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裡的高加林

路遙小說《人生》,感動了一代中國人。直到今天,人們仍然對高加林議論紛紛。

文學來源於生活。路遙的小說之所以能夠受到追捧,就是因為它寫的就是我們身邊的事情,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

我們村裡也有高加林的故事。1981年,我們村兩個在縣城上高中的青年紛紛落榜回到家鄉。半年後,兩個小夥子都訂了婚。姑娘是本村人,雙方家長已經認可,也吃過了訂婚飯。第二年,兩個人都去鎮上的高中復讀,並且在第三年都考上師範專科。考的是同一所大專。在那個年代,只要考上大中專,就是跳出農門,吃上了公家飯。那是農民們的“天鵝肉”,是他們渴望而不可及的。

兩個小夥子已經跳出農門,成為了公家人。但是,兩個人已經訂婚。兩個姑娘可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就像《人生》裡面的巧珍一樣。一道難題出給了兩個小夥子,也出給了四個家庭。

在大是大非面前,這兩個男方家庭做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抉擇。一個男方父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退婚,另一個男孩子父母旗幟鮮明地娶了本村的女孩子。

後來,已經退婚的男孩子大專畢業後娶了本地一位領導的女兒。幾年後,這個男孩子由鄉村教師調到縣委組織部,再後來當上縣人事局局長,現在早就退居二線。另一個人娶了本村姑娘,一輩子在鄉村中學教書,孩子們還是農民。

這就是我們村的兩個高加林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