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中經常出現的爆破筒是一種什麼樣的武器裝備?

軍武吐槽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爆破筒顧名思義,就是用來爆破的筒形炸藥。

爆破筒其實就是炸藥,為什麼設計為筒形的,其實就是對付鐵絲網。

早在19世紀末期,鐵絲網被髮明瞭。

發明鐵絲網的美國(一說英國)農夫,本來只是阻止自己的牲口跑到別人的草場上去。

隨後的戰爭,尤其是日俄戰爭和一戰中,鐵絲網卻成為步兵最可怕的殺手。

鐵絲網同重機槍的搭配,成為死神的鐮刀。

相比將人射程馬蜂窩的重機槍,鐵絲網外表平淡無奇,實際上卻極為可怕。

它極大的阻擋了步兵們前進的速度,增加了士兵們暴露在機槍火網中的時間。

事實證明,鐵絲網是很難對付的,尤其是多層鐵絲網。

這種小東西,不怕較遠距離的炮彈爆炸,槍彈的直射也傷不了它,單個手榴彈往往也無法徹底炸燬。

對付鐵絲網最好的辦法,是使用鉗子。

讓工兵帶著鉗子去切斷一層層的鐵絲網,身後還有大量戰友等著進攻,也同送死差不多,而且效率極低。

所以,早在日俄戰爭時期,日軍就開始使用炸藥對付鐵絲網。

可惜,實戰中鐵絲網往往是一層套一層,一包炸藥只能炸燬一層甚至一段,需要不但使用炸藥才行。

在現實的要求下,1912年,英國駐印軍隊的一名工程師麥克林托克發明了一種筒形的炸藥,取名叫做爆破筒。

爆破筒最大的特點,是一種類似於竹竿一樣的長管炸藥,一般長度在1米以上。

只要爆破筒塞入鐵絲網內爆炸,就可以確保炸掉這一層鐵絲網,可以保證2米長,3米寬的地區,鐵絲網都被炸燬。

後來美軍等部隊,將爆破筒搞成可以擴充的,能夠達到10多米長度。

只要爆破筒爆炸,就可以開闢出一條道路。

自然,爆破筒並不僅僅能對付鐵絲網,也可以用於所有的排障,比如排雷之類。

直到今天,美軍工兵還是會使用爆破筒的。

解放軍早在解放戰爭時期,就開始大量使用繳獲的美製爆破筒。

隨後一直用了幾十年,直到中越戰爭還在使用。

這麼多年,解放軍積累了很多使用爆破筒的經驗。

他們認為,爆破筒對於碉堡的破壞效果非常好,因為它可以直接從射擊口或者通風口塞入,在碉堡內爆炸,連人帶工事全部炸飛。

甚至爆破筒還可以用來對付坦克。

在朝鮮戰爭,志願軍將爆破筒同木棍纏在一起,防止滾動,然後直接丟入坦克底部或者後部發動機蓋上。

爆破筒爆炸力很強,一次就可以炸燬坦克至少可以炸斷履帶。

我們看一段中越戰爭,關於爆破筒的描述:

楊朝芬拿出身上的爆破筒,就往越軍暗堡射擊孔裡塞,塞進一半後,正要拉響導火索,爆破筒突然間被越軍反推了出來,第1次沒有成功。

緊接著,楊朝芬開始第2次爆破,這一次他吸取了教訓,先把導火索拉響,在用力塞進了越軍碉堡裡,這下終於塞進去了。可楊朝芬剛想轉身躲過爆炸,沒想到爆破筒再一次被越軍推了出來。爆破筒從拉響導火索到爆炸只有不到10秒的時間,隨時都有可能爆炸,接下來上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楊朝芬見爆破筒被越軍推出,也顧不得那麼多了,一把抓起爆破筒,第3次將其塞進了越軍碉堡裡。

之後,一個轉身滾進山溝裡,幾乎同時間,爆破筒也爆炸了,這一次越軍沒能再反推出來,碉堡內的3名越軍當場被炸死。強大的衝擊力掀起泥土和碎石,將楊朝芬身上蓋滿了厚厚一層,所幸楊朝芬沒有受傷,只是被震得兩耳暫時失去了聽覺。

