的失業者

《紐約時報》指出,在美國經濟因新冠疫情停擺6個月後,失業數據正在描繪經濟復甦的艱難形勢,其中結構性矛盾尤其突出。不要僅看整體數字,還要觀察數字背後的動態變化,例如比較每個月臨時休假和永久解僱的工人總數,就能看出這場危機的持久影響。

△《紐約時報》報道,從美國總失業人數的月度變化來看,就業市場走勢呈現“花瓶狀”

疫情暴發初期,僱主認為病毒對商業運營的影響是短暫的,他們能夠在幾個月內召回工人,可現在,儘管就業崗位每月持續恢復,但由於疫情沒有很快結束的跡象,永久性失業的情況正在惡化,並且未能準確反映在官方報告中。

根據美國勞工部10月2日公佈的大選前最後一份非農就業報告,美國9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新增66.1萬,不及市場預期的85萬,也遠低於8月修訂後的148.9萬。數據同時顯示,3月疫情暴發之初失去的2200萬個工作崗位中,目前只恢復了1140萬個。而超過1200萬美國人仍舊處於失業狀態 。

更麻煩的是,官方的非農就業報告只能說明部分情況,因為政府在統計中使用的是狹義的失業定義 ,只計算那些被臨時解僱或在過去四周內找過工作的人,那些沒有工作的人,以及過去四周沒有積極找工作的人,即便他們想找工作,也被認為是脫離了勞動力隊伍,不在統計之列。

那些脫離勞動力隊伍但仍想找工作的人群,與被正式歸類為失業的人群,其實處境非常相似,人數都在4月出現大幅增長,此後緩慢下降。也就是說,他們同樣受到了疫情的巨大沖擊,卻未能在官方報告中體現出來,成為“未被算作失業人口的無業者 ”。

而在這些被排除在勞動力統計範圍之外的人群中,有一個被稱為“邊際依附”的類別——那些在過去一年裡找過工作,但在過去四周內沒有找過工作的人。在這一類別中,超過100萬人表示,他們目前沒有找工作的原因,與家庭或交通問題有關,這一數字自疫情暴發以來僅略微下降。

分析認為,隨著大量學校轉為在線學習,許多托兒項目被迫關閉,一些家長不得不在堅持工作和照顧孩子之間做出選擇。還有一些人可能不想返崗上班,擔心危及家人健康,特別是家中的老人。通常情況下,這類因為家庭原因放棄工作的群體數量,往往會在孩子不上學時有所上升,今年的情況正是如此,但因為疫情,數字要高得多。如果這一群體的數量在秋季仍居高不下,說明隨著病毒繼續傳播,這些明明有能力工作的人無法順利重返崗位,持續成為統計報告外的永久失業者。

被忽視的女性

還有一個常被外界忽視的問題是,這些統計外的失業者中,許多都是女性 。美國勞工部10月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失業率下降0.5個百分點,從8月的8.4%降至9月的7.9%,而9月勞動參與率下降0.3個百分點至61.4%。《華爾街日報》解讀稱,9月失業率下降部分反映了永久性裁員的增加,以及更多人退出勞動力市場,這可能源於就業前景不佳或照顧孩子的責任,許多人因此放棄求職,特別是女性。

數據顯示,9月約有86.5萬名女性退出勞動力隊伍,約為男性數量的4倍 ,其中拉美裔佔女性勞動力降幅的逾三分之一。女性大規模退出勞動力市場,時間點恰好是美國新學年的開始,許多孩子需要在家上網課。“這些數字代表的是過去幾個月來許多家長的吶喊,只不過以經濟數據的形式表現出來。”美國進步中心經濟學家邁克爾·麥道維茲表示。

據路透社報道,疫情下的美國,女性確實面臨更嚴重的失業問題,截至今年8月,女性此前佔勞動人口的比例為47%,但在退出勞動力市場人口中的比例高達54%。構成政府定期就業報告基礎的月度當期人口調查(CPS)已經開始顯現女性長期失業問題的初步跡象。根據招聘網站Indeed北美經濟研究總監尼克·邦克對CPS數據的分析,在疫情暴發前幾個月,特別是在為了照顧家庭而離開勞動力隊伍的女性人數激增之後,重返工作崗位的速度相比疫情之前的幾個月較慢。

△路透社稱,上月約有86.5萬名女性退出勞動力隊伍,約為男性數量的4倍

儘管疫情暴發以來,退出勞動力市場的女性和男性人數都在飆升,但邦克的分析顯示,以照顧孩子或家庭為由退出的女性人數增加了178% ,而男性人數則增加了不到100%。他表示,這些數據表明因家庭原因退出勞動力隊伍的情況正在密集發生。而女性,總會因為家庭付出更多。

美國大學女性協會首席執行官金伯利·丘奇斯表示:“種種跡象表明,新冠病毒大流行帶來的經濟影響可能會在2020年逐步拉開性別差距……更重要的是,由於女性在家庭中往往承擔著大部分家務,還要負責照看遠程上課的孩子,她們的職業生涯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

永遠消失的工作崗位

《紐約時報》認為,經濟學家喜歡用圖形來分析復甦,這些圖形看起來就像字母——V、W或K,取決於復甦的速度和持續程度,而這次的失業數據走勢則呈現“花瓶狀”。不過,無論它們像字母還是花瓶,復甦的真實情況往往是多面的,而非單一圖形能夠簡單描述。就業復甦並不平穩,而且還在動態變化,雖然失業人口總數緩慢減少,但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成為永久失業者,這是單一圖形難以描述的。

分析認為,那些因為家庭或交通原因無法找工作的人,如今已經在數量上開始呈現穩固性,疫情一日得不到有效控制,他們一日無法正常上班。這就是為什麼國會需要出臺紓困法案,除了那些直接的經濟援助,還能通過減少病毒的社區傳播,以及提供更多的兒童護理服務,幫助那些明明有工作能力卻被困在家中的人重返勞動力市場。

但目前看起來,國會仍就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僵持不下,不僅未能提供民眾急需的紓困措施,也給經濟復甦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10月5日公佈的一項針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與6月的調查結果相比,美國經濟的復甦道路看起來會更加坎坷。全美企業經濟學家協會表示,儘管預計經濟繼續增長,但一個由52名經濟學家組成的小組下調了對今年最後3個月和2021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期。

經濟學家將10月至12月經濟摺合年率的增長率預期下調至4.9%,6月時給出的預期曾為6.8%。他們預計,今年全年美國經濟摺合年率將萎縮4.3%,而2021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摺合年率的增長率將為3.6%,低於6月調查預計的4.8%。

經濟增長放緩,將使失業人員更難找到新的工作。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經濟學家認為,疫情期間失去的工作崗位中,有10%~20%的崗位不會恢復。也就是說,3月疫情暴發後失去的2200萬個工作崗位中,有220萬~440萬將會永遠消失。

△CNN稱,美國近400萬個工作崗位永遠消失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9月被歸類為永久失去舊工作的失業人數增加了34.5萬,使得永久性失業人數達到了7年來的最高點——380萬 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大流行已對美國經濟造成持久打擊。(央視記者 顧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