今天的我軍,仍然裝備著這種武器。


薩沙


爆破筒,顧名思義,爆破用的一根桶桶,這種東西對付的主要目標是那些鐵絲網的工事,用來打人,效果其實一般。

很多人印象比較深的是王成拿著爆破筒衝向美軍的樣子,還有人看拯救大兵瑞恩時,美軍在奧馬哈海灘上用爆破筒炸開缺口的片段。實際上,這是對於爆破筒的使用,美軍的操作是爆破筒正常的操作,而王成是在彈盡糧絕之際,利用爆破筒和敵人同歸於盡的。

爆破筒的英文名叫Bangalore torpedo,翻譯過來其實是班加羅爾魚雷,爆破筒這個名字是中國人取的。爆破筒在一戰之前由英國人發明的,對付的是那些鐵絲網,一戰二戰時期,鐵絲網用的比較多,進攻的步兵被鐵絲網攔住後,前進速度大大降低。爆破筒這東西,正好能給鐵絲網扎開個缺口,然後大家衝進去。

爆破筒這東西,使用的時候可以單根使用,也可以幾根接在一起使用,或者捆綁使用。實際上知道今天,這個東西還是有使用價值的,美軍現在也在使用。

爆破筒這東西也可以用遙控裝置起爆,不一定非得是手動才可以。


軍武文齋


“爆破筒”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爆破器材。



現代爆破筒的起源與戰爭中鐵絲網的使用分不開。當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幾位農民在1874年發明了鐵絲網之後,這種玩意很快在戰爭中成了進攻部隊不可逾越的障礙。1901年,第二次布爾戰爭進入到游擊戰階段的時候,英國軍隊在南非的草原上架設了6000km以上的鐵絲網來對付神出鬼沒的布爾游擊隊。1904年日俄戰爭中,俄國在旅順要塞攻防戰中更是大量使用鐵絲網,再配以機槍、手榴彈等武器,使進攻要塞的日軍屍橫遍野。為了能夠有效地清除鐵絲網,1912年,英國駐印軍隊的一名工程師麥克林托克(McClintoc) 在“ 班加羅爾” 駐地設計了一款可單兵攜帶的輕型爆破器材。由於這種爆破器材的外形很像魚雷,所以取名為“班加羅爾魚雷”(Bangalore torpedo)。其由鋼管填充炸藥製成,在簡體的頭部安裝有圓錐形保護帽,既可避免爆破筒在粗糙的地面發生碰損,同時也可使其更容易伸進鐵絲網中。簡體的另一端則為安裝引信的引信室。“班加羅爾魚雷”通過導火索和雷管引爆後可以在鐵絲網中開闢長1.8m、寬3m左右的通路。當“ 班加羅爾魚雷” 傳入中國後, 其被稱為“ 爆破筒”。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就有美軍搶灘成功後使用數根爆破筒串聯起來對鐵絲網、雷區進行爆破從而開闢攻擊通道的鏡頭,非常貼近實戰。我軍也在歷次戰爭中使用爆破筒。



爆破筒的使用是極其殘酷的過程,士兵必須冒著生命危險暴露在敵人火力之下向目標前進,然後拉響導火索,待數秒之後爆破筒爆炸,在缺乏攻堅火力的年代,我軍為了成功爆破一個目標,部隊往往要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



現如今我軍已裝備改進型的爆破筒,嚴肅地說已經不是“爆破筒”了,而是可以曲捲起來的柔性爆破索,該型爆破索可根據爆破任務需要改變長度,使用火箭拋射的形式向目標地域發起爆破作業,有單兵型號的,也有車載型號的,極大減少了作戰中的兵員傷亡,提高了排障、排雷等任務的爆破效率。



至於那些攻堅任務,如今已不再需要士兵靠“人肉”去完成,我軍“火力缺乏後遺症”是相當可怕的,可以選擇炮轟、火箭彈轟,如果還不湊效的話,那就拿反坦克導彈轟;什麼?還不盡興?那就呼叫直升機來轟,甚至可以根據任務需求讓有人機無人機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帶蛋來轟,鐵炸彈轟完激光制導轟、衛星制導轟、鑽地蛋轟、集束蛋轟、溫壓蛋轟……真理之內各種轟。



謹以此文,不對,謹以此回答向老一輩革命戰士致敬,此盛世,如你所願!


兵器知識譜


爆破筒是一種用於破嶂,排雷,炸碉堡工事,炸裝甲車輛的較大威力爆破性武器,呈長筒狀,長度約一米五,採用拉線發火引爆方式,相比於炸藥包,爆破筒更易攜帶且能夠更易挿入需爆破物體較深部位,以達到更理想的爆破效果。

我軍的爆破筒最早是繳獲自國民黨軍的美製爆破筒,並在我軍兵工廠進行了仿製,但解放戰爭靠繳獲和仿製數量十分有限,沒有形成規模,但也充分認識到了爆破筒的威力,這種爆破武器對付碉堡及輕堅固工事還有破嶂效果非常好,因而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缺乏更好武器的情況下,爆破筒成了不可替代的爆破器材。

之後我國先後製造了59式及59一2式爆破筒,主要是用無縫鋼管制造,以後又發展了68式爆破筒,在之前產品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減輕了重量優化了結構,為防反拉火後延爆時間大為縮短並能產生較高溫的火焰。

爆破筒在實戰中確實起到較重大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不能對付裝甲較厚的坦克裝甲車輛,排雷方面對付較寬大密集雷場效果也有限,而炸敵碉堡工事時也易被敵握住並反推回來,這些弱點在朝鮮戰場甚至對越反擊戰中都得到印證!後來我國軍工又對爆破筒進行了改進,在爆破筒前端安裝了瞬時高溫防反裝置,採用了耐高溫材料,拉火後其前端部位會瞬時達到一千多度高溫,使敵,無法接近,爆炸後可產生高溫達2200度,岩石都能融化。我曾與1981年見過此爆破筒並聽了相關介紹,不知後來有無裝備部隊,但隨著各種更先進的大威力武器出現,這種仍需靠人力近距離投送的武器應該不適合現代化戰爭條件下使用了,應該早已淘汱了。


那年那支56半


爆破筒在過去的實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工兵和步兵殲敵的好傢什。未來也一樣,戰場情況繁雜,爆破筒仍將能發揮重要的作用,不可輕言廢棄。

有關爆破筒的使用,除了前面各位說的,我再補充一些 :

第一,開闢有一定縱深的面狀障礙,如地雷場,可將爆破筒連接到幾米到十幾米長,裝上支架或滾輪,推入障礙區,使其在離地幾十公分的高度引爆,形成有一定寬度的通路。

第二,在爆破有樁鐵絲網時,不能將爆破筒擺放在下方,或斜靠在樁上,而要將爆破筒緊靠甚至緊固在樁上。我們曾進行過實爆效應試驗,先將一節爆破筒斜靠在一根木質鐵路枕木上,爆破後枕木靠爆破筒的位置被炸爛比碗大一些的一塊,其它枕木表面麻麻點點的,破壞不大。之後我們又將一根爆破筒用繩子固定在枕木中間,爆破後那根枕木被炸碎了。

第三,同樣是根據上面的試驗,讓我們認識到爆破筒主要不是靠破片,而是靠裝藥的爆炸和高溫、衝擊波毀傷目標。所以使用時要儘量靠緊目標體。如炸地堡和裝甲車輛時,可用支撐,橫木,壓埋,粘貼,鐵爪,抓勾等方式加強爆破筒與目標的緊密接觸,保證爆破效果。

第四,拓展爆破筒的實戰應用。爆破筒除了用於“爆破”,還可以用來作為報警信號,拋射,引爆,當地雷使用等等。總之現代戰鬥同樣能用上老辦法,爆破筒在未來的戰場上用途廣泛。


山右1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開頭,奧馬哈海灘登陸過程中,由於德軍機槍陣地的火力壓制,使登陸部隊受阻,不但傷亡慘重還被壓制在防波堤下動彈不得,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就要使用爆破筒(M1A1型)將鐵絲網和防波堤炸燬,才能打破僵局。

二戰時期的爆破筒長度在0.8~1·5米,根據需要爆破的長度可以多節連接在一起,最後插入雷管一起引爆,可將鐵絲網和防波堤炸燬很長一段缺口,這樣登陸部隊就可以缺口處向縱深突破。

爆破筒的大規模應用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協約國和同盟國對峙雙方都在前沿陣地的幾百米縱深內佈置了幾十公里長的多道鐵絲網,並且在鐵絲網間隔的空地埋設了大量的地雷,鐵絲網➕地雷陣在沒有坦克的戰爭初期成了雙方士兵“不可逾越的雷池”!

美軍雖然武器裝備先進,但是仍然在使用爆破筒這種百年裝備。

一戰時期雖然有鐵絲網和地雷、重機槍組成的陣地防禦體系,但是攻守雙方的戰鬥還得繼續,為此雙方都給工兵配備了大量爆破筒清障,總體來說在坦克未服役之前,爆破筒成了清障的主要器材,而且它使用比較靈活,連接縱向使用可以清除數十米的鐵絲網和地雷,單根使用可以炸燬一座土木碉堡,並且它製造成本也很低,就是用一根薄壁鋼管再填充炸藥(爆炸威力低於TNT,否則會傷到自己)安裝導火索和使用電線➕雷管(二戰時期)電擊發起爆。

我國使用“爆破筒”可能是從“駐印遠征軍”開始,爆破筒的原名叫做“班加羅爾魚雷”,是在印度的英國人麥克林托克在1912年發明的一種爆炸裝置,因兩端有“卵型保護罩”外形像魚雷因此得名,抗戰期間遠征軍在印度接受訓練期間,可能就得到了這種武器...抗戰結束後又隨遠征軍回國,在解放戰爭當中成了人民解放軍的戰利品。

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我軍也大量的使用爆破筒攻擊“美李軍隊”的坦克和明碉暗堡,取得了輝煌的戰果,《英雄兒女》當中王成使用的可能是我國仿製的“班加羅爾魚雷”也可能是美軍的M1A1型,兩者外觀差不多,M1A1是改進型。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使用爆破筒取得的最輝煌戰績,就是在三次戰役當中在通往漢城的公路上志願軍第50軍446團2營,截住了掩護美軍撤退的英軍29旅的重型坦克營,當時我軍缺乏反坦克裝備,但是志願軍戰士們還是用爆破筒和炸藥包,全殲了這股英軍,擊毀坦克37輛、繳獲4輛,俘虜該營營長!

到了現代爆破筒的用途沒有改變,仍然是

清障、掃雷,工兵部隊目前所使用的爆破筒已經多樣化了,傳統清障用的爆破筒在使用上更加安全,爆炸範圍也有精確控制。

而新型的軟管式爆破筒,體積縮小節數更多,使用也更加的方便,有必要的話可以加長到幾十甚至上百米。

總之,目前爆破筒這種百年的爆炸器材仍然會繼續使用,因為它的用途比較廣泛,幾乎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使用,不但可以清障,還可以製造障礙,某些方面使用效果並不比地雷差...所以,爆破筒在科技水平提高的基礎上還會有很長的服役時間。


皇家橡樹1972


說起爆破筒,我覺得大家的第一個印象就是王成抱著爆破筒衝上美軍的畫面,之前還有經典臺詞,“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向我開炮!”。看電影《英雄兒女》的時候,還很小,別的記不住,只有這個畫面和臺詞了。當時看得我熱淚盈眶。從此也記住了爆破筒。由於當時看到王成的對面,是一群驚恐的美國鬼子,所以,感覺爆破筒一定是威力無比的大殺器。後來,成年了,才知道,爆破筒威力並不大,那時候的爆破筒,都是繳獲的美軍的,一小部分是仿製美軍M--10型。長約1.5米,裡面有10公斤TNT,美軍的作用是破障,志願軍缺少大威力爆破器材,所以,繳獲的爆破筒成了志願軍的必殺技。對美軍的輕型坦克有一定的威脅,對中型以上的坦克,基本很難造成殺傷,但是,無論什麼樣的坦克履帶,都禁不起爆破筒的爆炸。所以,志願軍的爆破筒的功能就是,摧毀坦克履帶,塞入地堡,碉堡的射擊孔。威力相當於集束手榴彈。

英雄高舉爆破筒,一道電光裂長空。

地陷進去獨身擋,天塌下來隻手擎。

有時間大家再去看看《英雄兒女》吧。

一直以為,爆破筒這種近戰武器,已經被淘汰了,後來才知道,對越自衛反擊戰時候,我們還在用。這是聽本單位一個越戰老兵說的。而另外一個退役同事說,他當兵時候是倉庫保管員,裡面也有爆破筒,不過,他們是工兵團。他是89年的兵。再往後就不知道爆破筒在我軍的情況了。



夜之風16


“雙手緊握爆破筒,怒目噴火熱血湧”,國人對於爆破筒最深刻的印象大概就是電影《英雄兒女》中主角王成用步話機怒吼:向我開炮!向我開炮!最後握著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場景。從《英雄兒女》的劇照中我們也能看出,爆破筒其實就是一個內部填充一定量炸藥的筒狀鋼管,由於裝藥量較大,其威力比一般手榴彈甚至炸藥包都要大,不僅可以用來炸碉堡工事,甚至還能用來反坦克作戰!我軍在抗美援朝作戰所使用的爆破筒大多為東北後方軍工廠仿製的美國M1A1型爆破筒,長度1.5米,內裝4公斤炸藥,並且還能串聯接長使用,威力相當於7枚67式木柄手榴彈!


爆破筒最初主要是為了對付鐵絲網所用,自從1867年美國人約瑟夫·格利登為了防止羊群逃跑而發明了有刺鐵絲網之後,這個渾身帶滿尖刺的玩意兒就被大量用於戰爭之中。在布爾戰爭和日俄戰爭時期,由於履帶式坦克裝甲車輛還沒有發明,鐵絲網被廣泛用於陣地戰阻止步兵衝鋒。多層分佈的鐵皮網雖然看似結構簡單,但實際上卻相當難纏,步兵拿鉗子剪太慢,拿炸藥包炸又塞不進鐵絲網,往往只能炸斷一層,而手榴彈威力太小,鐵絲受力面積小,根本炸不斷?那怎麼辦?
(一戰密密麻麻的鐵絲網)
(多層鐵絲網布置)

英國人在認真研究了日俄戰爭後,發明了一種能夠快速清除鐵絲網的武器,這就是英印部隊工程師麥克林托克在駐地班加羅爾發明的輕型步兵便攜式爆破器材——班加羅爾魚雷(相的像魚雷,但是不如爆破筒形象)。這玩意兒就是一根無縫鋼管,內部裝上炸藥,頭部安上圓錐形保護帽,底部裝上引信和拉火繩,使用方式和手榴彈一樣,手指套上拉火繩環,藉助投擲出去的重力,拉火繩拉出後點火,爆破筒爆炸!
(美軍爆破筒炸鐵絲網演習)

爆破筒在一戰、二戰中被廣泛用於陣地戰的鐵絲網破拆,主要是用於炸固定鐵絲網的木樁砦,一次可以開闢出三米以上的步兵通道。在後來隨著坦克的大規模作用,鐵絲網的作用逐漸下降,爆破筒也逐漸發展多面手,用於摧毀工事和反坦克爆破作戰。比如一些處於火炮射擊死角的碉堡工事,只留有通氣孔和射擊孔,炸藥包和集束手榴彈塞不進去,只能使用細長的爆破筒進行人工爆破,為了防止被推出來,一些發火引信在點燃後能夠在爆破筒頭部發出數十釐米的火焰。而使用爆破筒進行反坦克作戰就幾乎是同歸於盡了,只能近距離用於炸燬坦克履帶和散熱箱以及排氣孔。
(二戰中手持M1A1爆破筒的美軍)


(70式噴火引信性能)

在中國戰場上出現最早的制式爆破筒為日軍的九八式爆破筒,後來解放戰爭中美國的M1A1爆破筒也被援助給國民黨軍隊,我軍敵後兵工廠對這兩種爆破筒都有仿製型號。從五十年代,我軍在美製M1A1爆破筒的基礎上自行研製了59式和68式爆破筒,這兩種爆破筒內部都是裝填圓柱型藥柱,最大的區別在於59式為無縫鋼管外殼,多筒連接裝置為螺紋連接,而68式採用了重量更輕的塑料外殼,連接裝置也改為了更為簡便的卡槽式連接,方便快速組裝成型。



我軍最為出名的莫過於為適應對越自衛反擊作戰而研製的GBP112柔性爆破筒,這種爆破筒採用多段短鋼管填充黑索金鈍化炸藥,外部以化纖防水布包裹,能夠適應不同環境和地形的作戰目標。


(GBP112柔性爆破筒)

如今隨著單兵攻堅無後坐力炮以及大口徑火箭彈的普及,各種空中精確制導彈藥也逐步白菜化,只能近距離投擲使用的爆破筒已經開始離開主流戰場,不過如今的爆破筒已經有了新任務,那就是排雷!使用接長的68式爆破筒一次性可以在雷場開闢出數十米的安全通道,比傳統人工排雷速度要快數十倍。而更為先進的GBP112柔性爆破筒還可以使用專用排雷車進行遠距離投擲,操作起來更為安全,效率也更高!


(爆破筒人工排雷)(爆破筒機器排雷)


軍武吐槽君


爆破桶是我們國人的叫法。它的全名是Bangalore torpedo翻譯為班加羅爾魚雷。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為步兵在敵人所設的鐵絲網中開路。

在一戰和二戰時期,重機槍和鐵絲網算是步兵最頭疼的兩個敵人。重機槍持續性的火力可以壓的士兵們抬不起頭來,鐵絲網卻不是這樣雖然不會立即造成士兵們的傷亡,卻極大影響士兵們進攻的速度。士兵們遇到鐵絲網的時候,只能匍匐通過這極大提高了暴露在敵人機槍口下的時間。而普通的迫擊炮,手雷,手榴彈,炸藥包,對鐵絲網並沒有太大的效果。

為了對付鐵絲網,人們想要製作一款爆炸面積大的武器。1912年英國駐印軍隊的一名工程師麥克林托克,在“ 班加羅爾” 駐地設計了一款可單兵攜帶的輕型爆破器材。由於這種爆破器材的外形很像魚雷,所以取名為“班加羅爾魚雷”。其由鋼管填充炸藥製成,在簡體的頭部安裝有圓錐形保護帽,既可避免爆破筒在粗糙的地面發生碰損,同時也可使其更容易伸進鐵絲網中。簡體的另一端則為安裝引信的引信室。“班加羅爾魚雷”通過導火索和雷管引爆後可以在鐵絲網中開闢長1.8m、寬3m左右的通路。當“ 班加羅爾魚雷” 傳入中國後, 其被稱為“ 爆破筒”。


這就是爆破桶也就是班加羅爾魚雷的由來。它的主要作用在《拯救大兵瑞恩》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在奧馬哈灘頭登陸的時候,盟軍受到德軍重火力的壓制,在好不容易登上灘頭陣地之後又遭遇到了鐵絲網。米勒上尉叫來工兵採用爆破桶開路。這是爆破筒最經典的用法,我國的士兵也會用它來炸燬坦克、摧毀堡壘,但是爆破筒對人員的殺傷卻並沒有手榴彈和地雷來的實在。


量子聊軍武


我覺得像是雷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